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建筑工程
一、框架結構梁柱節點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梁柱節點是聯系整個框架結構的樞紐,是框架主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結構節點主要包括剪力墻結構暗梁與柱的交匯點和框架之間的梁與柱的交匯點等。由于節點所占據的獨特位置,決定了其應具有較強的強度和承載力,從而有效確保建筑工程中整個框架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通過對實踐梁柱節點施工過程的了解,發現框架結構梁柱節點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質量問題,具體如下:
1、梁柱節點箍筋施工存在的問題
由于梁柱節點屬于梁、柱的交匯處,因此節點結構較為復雜、鋼筋分布較為密集,從而導致節點施工難度較大。由此導致節點區柱箍筋數量不夠、間距不均、斷點接頭或漏綁漏扎等問題的出現,甚至還會出現梁柱節點不放梁柱子箍筋的問題,如此,上述問題的存在給框架結構的后續施工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2、梁柱節點施工的裂縫問題
一般來講,梁柱節點的不同等級混凝土施工大都按順序來澆搗的,即先對框架結構的柱進行澆搗,而后再對梁進行澆搗。然而實踐證明,會有小部分樓層在不同等級強度混凝土的交接處出現裂縫,導致此種問題出現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不同強度的混凝土其水灰比、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均不同,而導致其在硬化過程中出現收縮差異引起;其次是由于框架結構梁與柱的持力不同,導致梁體混凝土的收縮受到約束,從而產生裂縫;另外混凝土澆搗后,如沒有進行及時的澆水養護,也會導致混凝土失水收縮并產生裂縫。
3、混凝土強度不足問題
高層建筑框架結構中,通常要求柱混凝土強度要高于梁板的混凝土強度,多數施工單位選用C20~C35等級強度的混凝土,但不得超于C40。與此同時,隨著建筑物高度的不斷增加,柱所用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梁板所用混凝土強度等級之間的差異就會越大,此時框架結構的下部建筑較為明顯。梁柱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通常存在施工人員忽略節點區所用混凝土強度問題,并將梁所用的混凝土與柱所用混凝土視為相同,將其共同澆筑,這將導致節點區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足問題的產生,并嚴重影響到施工質量。
二、有效確保框架結構梁柱節點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
基于上述對現實中梁柱節點施工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下文將根據其不同問題的不同產生原因進行總結和探討,并提出有效確保框架結構梁柱節點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
1、梁柱節點箍筋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框架結構梁柱節點處箍筋施工由其自身性質導致具有施工難度大、操作復雜等特點,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對梁柱節點處箍筋施工的質量控制至關重要。梁柱箍筋施工中,縱向鋼筋數量較多,在縱向鋼筋箍筋施工后,橫向鋼筋也會按著相關錨固要求插入柱內。通常,柱內所用縱向鋼筋和梁內所用鋼筋的錨固長度和規格數量,是在現場加工完成的,亦或是在加工廠場內按圖加工成型的,因此對于所用鋼筋的長度、規格質量大都不會出現問題。然而節點區的箍筋施工就不同了,為避免出現箍筋數量不夠、間距不均等問題的出現,施工人員應充分注重施工工序之間的緊密配合,先進行加密型箍筋綁扎施工,再進行模板固定施工。
2、有效防止梁柱節點出現裂縫的質量控制措施
為有效防止框架結構梁柱節點區出現裂縫問題,應切實加強對混凝土攪拌水灰比、水泥用量等相關配合比的控制,以使其能夠滿足節點部位梁柱所需的強度等級。另外,在混凝土滿足需求強度等級的同時,應對柱所需的混凝土進行適當調整,其中包括增加石子用量、減少水泥用量、降低坍落度及減少含砂率和用水量等,另外還需對外加劑和粉煤灰的用量進行適當的調整。框架結構梁柱節點區的混凝土施工,應嚴格遵循“先高后低”的澆搗順序,即先進行較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施工,再進行較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施工。除此之外,還應積極做好相關的技術交底工作,并有效確保在先澆筑混凝土初凝前進行梁板的混凝土澆搗施工。在此需充分明確,梁板所用混凝土多為二次振搗而成,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增強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交接面的密實性,從而減少收縮。通過上述方法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因硬化、收縮而引起裂縫的產生。對于出現較多裂縫的梁,應適當增加其橫向構造的鋼筋,以提高梁的抗裂性,同時還應加強對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控制。除上述防裂縫措施外,施工單位還應充重視對混凝土施工的后續養護工作,即施工后及時的對混凝土進行澆水養護。梁柱節點區混凝土的澆水養護工作應做到全面性、細致性,不但要對對梁、板面進行澆水養護,還應對板下梁側進行相應的澆水養護。另外在腳手架未拆除前,為保證養護工作的全面性和細致性,可采用高壓水槍進行噴水養護,并適當的延遲拆模時間。
3、梁柱節點區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質量控制措施
要實現對梁柱節點區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質量控制,首先應加強混凝土的進場質量檢驗工作,即對混凝土進行抽樣檢測,并測試其配合比情況和坍落度。通常情況下,梁柱節點區的柱主筋配率為1%,亦或大于1%,所以可以通過下述措施實現對節點區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質量控制:
(1)當梁板所用混凝土強度低于柱混凝土強度5Mpa時,節點區需增設柱主筋配筋量25%的縱向斷筋;當梁板所用混凝土強度低于柱混凝土強度10Mpa時,節點區需增設柱主筋配筋量50%的縱向斷筋;當梁板所用混凝土強度低于柱混凝土強度15Mpa時,節點區需增設柱主筋配筋量100%的縱向斷筋。
(2)當梁板所用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柱所用混凝土強度20Mpa或更高時,通常采用與柱同等級的混凝土單獨澆筑,而不是一味的增設縱向斷筋。
另外,結構框架梁柱節點的混凝土澆筑施工也可根據情況進行分別澆鑄施工,即對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進行分層振搗(運用小隔板實現),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泵送到需澆筑的樓面梁板處。此種方法應將質量控制重點置于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交接面處,以確保節點處的混凝土強度不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