中國基層醫藥雜志是一本中文核心期刊,對論文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很多醫生在評審高級職稱的時候都會選擇該刊物投稿,如果在核心期刊上成功發表一篇論文的話影響力是比較大的。很多作者也會問,中國基層醫藥雜志好發表嗎?
其實在一本期刊上投稿的話,是有很多技巧的,首先是文章的質量問題,然后就是選擇的期刊是否合適,如果選擇了不合適的刊物,那么文章寫的再好也無濟于事。在投稿之前還要按照期刊的要求修改一下文章,這樣的話也是比較容易錄用的。本文小編主要針對中國基層醫藥雜志給大家做了如下一些總結:
《中國基層醫藥》是國家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月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全國主要面向600萬基層醫藥衛生工作者的刊物。中國基層醫藥設有述評、論著、綜述、講座、衛生管理、護理學、傳統醫學、醫藥新進展、藥物與臨床、社區衛生、病例報告等。讀者對象主要為全國各地各級醫院、各醫療單位的醫藥衛生工作者和高等醫藥院校的學生。
中國基層醫藥對文章的格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另外還有各部分的寫法和圖表的使用等,下面是詳細介紹:
1.1 一般規范 文稿應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實用性、導向性,論點明確,資料真實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范,必要時應按“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對來稿中統計學處理的有關要求”做統計學處理。報告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作者應提供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的批準文件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論著、綜述、講座等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在內(按所占版面計)一般不超過5000字,臨床研究、病例報告等不超過1500字。
1.2 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1.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第一作者需寫出單位全稱及科室名稱)和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Email地址。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本刊發表的函件。集體署名的文章,于文題下列署名單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論文首頁腳注通信作者姓名、單位、郵政編碼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自己確定。如需注明協作組成員,則于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協作組成員的單位及姓名。
1.4 摘要 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符)、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作者應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單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單位,在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通信作者的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ng,LU Bi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
1.5 關鍵詞 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1)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2)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3)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詞匯之間用分號分隔。
1.6 醫學名詞 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中西藥名名稱應使用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中醫名詞術語按GB/T 16751.1~3-1997執行。中藥應采用正名。
1.7 圖表 每幅圖表單占1頁,集中附于文后(也可插入正文內相應位置,以方便閱讀為原則),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全文只有1幅圖時圖序寫作圖1,只有1個表時表序寫作表1。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注釋中,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線條圖應墨繪在白紙上,高寬比例約為5︰7。以計算機制圖者應提供激光打印圖樣。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圖中需標注的符號(包括箭頭)請用另紙標上,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每幅圖的背面應貼上標簽,注明圖號、作者姓名及圖的上下方向。圖片不可折損。若刊用人像,應征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注明出處。
1.8 計量單位 執行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一書。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血壓的計量單位使用毫米汞柱(mm Hg)。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可只寫1次,即加圓括號將數值組合,置共同的單位符號于全部數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寫作“(75.4±18.2)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字。
1.9 數字 執行GB/T 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后超過4位數字時,每三位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71,329.476,56”應寫成“71 329.476 56”。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寫成5~95%,(50.2±0.6)%不要寫成50.2±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而不寫成4×3×5 cm3。
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首先是論文的主題要有科學性和創新性,其次就是作者的署名,文章各部分的寫作方式等。在醫學論文中,用到的計量單位和圖表是比較多的,所以這兩者也要著重進行修改,按照期刊的要求修改,這樣文章才更符合期刊的征稿標準。如果您在修改文章或者是選擇期刊上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聯系本站編輯咨詢相關問題。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