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各項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對于橋梁建筑領域而言,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提高橋梁建設的質量和效率,可以在橋梁建設中使用BIM虛擬施工設備技術。本文對于BIM虛擬施工設備技術在鋼連橋工程中的運用,作出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趙家豪; 李興; 王森林; 王天一; 張瑞, 綠色環保建材 發表時間:2021-08-25 期刊
關鍵詞:BIM;虛擬施工技術;鋼連橋工程
1 前言
在鋼連橋工程中,應用BIM虛擬施工技術,能夠面對復雜的施工環境,并充分利用技術,對施工環節進行模擬和演示,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避免施工中出現風險,降低問題發生概率,進一步優化建造方案,提高施工安全性,還能夠節省施工成本,對于實際的鋼連橋工程施工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2 項目概述
該項目的研究對象以BIM為基礎的虛擬施工設備技術在鋼連橋中的應用,項目是利用Revit,來建立斜拉橋。作為現階段的常見橋梁構造之一,斜拉橋不僅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而且建造成本低廉,并且具有一定的美觀性。但同時這種斜拉橋結構較為復雜,在進行施工設計的計算時具有一定難度,另外還需要較多的高空作業。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克服上述困難,需要充分利用多種技術。如:需要利用互聯網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并且通過實驗室來建立斜拉橋的模型以及數據,并對其進行具體的研究和分析,明確各部件的特點參數,之后在此基礎上,根據實際項目來建立斜拉橋模型,讓其能夠充分滿足項目的需求,之后通過Revit的斜拉橋模型的反復評估與分析,進一步詳細地確認各部件的控制參數,之后進行數據的存儲。
3 項目準備工作
3.1 斜拉橋模型的參數研究
斜拉橋也被稱為斜張橋,這種橋梁結構是通過拉索,能夠把主梁拉在索塔之上,利用拉索來承受拉力,主塔來承受壓力,而梁體來承受彎度。斜拉橋一般由幾部分構件所組成,分別為索塔、主梁、橋臺、橋墩、斜拉索等。
首先,要研究實驗室的斜拉橋模型,對其各部分的構件特征進行明確,之后還要找出各個構件之間的邏輯、集合關系,進一步求得每一個實體模型所存在的控制參數,并且將得出的數據結果,在信息數據庫中進行儲存,為后續的斜拉橋的參數開發,做好項目準備和安排。
其次,對于橋體的各部分形態,即索塔、主梁、索、橋臺、橋墩,進行充分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控制參數的歸納和總結。明確關鍵的位置坐標,將其用控制參數描述出來,確定關鍵點坐標,并用控制參數表示出來。
最后將之前所生成的模型,在Navisworks進行數據的導入,之后就能夠對于施工進行模擬。
根據斜拉橋的特點,可以在利用Revit進行建模的過程中,通過Revit中的族,進行常用結構部位的提煉,這樣就能夠讓構件對象,進一步形成一個固定樣式。現如今,對于橋梁工程構件來說,其相應的族庫沒有一定的確立。但是在族庫中,能夠對于建立完成的構件族進行儲存,并且在下一次建模時,能夠直接拿來進行模型的構建,這樣既能夠提升建模的精準程度,又能夠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減輕重復工作量。
3.2 Revit軟件的概述
對于所使用的Revit軟件來說,是由Autodesk公司進行開發的,是系列中的核心軟件,同時Revit軟件也是現階段我國較為常用的BIM建模軟件。利用二次開發的Revit軟件,進行橋梁模型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優點。首先,在Revit中,其中的項目實質上是作為數據庫存在的,在項目中不僅包括具體的工程量、施工圖紙、三維模型等相關的橋梁工程的數據信息,而且對于這些數據來說,相互之間都具有一定的聯系,如果一個數據發生變化,那么對于該工程中所涉及的相關的數據,也會隨之作出調整和改變,這樣在項目需要進行設計的變更時,能夠減少容易出現的數據錯誤,而且還能夠大大降低數據傳輸誤差的出現概率,能夠對項目實現更加便捷的管理,確保設計的質量,提高設計效率。其次,在 Revit 軟件中,通過族來進行 3D 橋梁模型基礎圖元的創建。族能夠對于各個構件圖元,進行有效地區分,這樣就能夠讓設計師在不同構件需求的基礎上,來進行族構件的創建,并且能夠在其中進行參數的有效添加,這樣就能夠使得設計者的意圖更為直接地體現出來,讓所創建出的族能夠充分滿足構件需求。對于族的內部來說,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對于模型中的族實例作出修改時,使得其對應的族參數也會做出調整和更新,另外已經創建的族就能夠通過獨立文件的形式,對其進行存儲,因此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設計需求,進行已經創建的族實例的隨時選用,這樣就不需要再重新進行建模,能夠大大節省設計時間。最后,對于Revit軟件API來說,其是一種應用程序接口,屬于提前進行定義的函數。
3.3 開發前準備
對于Revit軟件和Revit API進行安裝,并且基本掌握軟件使用方法,對其中涉及的類函數,進行充分的理解。之后下載Re? vit 2016 SDK。利用其文件夾中的源代碼例子,有助于后續的編程工作。之后要安裝Autodesk公司所開發的插件 RevitLookup,能夠給用戶提供一定的方便,可以對API的針對對象進行直接查看。還要進行適用于 Revit 的編程語言 C#的學習,并進行編程環境的安裝。
4 基于BIM的虛擬施工設備技術在鋼連橋工程中運用要點與方法
4.1 運用要點
