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流傳至今中建筑文化的一系分支,木雕藝術的價值,一以貫之地影響在建筑美學上。而婺源的木雕藝術,它是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木雕藝術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其木雕歷史悠久,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在某種程度上非但拓寬了婺源的建筑的形式以及裝飾的風格,更有甚者,直接提升了建筑的藝術性、審美性,還在無形之中豐富了藝術品的種類。
關鍵詞:建筑文化;婺源;木雕藝術;裝飾風格
吳潔, 豫章師范學院學報 發表時間:2021-10-28
一、前言
婺源地處江西省的東北部,其自然環境優美,經過幾代人的辛勤耕作,這個地區的已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整個開發的過程當中,已經建造了大量的保留了古代特色的建筑,這些古代建筑物仍然完好無損,保留至今。中國建筑文化歷史悠久,其結構和美學形式迄今對我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木雕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品質,加之傳統建筑與其他區域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繼承和革新發展,這也讓婺源的居民建筑在功能上、以及在裝飾的風格上均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和完善。婺源縣全縣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共計113座、古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自1992年建立自然保護區后,河流、林木、古民宅、古樹、古橋、古祠堂、古府第、古樓臺、古碑和珍禽飛鳥保護得更好了,成了全國“生態文化旅游示范縣”。
二、婺源民居建筑中木雕的種類
(一)人物木雕
主要涵括了有名人軼事、文學故事、歌劇歌本、宗教神話、民俗、民間傳說和社交生活等等。描述的大部分是皇帝、將領、才華橫溢的學者和美女的貴族生活、文人秀氣的肖像、宗教神話和圣賢事跡等等。因為人們喜歡聆聽、并且真實地反映了勞動者的傳統觀念和美好愿望,所以在圖畫中表達了強烈的民俗和富通主題。最后是伐木工人、等待耕作的農民、放牛的牧羊男孩、紡車前的鄉村女孩、家禽和牲畜飼養,手推車、提水、釣魚、穿梭和其他山區勞動者等等,木雕具有大面積和精美的結構,房屋中的各種木制品都經過精雕細琢。
(二)山水木雕
以山水為素材的,主要是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風光,將景點用作直接的,或者是第二材料。自然風光是世界各地的民間雕刻家都十分熟悉的主題之一,因其可以自由方便地使用,可以表現出強烈的鄉村風味,尤其是在隔斷門中間的窗戶、還有腰部下方的位置,這些地方通常是木雕裝飾的絕佳場所。木材看起來像銅,但是又更像鐵。大型木雕表面主要分為四個層次,繁簡得當、錯落有致。金絲楠是一種特別堅硬的木材,用鐵木等硬木雕刻除了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外,還需要技巧和心臟的力量,熟練的木工最突出的要點是刀具和功力以及心力,所見之處彰顯功夫。
(三)動物、花木木雕
通常,以動物、花草樹木和圖案為內容的連續圖案,也是可以獨立繪制的。它裝飾有野獸、鳥類、蝙蝠、條紋、回文等,它的形狀優美,雕刻精美。以鳥類、動物、魚類和昆蟲為基礎的龍、獅子、鳳凰、老虎、鹿、大象、猴子、家禽、家畜、蝙蝠、蜜蜂等主題,均以主人的劍來表達為了獲得好運。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門窗中間的小花板上的雕刻藝術,它上刻有八仙、書房四寶、書法卷軸、圓椅和桌子,但是它小巧玲瓏,是水平和三維的,完全可以與微型雕塑藝術媲美,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瑰寶。
三、婺源居民建筑中運用木雕裝飾的主要構件與功能
(一)粱的功能與裝飾
梁,是婺源居民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豎立在柱子上的橫梁,承受著上部結構和屋頂的總重量,是上部框架木結構最關鍵的部分。梁的跨度取決于木材的長度和強度,并確定建筑物隔間的深度。根據其位置、功能、以及它的形狀等等,又可以再細分為三束、五束、七束、單步束、雙步束、元寶束、月光束、刀束和頭束。婺源居民建筑中常見的“冬瓜橫梁”,當地人可以分辨出婺源建筑橫梁和圓柱的特征,即“肥梁橫梁”。婺源居民建筑中使用的橫梁非常大且整齊,車身結構較重,粗糙且簡單。除了功能之外,婺源巨大的橫梁還留有足夠的雕刻空間,通過對婺源建筑的實地調查,在婺源住宅中,建筑構件的尺寸關系與裝飾形式密切相關,由于其跨度大,醒目的位置和高視線,經常會雕刻和裝飾橫梁,以使建筑物更美麗。婺源居民建筑中,木雕大多集中在橫梁的中央和兩端,并且通常都是采用深浮雕和淺浮雕等幾種不同的雕刻技術,簡單的橫梁沿兩端的曲線刻有一條或兩條曲線,例如胡須圖案、植物和花朵。大部分的梁在中間是深浮雕,兩個淺浮雕相互對應。主題包括人物、吉祥動物、植物和花朵的故事。
