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企業文化論文
企業檔案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是企業文化的積淀,也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做好檔案工作,就是促進企業資源的科學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改變檔案工作在企業中苦行僧的形象,檔案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歷史資源,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各種題材的檔案編研,企業文化的宣傳和培訓都需要這些編研材料。
一、檔案編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企業發展需要文化支撐。有人說,企業一年的發展靠領導,三年的發展靠制度,十年的發展則要靠文化。企業文化作為現代企業管理中重要的軟要素,對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物質資源可能會枯竭,但是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會生生不息的,擁有了企業文化的優勢,就擁有了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
企業文化是伴隨企業的產生而產生的,它依附于企業,即使沒有總結或提出外在表現形式,企業文化依然是存在的。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油田分公司)為例。吉林油田分公司自1959年建立以來,已有53年的歷史。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奮斗,吉林油田分公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司效益大幅增長,曾實現利稅總額連續三年居吉林省第一。同時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員工收入大幅增長,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員工群眾安居樂業,企地關系日益融洽,企業發展環境更加和諧。按照中國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戰略部署,吉林油田公司精心謀劃中長遠發展,確定了發展戰略目標:實現“681”油氣產量當量目標,建設科技安全和諧大油田。在實現“681”進程中,建設技術先進、管理科學、人才濟濟的科技大油田,安全生產、清潔生產、生產受控的安全大油田,環境宜居、安定團結、富裕文明的和諧大油田。
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吉林油田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兩大主題”,全面履行經濟、政治和社會“三大責任”,精心做好油氣勘探、油田開發、天然氣發展“三篇文章”,統籌發展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多種經營、礦區與生產服務“四項業務”,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效,切實強化安全生產、節能減排和維護穩定,持續深化內部改革和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班子建設、基層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上這些成就處處體現出在吉林油田分公司的發展中,自身的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之中發揮著巨大的影響,。所以說,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長期經營具有重大的作用。企業文化使得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它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性因素。
2.企業文化的傳承需要檔案信息記載。在各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檔案作為企業歷史的記錄,是企業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可以全面反映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檔案記載的內容涵蓋了企業方方面面的重大事件,包括政策、制度、規范、理念、精神以及相關活動等內容,這些都能夠體現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等方面內容。伴隨著企業文化的動態性,企業檔案也動態記載了企業文化的發展歷程,以一種歷史的面貌傳承著企業文化。
如吉林油田分公司年鑒編輯工作始于1960年,每年編印一冊.每本年鑒主要包括:總述、機構與人物、油氣勘探、油田開發生產、油氣儲運與銷售、科技發展、質量安全與環境保護、企業管理、黨群工作、各單位概覽、大事紀要、管理規程、統計資料、附錄。《總述》介紹吉林油田分公司2011年基本工作情況;上級領導對吉林油田公司的指示、重要講話;本級黨政主要領導工作報告、重要講話;公司領導在專業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公司本年度發生的重要事件撰寫的稿件。《機構與人物》介紹機構設置與變動、當年領導干部情況;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人員名單及先進人物介紹。《黨群工作》介紹黨的組織與建設、宣傳思想工作、紀檢監察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工會工作、共青團工作、黨群工作、穩定工作。
二、創新編研方法
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創新是永恒的主題,任何工作都要創新。檔案編研工作也要轉變觀念,開闊視野,創新形式,只有緊隨時代,才能主動有效地為企業文化建設服務,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編研的價值。我在最初參與年鑒編輯工作后,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年鑒閱讀率不高,內容比較單調。同時一些想法也不禁隨之而來:年鑒只能是這樣一種乏人問津的工具書嗎?年鑒只能是這樣編寫嗎?年鑒能否進行創新?就像房德勝在《論年鑒創新的三個問題》說的:“現在回過頭來看,提倡規范化有利有弊……它的弊病在與人為造出條條框框,限制個性,限制創造性思維發揮,造成了地方年鑒“千簽一面”的沉悶局面”。當年鑒缺乏可讀性、鑒賞性、毫無美感的時候,普通讀者對年鑒不感興趣也是必然的了。
在進行過讀者使用年鑒情況的調查后,我們在檔案編研工作上適當進行一些創新,使得“年鑒真正成為雅俗共賞”的讀物:
首先是內容上的創新,全方位記錄企業文化。在具體的編輯工作中,我們注意把編研的觸角延伸到工作的第一線,延伸到領導重視•員工關心的東西上來,做到突出重點、反映熱點、展現亮點。尤其是本臺年度發展中的大事、要事、新事。針對大事、要事、新事,在編研時深入挖掘,在年鑒的特載、專稿等欄目里從檔案的視角展開來,內容真實,圖文并茂,不僅領導關注,基層員工也喜歡看。
其次是形式上的創新,使企業文化更易深人人心。同樣的內容,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往往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我們常常把功夫只花在內容的整合上,而不太重視表現這些內容的形式和手段。有用并且好看才是真正的實用。盡管年鑒是客觀記述事實的,內容本身當然不能進行想象。但是如何歸納內容,用什么形式,卻可以創新。我們每年編輯出版的年鑒,請專門的設計人員進行全面的裝幀設計,由正規的出版社出版發行。我們還盡量多選配一些重點事件的照片,使得讀者看起來圖文并茂。再次是編寫方式上的創新,使普通員工融人企業文化•在編寫過程中,我們采用二部分稿件:一是由檔案編研人員自己承擔的課題,二是由公司所屬62個單位的二級單位領導和員工積極編寫年鑒,檔案編研人員負責后期編輯。這樣既突出了檔案編研人員在編研課題中的主體地位,又彌補了檔案編研人手不足和檔案編研人員知識上的短缺,既充分利用了現有的檔案,又適度吸納了散落的資料,使企業年鑒的編輯過程,成為企業文化的梳理過程。員工編寫年鑒,不但可以從中受到一次企業精神理念的生動教育,還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將自身發展同企業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