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簡介:
《基礎醫學教育》創刊與1993年,1999年改刊名為《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在山西醫科大學和中國高等醫院校基礎醫學教育學會的領導下,在廣大作者和讀者的支持下,歷經多年的發展,本刊由季刊、雙月刊發展為目前的月刊,年載文量約400篇,學術影響力居同類期刊之首。恰逢國家繪制“十二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歷史時刻,《基礎醫學教育》將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為促進我國基礎醫學教育的發展擔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基礎醫學教育》榮獲山西省一級期刊、中國高等基礎醫學教育學會會刊。
期刊欄目:
教學改革與教學法研究、實驗教學與改革、教育理論與管理、人文與社會科學教育
期刊收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微生物學教學中體現生命科學實用性及前沿性特質的探究 黎志東,LI Zhidong
以學生為本,提高人文專業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質量 任靜,樊衛平
臨床醫學專業系統解剖學課堂組織與優化探討 林如英,范小蘭,徐劍文
以興趣為導向的多元化醫學免疫學教學改革探討 劉星光,陳祥,侯晉,李楠,于益芝,王全興,LIU Xingguang,CHEN Xiang,HOU Jin,LI Nan,YU Yizhi,WANG Quanxing
多種教學方法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張文慧,支建明,崔永耀,戎偉芳,李娟,ZHANG Wenhui,ZHI Jianming,CUI Yongyao,RONG Weifang,LI Juan
八年制生理學內分泌系統翻轉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 張琰敏,高路
案例式PBL教學在麻醉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張大雷,楊蓓,吳磊,況海斌,徐昌水,ZHANG Dalei,YANG Bei,WU Lei,KUANG Haibin,XU Changshui
以疾病為中心的藥理學教學方法探索 金增亮,張宏寧,李曉蓉,熊杰,許煥麗,鄭元元
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背景下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探討 張俊濤,郭睿,劉志貞,于保鋒,張悅紅,解軍,ZHANG Juntao,GUO Rui,LIU Zhizhen,YU Baofeng,ZHANG Yuehong,XIE Jun
臨床醫學“5+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探討 劉向華,袁櫟,劉志軍,德偉,張懷平
衛生法學專業法醫學教學現狀與改革探討 趙永,陳鶴,邵洪江,彭雪
海軍特種傷病學教學實踐探索 王俊骎,祁瑞瑞,李敏,蔡懿靈,WANG Junqin,QI Ruirui,LI Min,CAI Yiling
基于實際的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劉軍,鄭碧英,趙祖國,林華勝,王欣,楊維青,LIU Jun,ZHENG Biying,ZHAO Zuguo,LIN Huasheng,WANG Xin,YANG Weiqing
生物化學實驗自主課堂設計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李荷,劉彩紅,李春梅,顧取良,LI He,LIU Caihong,LI Chunmei,GU Quliang
醫生職稱論文:尿液沉渣鏡檢對泌尿系統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尿液沉渣鏡檢對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價值。方法:本次臨床研究主要選取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泌尿系統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采用尿液分析儀方法及尿液沉渣鏡檢方法進行檢查,將兩種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尿液沉渣鏡檢診斷白細胞、紅細胞、管型及蛋白檢測陽性率均較尿液分析儀檢驗陽性率高(P<0.05);尿液沉渣鏡檢診斷腎腫瘤、腎結石、急性腎炎綜合征及腎小球病4種疾病的檢出率均較尿液分析儀檢驗陽性率高(P<0.05)。結論:尿液沉渣鏡檢對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值得推廣及借鑒。
關鍵詞:尿液沉渣鏡檢,泌尿系統疾病,診斷價值
對尿液的分析已從傳統的檢查轉變為自動化檢測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其檢測的速度。但由于影響分析儀器的化學成分較多,自動化檢測存在較大的漏洞,易導致誤差的出現。而有研究表明,采用尿液沉渣鏡檢能夠排除上述方法的干擾,為臨床提供準確及可靠的檢驗結果[1]。為此,本文也將尿液分析儀方法及尿液沉渣鏡檢方法運用于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診斷中,對比兩種診斷方法的效果。
SCI期刊推薦 >
論文指導 >
職稱論文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