現階段,在進行橋梁設計時,不僅僅要關注實用性,同時對橋梁的成本管控以及后續的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用傳統的橋梁施工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時代需要,無法滿足設計示意圖,而且還無法很好地處理工期滯后等問題,給橋梁的施工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現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的手段逐漸應用于橋梁施工項目中,在施工和管理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BIM技術的應用之下,能夠對協同平臺進行充分利用,并且在施工前做好較為準確的施工模擬工作,不僅能夠降低成本,還能夠提升施工效率,并且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解決了橋梁施工面臨的多項問題。所以,在橋梁工程中應用BIM技術,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現階段在我國橋梁施工中,信息化程度依然不高,雖然已經對于BIM技術的使用提出了倡議,但是該項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還處于一個初期階段,不具有太多的應用案例。
當前,對我國橋梁項目來說,加大了科技施工以及綠色施工的推廣力度,實現更高的生態效益和環保效益。通過使用BIM 技術,能夠有助于該項構想的實現。BIM 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能夠節約能源和材料,實現保護環境的效果,充分貫徹了綠色施工理念。在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之下,能夠在施工以前,就進行施工設計效果以及各部分施工環節的可視化模擬,從而能夠提前發現問題,并且對于設計進行調整和糾正,這樣就能夠大大降低開工以后的返工概率,還能夠對施工進度進行有效管控,實現較好的節約成本的作用。而且,在三維模擬的參與之下,能夠在直觀角度對于施工過程進行監控,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指導施工設計方案的制定,幫助其進行不合理的位置的修訂,不斷推動橋梁施工朝綠色、科技化方向發展。
4.2 運用方法
首先對于可視化一詞的解釋就是通過信息技術,在計算機中利用圖像處理以及顯示技術,能夠實現數據信息通過各種方式在屏幕上的顯示,而且可以利用計算機,對數據實施交互性的處理的一種技術和方法。通常情況下,可視化也就是三維表現技術。能夠在計算機中,進行三維物體的表現,讓其具備較高的真實性。可視化技術是在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還要依靠計算機所提供的平臺,進行良好的虛擬交互,進一步便于人機的交流,提高工作效率,讓用戶具有一個更佳的體驗。
4.2.1 可視化施工
從整體上來看,可視化具有較為廣泛的范圍,對于工程領域的電腦動畫、BIM 模型、CAD二維片等,都是可視化的一種。而在這其中CAD屬于程度較低的可視化工具,而相比之下BIM的程度比較高。對于BIM技術來說,其核心就是可視化。很多國內外的學者在很早就進行計算機可視化的專門研究,不斷提高使用者的直觀體驗。在BIM的模型屬性中,所包括的材質、陰影和幾何實體,這些都屬于可視化的信息。
4.2.2 數據自動化管理
在具體的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用BIM技術,能夠實現全方位的可視化運用,在宏觀的角度上,全面的考慮橋梁工程建設,而且在出現參數變動以后,也會第一時間進行設計圖紙的變更,能夠滿足具體的施工要求。對于傳統的繪圖軟件來說,只能夠對于圖形進行2D的規劃,因此在設計初期,也無法對于整體的橋梁建設,做出充分考慮,這也會使得在后續的工作中,常常會發生工作脫節現象。通過BIM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數據自動化,進而實現對于3D模型的繪制,這樣在初期階段,就能夠將材料的特性,更加明顯的展示出來,而且還能夠實現對材料的人力預算、數據的自動管理,相比較傳統的CAD,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 BIM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于人力、物力資源的有效節約,還能夠通過對施工信息的篩選,將不利于施工的位置提取出來,讓設計人員進行修改,提高施工的科學性、安全性。
4.2.3 對危險的有效辨識
通過BIM模型以及虛擬現實技術,能夠3D模擬演示橋梁項目的關鍵位置,而且還能夠利用有關軟件,實現自動的碰撞檢查,并生成相應的報告。比如說,對于鋼筋和管道的碰撞檢查、承臺施工中對冷卻水管的布置和碰撞檢查、墩身施工中電梯、預埋件、檢查梯等各個位置之間的干擾檢查。通過碰撞檢查,能夠進一步優化橋梁設計,讓施工方案更加具有可靠性和準確性。同時,利用BIM技術對碰撞檢查的結果通過二維模型的方式,進行直觀地展現出來,之后在此基礎上開展對施工的調整工作,能夠確保鋼連橋施工建設的順利開展。
5 未來展望
現階段,BIM技術并沒有被廣泛應用與普及到橋梁工程中,大部分還在實驗和開發研究階段。但是在科技不斷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會不斷提高橋梁工程施工、設計的效率和質量。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發展,BIM技術將會革新橋梁建設領域,通過含有大量信息的nD模型,來取代傳統的二維圖紙,不斷提高橋梁建模和施工管理的直觀性、高效性以及智能性。
6 總結
綜上所述,在鋼連橋工程中,運用 BIM 的虛擬施工設備技術,能夠在施工前通過可視化技術進行施工模擬,讓整個施工流程更加的直觀,進一步提高項目施工的質量和效率,讓其朝智能化方向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