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評論雜志是CSSCI來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合辦的社會學專業學術期刊,社會學評論發表論文級別是核心級的,高質量的前沿性的優秀成果,是可以用來評正高級職稱的。下面我們來認識下社會學評論期刊怎么樣。
《社會學評論》刊號CN:10-1098/C,ISSN:2095-5154,雙月刊,刊發高質量、前沿性的社會學研究的優秀成果,提供權威的社會學教學和研究的學術交流平臺,構建青年社會學者施展才能、更好成長的學術舞臺,促進社會學不同學派的學術爭鳴,為推動社會學理論、方法和歷史諸領域研究的繁榮和發展、推進世界眼光和中國風格兼具的社會學而努力。其主要欄目為理論與方法、經濟與社會、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新型城鎮化探索、分支社會學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探討與評論等。
《社會學評論》發表論文看重的是學術水平,實行匿名審稿制。來稿論文以15000-20000字為宜,來稿要求觀點明確、方法規范、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書評可略低于10000字,書評需具有評議性;本刊原則上不刊發吹捧、宣傳性書評,特別是不刊發針對本刊編委、編輯團隊成員著作的吹捧性、宣傳性書評。具體投稿要求:
1. 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論文中文標題請用一級標題。來稿請附上200-400 字的中文“內容提要”、3-5個“關鍵詞”(置于文首、論文標題之后),并提供中文題目、內容提要和關鍵詞的英文翻譯(翻譯置于文末)。論文在“提交排版稿”等階段,如需注明研究“基金項目”或課題資助,請在首頁用腳注提供基金名稱及編號;增加作者簡介時,請在首頁用腳注附上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或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手機、通訊地址和郵編可在網上投稿時填寫。
2. 文中的計量單位及符號的使用應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的正確書寫。文中的外國人名、重要術語統一為中文,首次出現在括號內附外文原文。
3. 文章正文的文內標題、表格、圖、公式應分別連續編號。文章題目為一級標題居中;二級用編號一、二、三……;三級標題用(一)、(二)、(三)……。二級標題居中,三級標題左縮進兩格。
4. 注釋和參考文獻規范
(1)對基金項目、作者信息的說明請在文章首頁頁下注釋。
(2)為了擴大稿源,加強專業期刊之間的溝通、協作,降低作者注釋體例轉換的成本,從2015年第四期(2015年3月24日之后的投稿請改用最新格式)開始,《社會學評論》的注釋體例將與《社會學研究》、《社會》、《社會發展研究》等專業期刊大致協調一致(不再使用尾注形式)。作規定如下:
在引文(包括引號、逗號、句號等標點符號)后加括號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頁碼。更詳細的對應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全文之后,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之前。以作者、出版年份、書名(或文章名)、譯者、出版地點、出版單位(或期刊名)排序。例如:
引文形式:
“在民主型國家,政府遵循法律規則的一個源泉是交易者不具備壟斷權力的競爭性市場。”(青木昌彥,2001:162)【說明:括號中的信息酌情放在前文相關標點符號或者作者姓名之后(更多的例子可點擊《引用格式疑問的一點解答》查看;或查看《社會學評論》2015年第4期及此后的論文);括號中的標點符號,統一為中文標點,對于英文文獻也是如此,如(Coase,1960:40)】
對應參考文獻:
青木昌彥,2001,《比較制度分析》,周黎安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文獻按第一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內。作者本人的注釋均采用當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不再使用任何尾注形式。
5. 投稿約定
本刊僅刊登首發稿,原稿必須是沒有在正式刊物、其他正式出版物、互聯網和其他出版途徑上(如電子期刊等)以任何語種發表過的稿件。嚴禁一稿多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征得作者同意后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來稿如未采用一般會通過公共郵箱發退稿通知。如果3個月沒有收到反饋意見,作者可以自行處理稿件。稿件發表后作者的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并付樣刊2本。
審稿流程圖
初審→外審(二審、內核、復審等)→終審→定稿會
作者通過登錄我刊投審稿專用平臺,稿件自收到后,審稿流程包括初審、外審、終審等,及其中的退稿、退修等環節。
1.初審:收到稿件后,我刊將對稿件的選題、質量等進行初審。
2.外審:將稿件送外聘專家進行審閱。
3.復審、二審、內核:由專家對通過外審的稿件進行審閱。
4.終審:主編對通過初審、外審、復審等的稿件進行審查并確定,經過定稿會后,發稿。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