(二)中枋的功能與裝飾
中枋也是婺源民居的重要雕塑之一。其一,是從結構上而言,它主要用于輔助和穩定立柱和梁之間的連接構件,同時還具有承重的功能。其二,是根據其位置,又可再進一步地細分為額枋、夸空枋、隨梁枋、承檐枋、天花枋、圍脊枋等。婺源居民建筑中構件的雕刻主要集中在額頭上,前額是在建筑物的屋檐的支柱之間使用的水平連接構件,并且位于室內空間中更醒目的位置。在早期,額頭較多,被稱為“闌額”。后來,在下部增加了一個較細的橫梁,因此前額大小不一。明代,中枋的裝飾相對簡單,大多是卷曲的草和花。到了清代,中枋的題材非常廣泛,包括人物故事、吉祥的寶物、花朵等。因為它所處的位置比較高,為了能夠做到視覺上的平衡,雕刻結合使用了深浮雕和淺浮雕的技藝。婺源木雕中坊的構圖精致合理,彼此疊放,像一幅簡明的圖畫,將世界的各種姿態融入其中。營造沉浸式的藝術氛圍,讓人感到享受美麗和家庭的溫暖。
(三)門的功能與裝飾
從古至今,“門”對于中國人開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是域的劃分、隱私的分離、防止盜竊的障礙以及室內和室外之間的通道。《門銘》中:“門是用來展示房屋的,它接受善良,關閉邪惡,并與邪惡作斗爭。”它表達了門的基本功能和精神內涵,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前門”一詞反映了中國人對門的重視。在封建等級制社會中,大門不僅是進入和退出的重要通道,還是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標志。婺源對建筑結構部件的裝飾可謂完美,尤其是與“立面”有關的門通常以最具創意,自由和靈活的形式進行裝飾和表達,這大大豐富了建筑立面的形狀,顏色和質量,從而體現了門裝飾性的重要性,由于其精美的雕刻,獨特的形狀和均衡的圖片布局,它是最具裝飾性和代表性的。
(四)窗的功能與裝飾
如果門與建筑物同時生產,則具有維護和進入功能,是人類智慧的體現。窗戶的出現是人類智慧的升華,它是照明和通風的重要設備,彌補了此功能中門的不足,窗戶還從視覺上擴展了內部的視野,突破了建筑物的有限空間,連接了有限性和無限性,并形成了建筑物的內部和外部。由于窗戶是用小木頭制成的,因此通常不影響木框架的承重功能,因此人們關注建筑物中窗戶的裝飾,效果更加強烈。木雕藝術家通過處理窗戶的圖案、雕刻、顏色和材料,極大地豐富了建筑物的平原和暗淡的墻壁,木雕窗戶的裝飾效果也更加突出,它不僅滿足照明和通風的物質和實用要求,而且通過窗戶的圖案和組成豐富了建筑物的視覺空間,并將有限的空間與無限的空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人與自然環境更加接近。在婺源的居民建筑中,最常見的窗戶類型是門檻窗戶。
四、婺源居民建筑木雕裝飾中蘊含的人文精神
(一)生殖崇拜的人文精神
生殖崇拜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普遍文化現象。在發展過程中,它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生物和文化需求,而且反映了人類對世界起源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在生產力相對落后的時期,人們希望他們的家人能夠成長。因此,在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婺源等地區,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視生殖問題。為了獲得良好的生活環境,婺源的許多地方建筑都是依山而建,依山而建,面朝高山,面朝水。這座建筑在高山的襯托下,可以吸收更多的陽光并抵抗大量冷流的侵襲,為整個家庭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婺源民居建成后,居民受到生殖崇拜和家庭繁榮的激勵。因此,在裝飾木雕時,他們融合了生殖崇拜的人文精神。
(二)安居樂業的人文精神
婺源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一直是當地人民追求的一種生活狀態。許多民居建筑在建設初期就具有自我保護的意識,與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戰爭爆發后,人們可以進入建筑物逃脫戰爭。因此,為建立良好的防御體系,婺源民居建筑中設有涼亭,這些涼亭不僅可以抵御風吹雨打,而且可以起到觀望和巡邏的作用。同時,在住宅建筑的構件上進行木雕裝飾,用“富有、高貴、安全”和“好運”之類的詞表示,并使用花瓶和花等木雕圖案。諧音的方式反映了婺源當地人民對和平的向往,以及獨特的人文精神。
(三)宗族社會的血緣紐帶人文精神
