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經濟拓展論文
本文作者:莊希? 盧靜 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010年7月12日,福建省上杭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滲漏事故,導致廢水滲漏量高達9100立方米,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環境。污染已經造成,但通過這些污染事件應更多的關注到污染背后,企業對于環境與生態的漠視。因此,健全的環境績效評價系統,將有利于企業變被動為主動,合理約束其在低碳經濟的時代背景下的企業行為,使其在關注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環境績效。
一、水泥行業環境績效評價概述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以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生活污染為基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創建清潔能源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一)水泥行業環境績效評價的必要性———基于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的提出,一方面降低了企業自身及全社會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則順應了社會的整體發展趨勢,改變了企業的價值導向,使企業由傳統的注重經濟發展價值導向轉變為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價值導向,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水泥行業作為高耗能行業,在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中占有突出地位。目前,國內大多數水泥企業仍舊以經濟效益和盈利水平作為其發展的首要目標,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及企業規模為主要動力,低碳發展的意義仍被企業所低估。這就要求水泥行業從低碳經濟的本質出發,形成一個經濟與環境友好發展的復合系統。因此,在評價水泥行業績效時不能單一考慮其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貢獻,包括資源耗費、廢物排放及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對水泥企業這類高能耗企業的環境績效進行評價。
(二)水泥行業環境績效評價現狀
從企業外部信息來看,企業主要通過其社會責任報告來向社會披露其環境績效。通過搜集分析2010年度我國水泥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不難發現當前水泥行業上市公司的環境績效信息披露較少。在23家水泥上市公司中,只有5家公司在2010年度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僅占23家水泥上市公司的21.74%。在5家出具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中,其環境績效信息也僅占12.50%~28.57%,平均水平為20.74%。縱觀23家水泥上市公司,唯獨只有塔牌集團一家出具了2010年度環境報告書,較為詳細的披露了該公司的環境績效信息。我國水泥行業23家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及附注中環境績效披露情況見表1。2010年9月14日,環境保護部為滿足公眾的環境知情權,敦促上市公司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頒布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指南》要求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應當定期披露環境信息,發布年度環境報告;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或受到重大環保處罰的,應發布臨時環境報告。同時對于必須披露和鼓勵披露的環境信息分別做了規定。5家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水泥企業和1家披露環境報告書的水泥企業披露信息。直觀地看出這5家水泥企業雖然在其社會責任報告中進行了環境績效信息的披露,但是與《指南》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披露的環境信息內容不夠全面。僅有塔牌集團在其環境報告書中,較為全面的反映了當前環境績效。基于上述水泥企業上市公司的環境績效信息披露情況,筆者可以得出結論:我國水泥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積極性不高且其環境績效信息的披露內容總體情況不理想,披露的環境信息較少。進而可以進一步得出結論:我國水泥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系統薄弱。
二、平衡計分卡在環境績效評價中的應用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管理會計學家羅伯特•S•卡普蘭(Robert•S•Kaplan)和美國復興全球公司(Renaissanceworldwide)總裁大衛•P•諾頓(David•P•Norton)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平衡計分卡的概念。區別于傳統的績效評價體系,平衡計分卡在關注企業財務指標的同時,充分考慮了企業的非財務指標,并將二者有機結合,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來評價企業的經營績效。
(一)可行性分析平衡計分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將企業的愿景、使命和發展戰略與企業的績效評價系統聯系起來,是一種把企業的使命和戰略轉變為具體的目標和測評指標的工具。平衡計分卡將企業績效分為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和成長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在企業戰略目標和績效指標之間布下一條隱含的“因果鏈”,以戰略目標和競爭需要為基礎,關注企業的長遠利益以及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挖掘。企業環境績效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環境管理的成果,而企業環境管理必然是由一個至上而下的管理與由下至上的反饋相結合的統一過程。隨著對低碳經濟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國水泥企業的環境管理已經由過去的事后處理逐步轉化事前控制,但大多數事前控制仍然局限在生產環節,少有提升到企業戰略的地位上來。而處在水泥行業的企業要優化企業自身的環境管理,就必須將環境提升到戰略地位,從戰略的高度分析整個業務流程,找出環境管理的關鍵流程,使其轉換為提高環境績效的能力。因此,基于低碳經濟的時代要求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水泥企業應將環境因素融入到企業績效評價平臺中,從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學習和成長這四個維度對企業績效進行綜合全面度量。這就要求處于水泥行業的企業不僅僅單一測評當前的財務指標,而要從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角度出發,系統評價企業的各項指標,特別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現實影響和潛在影響。應用平衡計分卡對水泥行業進行環境績效評價,不僅符合企業投資者的長遠利益,更滿足了低碳經濟對于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社會要求。
(二)體系構建在低碳經濟下,水泥企業應當建立“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并根據這一戰略目標,建立環境管理的平衡計分卡績效評價體系。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水泥企業在引入環境因素的平衡計分卡績效評價體系中,應當權衡財務、客戶、內部業務流程和員工四個維度,使其平衡發展,而不能偏廢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當然,由于環境問題是社會問題,關系到政府及外部利益相關者,因此在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中,還需引入政府及外部利益相關者這一維度,真正體現出各個驅動因素之間的因果鏈,更好地管理水泥企業的環境行為,實現在低碳經濟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建立了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內部業務流程層面、學習和成長層面與政府及利益相關者層面這五個維度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