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德育論文
1、要想很好的發揮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作為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須對德育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1.1師生情感的交融需要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教學進行改革
德育課程的教學不應只是教師的冰冷說教,而應該是教師以深厚的情感去感化學生,使學生產生出的健康積極的情感和德育教師的情感相互交融,產生情感共鳴,是教師和學生豐富的情感進行雙向的思想交流。只有師生的情感投入、相互的情感交流,才能使德育課的教學質量有提高,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相互感化,才是德育過程的實質。
1.2學生的需求需要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進行教學改革
德育課的開設就是要要解決學生的各方面需求:一是解決學生的思想需求,對學生的各種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刻、徹底的解決;二是依據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規律,突出個性教育,使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增強;三是使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
2、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改革可以通過以下方面進行
2.1對德育課程內容進行深化改革
2.1.1依據德育教育的目標,與實際緊密相連,進行德育課程的內容設置。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落實課堂內容,通過教學內容來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想讓學生能夠在現今的社會中生存、有很好的創造力,就要把學生帶入生活、帶進社會,開放德育課的課堂內容,緊扣時代脈搏,選用社會熱點、實際生活中發生的事、學生的親身經驗等,對教材進行整合,使學生有較高的參與熱情,觸動學生的情感,讓課堂更有活力。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內容不再拘泥于課本,而是根據教學的需要、學生的實際,對教材中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改進,更好地為教學和學生服務。
2.1.2注重指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導向是就業,德育教育工作就要體現教育的社會功能,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職業人才。通過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根據個人的興趣、智能、能力,對自我的客觀全面的認識,來確定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的方向以及制定實現職業目標的行動計劃。
2.2德育教育的課堂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
在德育課堂教學中,要轉變只向學生傳授知識、搭建知識平臺的做法,轉到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良好的職業習慣上來,使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符合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德育課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很多種,教師要能在豐富多樣的方法體系中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根據工作出發點、情況和需要的不同進行選擇。教學方法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體驗、主體性進行改進,以實現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
2.3德育評價體系的科學規范構建
以往的德育課教學是把德育知識進行灌輸式的教育,來提高學生所掌握的道德認識,德育課的考核也是對學生道德知識掌握情況的考察。這樣的做法很難實現我們德育的目的,即做到知行合一的目的。這就使一些學生只靠死記硬背就能獲得較高的分數,但他們的道德行為與道德知識存在著巨大的反差,這就背離了德育教育的初衷。這使得我們有必要改變現有的德育評價體系,構建一個科學的、規范的、能夠反映學生全面素質的德育評價體系。為增進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學生的德育綜合素質,應采用積分制的方法來對德育課程進行評價,根據學生參與德育課程活動的情況、知識學習的情況、德育成果的展示等方面的情況建立德育綜合檔案,來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
2.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教師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學??梢越M織教師通過培訓、交流、示范課等形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另外,學校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可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使中職學校的教育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就,使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更具有實效性、針對性和時代氣息。(本文來自于《華章》雜志。《華章》雜志簡介詳見)
3、總結
中等職業學校在進行德育課改革時,首先要了解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在教學中要做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進行教學探討,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中職學校德育課的教學效果。
作者:劉智慧 單位: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