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立足男性眼光,對他們眼中外形上的美女塑造體現(xiàn)其審美追求、在社會禮教中男權社會 對美女的要求以及男性對美女的嫉妒和自我失職的轉移幾個方面來談談對中國古代美女塑造中的男性眼光的理解。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管、黑龍江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學術期刊(半月刊),國內連續(xù)出版物號CN23-1601/G0。
一、男性主導下對美女外在形象的要求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女也是男性的天性。
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對美婦有這樣的描寫:“‘芙蓉臉’、 ‘蛾眉’、‘蟬鬢’、‘花羞’、‘沉魚落雁’‘肌香體輕’、‘驚若游龍’、‘傾國傾城’、‘忘犁忘鋤’、‘解圍’、‘破族’、 ‘療饑’”[1]。這是男性文人眼中的美婦形象,女性往往 為了使男性喜歡而設法變成他們眼中的美女。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由此可見,男性眼光對于美女外形塑造的影響。
在我國封建社會,一直具有強烈的男權色彩,女人是 附庸,附屬于男性。為了得到男性的寵幸,為了生存,女 性會努力迎合男性的審美。因為男性對美女的追求,社會 上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注重打扮。難以自立與生存的女子, 為了博得男性的歡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打扮修飾自己 的容顏儀態(tài)上,讓自己成為一個標準的“美人”。正因為 如此,封建社會的女性在個體的修飾和儀態(tài)上又有諸多的 追求,以致紕繆滋生。這樣穿耳、束胸、涂脂抹粉,成為 中國女性最重要的修飾手段[2]。很多嫁為人妻的女性,為 了把丈夫留在自己身邊,也相當注重自己的外形,尤其是 達官貴族中的少婦,她們往往無所事事,靠打扮自己來消 磨時光。
二、男性在禮教中塑造女性的倫理形象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社會禮教”仍然是男權下制定的符合男性利益的社會規(guī)范。“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等一系列社會禮教都 是以男權為中心。中國婦女在幾千年清規(guī)戒律的約束下, “莫窺外壁,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窺必藏形”,過著一 種與社會隔絕的封閉式生活,門外大事,了無所知,正是“國 破家亡渾不管,畫樓深鎖度年華”[2]。鎖在深宅大院中的 女性,每天面對的只有自己的丈夫,未出閣的姑娘可能只 見過父親、兄弟。她們的美就不光體現(xiàn)在外形上,更多的是禮教束縛下的符合男性利益的美。
再看三寸金蓮,它不光在外形上供男性以欣賞,更是 對女性遵守社會禮教的一種保證。男性所要求的美女是“大 門不出,二門不邁”,成了三寸金蓮,走路都是問題,更 何況拋頭露面。這樣就一定程度上給予男性心理安慰,使 女性真正成為男性的附庸,更能體現(xiàn)男權。女性主動性的 削弱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男性的統(tǒng)治地位。
我們還應注意到,在社會禮教約束下有一類男性非常 推崇的美女形象——貞婦。古代有專門為貞婦所寫的《烈 女傳》,貞婦得到了男權社會文人的賞識,這無疑給了女 性一種畸形的尊重,使很多女性紛紛效法。由元代到清代
《烈女傳》的人數(shù)從 187 人到 616 人,可見其社會影響。“貞 潔觀念經(jīng)明代一度轟烈的提倡,變得非常狹義,差不多成 了宗教”[3]。當時社會上“把貞節(jié)看得比婦女的生命更重,
婦女的生命,只不過第二生命,貞節(jié)卻是她第一生命。”[4] 在清代,貞節(jié)的范圍極度膨脹:其一,女子要為死夫守節(jié); 其二,遭男性凌辱也要去死;其三,與男子的手和身體相 觸也被視為失身。在清代,做到如此變態(tài)的行為的貞婦們, 滿足了男性的虛榮心等變態(tài)心理,她們在男性眼中稱的上 美女。
三、對美女的嫉妒之心和自我失職的轉移
所謂“對美女的嫉妒之心”,是以寒門報國無門的男子眼光來看的。站在李白個人角度來看,他辭官后寫下“人 生在世不容易,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多多少少透露出了對 自己懷才不遇的不滿。作為才子,學富五車的李白抵不過 以色示君的楊貴妃在唐明皇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因為楊貴 妃而讓李白“賜金放還”。在這種背景下,出于人的本性, 李白肯定對楊貴妃是有嫉妒的,只是礙于男性在當時社會 的地位,不好承認罷了。
雖然人的力量不可限量,但是一個處于社會壓迫地位 的女人、哪怕是一個美女,靠一己之力,改變朝綱,甚至 使國家滅亡或幾近滅亡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唐朝著名的安 史之亂,唐明皇的罪責最后竟由楊貴妃承擔,這無疑很牽強。 作為一國之君,出現(xiàn)這么大動亂,唐明皇是那個最應該負 責的人,而罪責卻落在楊貴妃身上。在男性眼中,楊貴妃 是位美女,而只有美女往往才承擔得起女色誤國的罪名, 因此往往這種絕色美女就替男性承擔了罵名。由此可見, 美女也可以是男性自我失職責任轉移的犧牲品。
四、結語
在我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女性一直處于男性附屬品的不利地位,因而對美女形象的鑒定一直都是 以男性眼光為主。本文通過三個方面簡要敘述了男性眼中的美女形象,透過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代美女的 塑造是以男性為主的,男權地位顯露無疑,男性眼光對古 代美女形象的塑造的影響貫穿一個女子的一生。
參考文獻:
[1]彭大翼 . 山堂肆考 · 卷一百十三“美婦”條[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啜大鵬,等 . 女性學[M]. 北京 :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1.
[3]陳東原 . 中國婦女生活 史[M]. 北京 : 商務印書 館,
1998:241.
[4]吳敬梓 . 儒林外 史[M]. 北京 : 人民文學出版 社,
2007:46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