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作為體育的初始時期,小學體育教學看似簡單,實則是任務重大,完成小學體育教育的目標的意義并不局限于學生體育,而是放眼于更長遠的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與疏導是一重要環節,因為在小學階段,培養興趣是有效而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學生在興趣培養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體育;學生興趣;培養;疏導
《運動》雜志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國家體育總局主管、北京體育大學主辦、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承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體育專業學術刊物。
隨著我國教育素質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教育培養目標也愈發重視,而小學階段作為初始階段,是眾多專家和教育人士所關注的重點。小學教育在如此背景下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革和發展,對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的培養亦在改革方針的指引下得以提高,逐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學中就需要強化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首先,就小學生身體機能發展狀況分析,在我國,小學生所處的階段比較特殊,因為這時期是學生身體機能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而基于學生身體發展這一要求,這一階段學生有必要進行合理的運動安排,以此促進身體發育。所以這就要求體育教學應當與小學生現階段的機體特征相結合,從適當而合理的教學理念出發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參與體能鍛煉的興趣。
其次,小學生心理特征上也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小學生活是其人生的初級階段,因為這一時期的學生心理發育極不完善,三觀還未成熟穩定,而且心理素質還有待提高,極易為周圍環境所影響。此外,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仍然是好奇心極重的孩子,這便致使其注意力難以達到高度集中,故而教學的引導作用在這一階段至關重要。基于以上情況,體育教學中應從小學生獨有的心理特點出發,依據這一階段的實際狀況制訂合理的計劃,有效地培養及疏導小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
二、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
根據以上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的分析,很明顯,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狀況不同,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極不成熟,各項能力也比較差,這就致使小學生在文化課的學習上難免遇到諸多問題。而體育課程的安排恰好能夠讓學生從較為枯燥的文化課學習中解放出來,充分滿足學生階段所需求的課外樂趣。體育課程與文化課程的交織給予學生更為廣泛的學習內容,也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激勵學生潛意識地獨立學習、自主學習。因此,體育教學過程中新穎、獨特的體育項目不僅引起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勞逸結合,促進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平衡發展。
三、小學體育教學興趣培養與疏導的措施與方法
第一,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學習興趣。小學教育階段與其他教育階段相比,時段較長,所以學生年齡差距較大,出現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制訂具有區別意義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教學中能夠各取所需,各盡其長。具體來講,小學的前三個年級階段,這幾個年級是小學的初級階段,所以學生年紀相對較小,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推動力,這就要求體育課程的安排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動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加體育學習與鍛煉。在體育課程中可通過游戲引起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化的發揮,也可以采取一些考驗性或有一定挑戰性的游戲活動,如丟手絹或者兩人三足等,這樣可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組織能力等,讓學生在不一樣的課堂教學中體味體育教學的樂趣。如此輕松活躍的教學課程有助于鍛煉學生注意力,不僅促使其更加投入參與體育鍛煉,對于學生文化課等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進入稍高年級之后,學生的身心得到發展,開始意識到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課學習上,甚至一些學生開始有意識地減少課外活動的時間,鍛煉時間也隨之縮減。面對這種情況,體育教師應注意從學生具體狀況以及教學培養目標出發,合理引導學生處理學習和鍛煉的關系,在平衡的基礎上健康成長、愉快學習。
第二,注重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課程。新課改下,教學方法要求因材施教,實現多樣化教學,體育教學當然也不例外,應當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具體來說,雖然教學要求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但由于男生、女生身體素質的差異,教學思路、方法也應作出相應調整。如可以安排男生、女生進行不同的學習項目,分成不同的興趣小組,女生依興趣可選擇乒乓球、臺球等運動量較小、難度較低的項目,而男生則可相對寬泛地選擇足球、跨欄、籃球等。這樣的教學安排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素質及興趣合理選擇鍛煉目標,不僅避免了教學目標與實際狀況的沖突,還讓學生在這一階段發掘自身興趣,找到今后學習、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解放身心的方式。除此之外,根據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應當靈活變換,以合理、適宜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滿足學生發展的不同要求,實現體育促進德、智、美等其他方面發展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小學階段的學習來說非常適用,所以興趣的培養對于完成教師的培養目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若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建立的濃厚的興趣,這不僅有助于教學培養目標的實現,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誠然,小學階段的教學應從學生這一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通過體育學習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常立杰.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210-211.
[2]張榮敏,杜從功.關于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與疏導[J].田徑,2017(10):62-63.
[3]王立軍.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19-20.
[4]王冰.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影響研究[J].理論界,2012(08):180-18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