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建筑設計論文
一、現代建筑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
水平側向位移就算是達到了規定的結構要求,也不能夠說明結構設計是合理的。還需要考慮到力的大小、周期和地震綜合因素。由于抗震設計和地震強度大小、結構剛度有著直接的關系。當結構剛度小、結構不合理的時候,因為地震力太小會造成結構的位移范圍也小,這就使得位移在結構容許的范圍內,則此結構不能被認為是合理的。由于一個長周期的結構,地震力小反而不是安全的。其次,位移曲線應該是連續變化的。除沿豎向剛度突變發生外,應該有明確的拐點或轉折點。在正常情況下,剪力墻結構的位移曲線應是彎曲的。框架結構的位移曲線應該是剪切型的,即框-剪結構和框-筒結構的位移曲線應彎剪型。
二、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結合的對策
隨著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都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應該具備的基本功能外,還要求具有美觀、多功能等要求。建筑結構設計中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考慮將變得更加謹慎,并始終跟隨時代的腳步。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重要要求,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目標。建筑結構設計中結構合理、安全應用、施工簡單,這些始終都是經濟合理的建設要求。因此在建設規劃過程中,對于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有機結合和協調是勢在必行的,應盡可能的將二者結合起來應用在建筑細節上。
1.全面進行建筑的規劃,制定科學的設計標準
在建設規劃過程中,建筑設計需要從整體觀念出發,建筑設計要與周圍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周圍建筑物相結合起來。對于具體的建設項目,一定要發揮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實現建筑設計的整體效果,包括建筑物的形狀和外觀等,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對于建筑的基本需求。同時,及時添加一些藝術效果裝飾物,可以為建筑創造藝術審美效果。所以在整體設計規劃后,需要從結構設計角度來對其科學、合理進行評價,對不符合當地的建筑結構設計要求的地方進行修改,逐步完善,直到建筑物達到符合標準。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要全面系統對一些項目工程和程序進行處理和加工,并衡量其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考慮建筑的整體結構信息。綜合建筑外觀和安全的角度來看,應對建設工程規劃階段進行評估,以做出修訂,確保建筑的可行性。
2.同步進行質量控制和跟蹤
在建筑設計和結構初步設計完成后,需要對結果進行同步質量控制和項目跟蹤。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是建筑安全的關鍵問題,也是建筑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需要對建筑物的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進行早期預測,以確定可能發生的一些問題所在,從而實施同步跟蹤和控制,權衡兩者之間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建筑物的安全隱患,同時實現建筑設計的實用性。在平時的建設規劃期間,必須先進行建筑設計,然后才開始進行結構設計,這就決定了結構設計要聽從于建筑設計的要求,但也完成了彌補建筑設計無法實現控制的部分。在這個階段如何進行二者的取舍,我們就必須采用質量控制。質量控制可以使建筑物符合安全標準,如果有必要,需要在結構設計上采取一些技術手段來規避建筑設計的質量問題,使得兩者達到完美結合。
3.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施工的可行性
設計師們普遍注意到的結構方案是否合理,其結果是否準確,但往往忽略了施工的便利性和可行性。這可能會給施工的難度帶來了很大困難,從而影響施工質量,導致建筑結構的不安全。
三、總結
建筑是好還是壞,主要還是取決于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是否完美結合在一起。在建筑物的評價標準體系中,一要注意建筑美學和新穎的外形,另外一方面要注意建筑結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證建筑物能夠抵御自然災害,這是對于建筑物最為基礎的綜合評價。建設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這兩個方面。只有兩者之間達到最大的兼容性,才能發揮建筑物的最大效用,也會為未來的建筑建設設計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作者:張長亮 茍堯 單位: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