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農村配網運行中的設備問題出發,分析設備質量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從管理聯動、管理機制、專家系統、事故處理、業務培訓五個方面出發,提出強化農村配網質量管理的注意事項,望為農村配網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農村配網;設備管理;質量;措施
《中國水能及電氣化》(月刊)創刊于2005年,由水利部水電局、四川省地方電力局主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水利和農村水電工作方針政策,探討交流水能資源管理和農村水電工作經驗,開展國內外水電學術交流。
設備管理是提升區域輸配電效益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農村配網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從質量、安全、效益三方面出發,對設備管理進行強調,依照實際運行需求做好安全指標、質量指標和效益指標的設計,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改善輸配電效果;要借助質量管理增強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經濟性,以實現農村配網的優質高效建設和安全可靠發展。
1 農村配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配電網對安全性能指標要求非常高,需要人員嚴格依照要求進行操作和控制,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輸配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國農村配網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雖然已經開始使用智能化設備,但仍由人工控制,自動化水平較低,很容易出現人工操作不當問題,導致設備誤動。而在自動化系統設計過程中,缺乏及時升級和更新,智能控制效果并不顯著。
在質量管理方面,我國農村配網缺乏整體的規劃,造成圖紙審核、審查、現場驗收等環節存在諸多漏洞,嚴重影響了農村配網的運行效果;配網運行的過程中對管理工作并不重視,只是形成了初步的管理制度,并未做好管理的強化和監督,造成配網管理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配網的發展。尤其是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農村配網缺乏嚴格責任劃分,致使出現無票作業,“打招呼”工作等習慣性違章現象。
當前許多配網在生產現場進行檢修或安裝工作時,為了能保證有安全的工作條件和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發生事故,各分場以及有關的施工基建單位要求執行工作票制度。但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許多人并未嚴格執行上述管理制度,只是依照工作習慣進行口頭交接,導致配網運行過程中設備檢修、設備管理等出現嚴重疏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輸配電成效。如何強化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形成系統化、科學化管理體系已刻不容緩。
2 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
2.1 做好監管聯動,形成業務交叉
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時要積極尋求地市級技術支持和資源幫助,選擇骨干型、精英型人才形成核心監管體系,做好縣市的兩級聯動,保證質量管理工作能夠多方位、全面化開展,其具體狀況見表1。
2.2 明確質量責任,細化管控機制
農村配網運行過程中要對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機制進行完善,確保人員能夠嚴格依照質量標準及責任機制落實工作內容。
在設備施工時需要從質量標準出發做好全周期管控,要對輸配電設備安裝施工圖紙進行全方位分析,依照現場環境確定圖紙是否合理、有效,從而實施相應的設備安裝施工;要嚴格按操作規范和質量要求施工,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如圖紙不合理、施工不規范、實際施工與圖紙不符等,防止影響后續施工操作;要對施工中的交接工作工序進行嚴格檢查,對出現的交接問題進行全方位控制,確保合格后方能完成交接工作。尤其是在質量監督和管理過程中,需要從內外人員體系出發構建專業監理機制,將設備安裝施工業務與農村配網質量管理工作結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農村配網運行質量。
在正常運行時需做好質量管理機制的構建,包括設備質量監管機制、日常巡檢機制、交接班機制等。在質量監管中需形成全天候監管記錄臺賬,對管理過程中的各項問題、設備數據等進行記錄,為后續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數據支撐;日常巡檢中主要包括重點設備點檢、一般設備巡檢兩部分內容,以保證設備能夠安全、穩定運行;交接班機制中主要強調兩部分,即技術交接、質量交接,需做好交接結果確認和交接工作核查,確保嚴格依照交接規定開展日常工作,提升配網設備運行質量。
2.3 構建專家系統,把握質量要點
為進一步提升質量管理效果,在農村配網設備運行的過程中還需要構建專業的智能監測系統,將紅外感應裝置、無損檢測裝置、智能傳感器等裝置傳輸的數據匯總并導入到實時監測系統中,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形成完整的農村配網設備運行數據庫。與此同時,還要借助兩級聯動監測體系中的各項數據,形成專家診斷系統(見圖1),借助三維虛擬模型將其與數據庫中的數據對比,對農村配網設備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通過專家診斷系統可以快速對農村配網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故障位置、健康狀態范圍等,并將該數據作為系統運行的參考,為后續故障處理提供相應的數據支持。當前質量監測體系在我國配電網中已經得到廣泛運用,質量管理效果非常顯著,具有非常高的學習和借鑒價值。
2.4 做好事后處理,消除質量隱患
(1)預防控制。進行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時要對各項指標進行明確,形成完整的設備參數備案,確保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設備參數,及時發現異常數據并進行處理,從而降低農村配網設備故障發生的可能性;要做好各級設計的檢查,對不合理的區域進行糾正;要定期農村配網設備進行更新和升級,依照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完善和優化農村配網設備,提升其運行效益,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國農村配網又好又快發展。
(2)事后處理。在專家診斷系統預警后需要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檢查,依照專家系統中的各項數據和現場確認狀況分析現場設備故障情況。對出現故障的零件或設備及時進行更換,依照在線監測系統中的各項數據對農村配網設備故障區域進行維修,以最大限度降低設備故障對農村配網運行的影響;對影響輸配電運行的老化設備要進行替換,在不影響原來設備性能和區域輸配電的基礎上提升整體的自動化性能,并配合現場專家診斷系統需求安裝相應智能監測裝置、繼電保護元件等,最大限度降低設備二次故障的可能性,提升農村配網輸配電成效。
2.5 加強人員培訓,提升業務素質
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工作開展時要做好人員培訓,包括知識培訓、技能培訓、操作訓練等,確保管理人員能夠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從根本上提升配網設備安全系數和質量水平;要加強對人員的質量教育,對質量管理過程中的各項問題進行明確,通過實際操作分析和現場監測測驗等提升人員業務水平,確保其能夠高效完成各項質量管理任務,提升質量管理工作成效。要借鑒國內外先進配網質量管理經驗,對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人員技術水平進行提升,做好定期考核和評估,達到相應質量管理標準后方可上崗。
3 總結
質量管理作為農村配網運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了配網的經濟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隨著農村用電量的逐漸加大,相關單位必須對農村配網設備質量管理進行強化,從聯動管理、施工管控、智能監測、故障處理、人員培訓五個方面著手,全面優化農村配網建設成效,保證其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偉新.10kV配網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對策[J].科技與創新,2019(13):109-110.
[2] 張英凱.配網基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優化分析[J].科技風,2019(13):171.
[3] 袁偉,張莉麗.提高電力系統配網基建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優化策略[J].山東工業技術,2019(04):201-202.
[4] 許勝蔚,錢賓.提高配網工程項目質量的方法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8,25(12):208+21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