在中國的古代,血緣關系是用來維持家庭團圓的關鍵,也是一個家族發展的基礎。在婺源縣的居民住宅建設過程當中,經常考慮家庭的血緣關系。有血緣關系的人或使用相同姓氏的人可能會建造相同類型的建筑物并雕刻相同的木雕。通過統一建筑木雕風格,它可以幫助人們區分某個建筑社區屬于哪個家庭。為了確保氏族血統的純正,用戶將仔細選擇建筑物的木雕裝飾。例如,家庭住宅和分支家庭選擇的木雕裝飾品是同一類型,并且分支家庭中的木雕數目少于家庭的數目。封建父母制度的威嚴。
(四)聚財觀念的人文精神
在婺源的居民建筑中,木雕裝飾的設計理念通常結合了用戶的運氣與不幸的因果關系等等各種復雜的概念。曾經在建造住宅建筑物之時,設計師就會將根據風水的預兆和施工現場的建筑物方向,來設計合理的木雕裝飾品。無論是住宅還是祖堂,當地的建筑方向都將是朝南面的。在裝飾木雕的時候,設計師還會從用戶的角度,去繪制一些具有強烈的聚集財富概念的裝飾物,例如聚寶盆等等,以反映用戶的使用和藝術需求。
(五)傳統宗族觀念至上的人文精神
受古代徽州傳統氏族的“落葉歸根”概念影響,成功的商人和學者必須返回故鄉蓋房并捐獻建祖堂。由于婺源山區土地有限,房屋的大小受到限制,他們更愿意將財力和精力集中在建筑裝飾上,并用精巧的木雕表達自己的才華和情感。當地人有很強的傳統宗族觀念。村莊大多由氏族聚集、祭祀、討論、獎勵和懲罰都在祖先大廳舉行,宗廟是宗族的核心,是最高的殿堂。因此,對美學的要求也很高,木雕工藝必須精湛。
(六)道家素玄相間的美學思想滲透
婺源的傳統民居通常由兩層樓的院子式結構組成,帶有大廳、露臺和翼樓。與房屋兩側的交錯和交錯的馬頭墻相比,庭院以露臺為中心,形成一個開放式庭院,天井可作為自然光源,通風和排水功能與大廳相連,露臺周圍的木雕受到光線的照射,并且在光線的作用下,橫梁、鳥類、籬笆等上的木雕與建筑物融為一體,裝飾強調了空間作為“主體”的特征。木雕作為引人注目的輔助要素,以其多樣的形式語言表現出來,這符合道家關于“空間為主體,形式為輔助”的思想。同時,它符合中國建筑理論,與“至高無上”的要求是相同的。婺源的木雕古樸典雅,作為傳統的房屋裝飾,無論是在明清還是清代,它幾乎都是“清水雕刻”,木質表面未著色,涂有天然桐油或蜂蠟可作為防腐劑,整個過程簡單自然。這不僅考慮到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對色彩使用的嚴格限制,而且考慮到文人雅致的精神品味,老子提到“看到簡單和擁抱簡單”和“神秘而神秘,所有奇跡的大門”。普通色通常是指白色或無色,自然色以及黑色到黑色。“白色”和“黑色”都與宇宙的本質聯系在一起。婺源縣的木雕材料保留了自然的質感,與建筑的黑磚材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表明道教的美學要求既簡單又神秘。
簡而言之,婺源的木雕是一種建筑裝飾藝術,它是由于徽州客商的“官、儒、商”文化綜合體的三位一體而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它具有獨特的儒家內容,以及道教的“虛擬與真實的結合”形式空間。“素玄相見”的美學思想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特征和美學元素,婺源木雕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融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的造型和高端的藝術價值,采用簡單的材料和質地訴說了婺源人民的悠久歷史記憶。
五、結語
婺源木雕詩一般活潑開朗,構圖飽滿。圖片的構圖與戲劇中的一刻非常相似,地板結構與舞臺設置非常相似。它與當時的徽州戲曲和版畫的繁榮有關,可以解釋木雕,藝術家將各種藝術形式與日常民俗相結合,大膽地創作,聰明的婺源居民遵循精心創作和故意繪畫的創作原則,在可能的范圍內把握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刪除復雜的事物并簡化其內容,丟棄細節,并努力增強其思想文化內涵。裝飾是一門藝術,這種現象已經在建筑領域中應用,并且歷史悠,由于木雕作品的出發點不是藝術品,而是建筑物的裝飾物,因此創作者只能使用主題指定的特定位置和大小,創建時,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小木材的尺寸,這使得無法以正常比例創建圖像,并且性能限制非常大。裝飾幾乎滲透在建筑的每個角落,是建筑建設與發展不可缺少的藝術,正是因為建筑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裝飾藝術特征,才展現了不同時期建筑的文化內涵與審美特征,建筑裝飾藝術特征反映的是一個時期、一個民族的發展狀況,一個時代的文化特質,更反映出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特點。
綜上所述,婺源的居民建筑,具有獨特的建筑特色,尤其是在建筑風水的選擇上。在此基礎上,裝飾木雕作品時,設計師會從用戶的角度繪制一些具有豐富的收藏觀念的裝飾物,以反映用戶的需求和藝術需求。同時,為了建立良好的防御體系,婺源居民建筑群中有樓閣。這些樓閣不僅可以起到抵御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起到觀望和巡邏的作用。因此,婺源居民建筑中的木雕裝飾,既包含著人們對安全和財富的渴望,又體現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