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因為導致學生計算準確率較低的原因眾多,并且計算準確率的低下,使學生的數學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增強受到嚴重阻礙。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轉變小學生計算準確率低的現狀,促進他們數學能力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教學策略
一、影響小學生計算準確率的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部分學生認為計算易學、好學,不肯動腦下功夫,表現態度不端正、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就作答,計算馬虎,簡單計算也頻頻出錯,驗算檢查不耐煩,快速算完題目要求就完事,導致計算錯誤率偏高。頭號原因,大家的回答幾乎都是同一結論“粗心”。也有些家長們總認為這是孩子會的內容,即使錯了也不用擔心,因為孩子現在年齡小,或許孩子大點了自然就能好一些。錯誤的原因單純是粗心嗎?孩子大點了就能自然的好嗎?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錯誤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主觀原因,計算要通過觀察或聽覺、感知、注意、記憶、反饋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才形成。小學生計算的通病往往是:(1)觀察比較籠統,把“+”當成“×”,把“-”當成“+”等。(2)感知事物不精確,把相似的數寫成另一個數。(3)注意力分散,人在計算,心卻玩耍。(4)記憶失敗,如進退位加減中忘了進位上的數或退位等現象。(5)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學什么就做什么,不顧練習要求,學習習慣差。
2.客觀原因,某些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把學習當成是家長或老師的任務,對學習、作業有厭惡感,不愛完成作業,久而久之計算能力就會越來越差。部分學生認為計算不用學也懂,或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時懶練習,覺得算錯了也沒關系,抱著僥幸心理安慰自己:只要“我”考試時細心就行了。
二、提高學生計算準確率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計算興趣
1. 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2.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整十數除法《買玩具》一課時,就創設了一個“激趣導入”的簡單情境。在上課開始我問學生:前段時間我班進行了班徽設計大賽,老師將對這些同學進行獎勵,現在班干部來到了文具超市:鋼筆8元一支 ,文具盒20元一個 ,書包30元一個。班費共80元 ,請你幫他想想,可以怎樣買?然后引入教材中整十數除法。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創設一些童話故事、動畫片等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豐富學生的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
3.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增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因此養成良好的的計算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1.看清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有時看錯數字,有時看錯符號。因此,做題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個數字和每個符號。
2.想明白。良好的審題習慣是提升計算能力的關鍵因素,而運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題的正確與否。審題是計算過程中關鍵的第一步。審題可以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消除強信息集中產生的思維干擾。
3.算認真。計算是核心部分,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有的學生一邊計算一邊敘說,干擾他人,對自己也不利。有的孩子在計算時很容易加法忘了進位,減法忘了退位;數位不對齊……因此,學生在確定運算步驟后,要認真地進行計算。即使是簡單的計算,也要謹慎。
4.查仔細。
認真做完一道習題后還要及時檢查。很多學生在做完題后就以為完成了任務,認真檢查的學生很少。檢查和驗算不僅是保障計算正確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種促進學生理解計算過程和計算技能的手段,學生可以通過驗算進一步理解加和減之間的逆運算關系。
(三)開展扎實的計算訓練
良好的計算基礎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也是發展學生智能、智力的良好方法。改進計算訓練,在深入理解學生心理特點和計算技能的基礎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持之以恒。計算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基本功,我們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和訓練。比如:堅持課前一至三分鐘的口算,用來啟動學生的大腦思維;堅持每周或每章、每節的綜合性計算,集中限時的視算或聽算。
2.循序漸進。每次練習要記錄完成所用的時間。每做一次訓練,都與上一次的速度和正確率作比較,進步了,應及時贊揚學生。
3.形成技巧。計算要讓學生理解算法的基礎上掌握算法,不能靠機械記憶或死記硬背,同時還要注意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4.形式多樣??谒憔毩曇顫姟⑸鷦?、多樣化,在練習中可以采用的補充方式有:玩撲克牌(24點),對口令,找朋友,爭擂臺大王等。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師從平時的教學常規抓起,從細節入手,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逐漸喜歡數學,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農村小學學困生計算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2020ZJYB01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陳紅.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J]. 新校園(閱讀), 2016(11).
推薦閱讀:小學數學課堂傾聽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