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潛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在嬰幼兒階段,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性格正在萌芽并逐漸結構化。學前教育的責任是為兒童的潛能創造條件,為兒童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會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扎根于學前教育,讓學前教育的發展得到廣大人民的接受。本文重點探討了幼兒園學前教育的現狀及未來趨勢。
關鍵詞:學前教育;發展;策略
《黑河教育》雜志是由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全國教育科學研究會主管,黑河日報社主辦。月刊,本刊為教育類核心期刊、中國ASPT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本刊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反映國內外教育教學科研實踐的最新成果,服務于科教興國戰略。
現在中國的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的人都參與到了學前教育中來,但很多人對于這個行業并不是完全的領悟,大多數人對學前教育這個詞有著誤解,認為學前教育僅僅是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種誤解使得我們的學前教育得不到良好的發展,更甚使大部分的幼兒園可能出現嚴重的教育問題。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那學前教育就必定會被市場淘汰。
一、新時期幼兒學前教育小學化現狀
1.忽視幼兒的身體健康。現在家長都將“贏在起跑線”上奉為真理。對孩子的知識教育從幼兒時期就很關注,因此大部分重心放在成績上。這樣使得幼兒園老師在幼兒園給孩子布置各種作業,讓我們的大部分幼兒在規定的戶外活動時間里沒有出來活動,從而導致了我們的幼兒的身體狀況存在普遍的差,根本都沒有時間去鍛煉身體。這使學前教育達不到效果,更達不到一日活動的要求,這讓幼兒對幼兒園生活失去興趣,幼兒的身體健康下降還使心理變得壓抑
2.讓幼兒課堂變成了小學化課堂。游戲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幼兒園工作規程》已明確了游戲在教育中的地位,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幼兒園經常設置一些幼兒不能理解的知識,比如說英語、拼音、加減法、乘法口訣等課程,這些東西是孩子在小學才學到的知識。有些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還特意給自己的孩子開設了單獨的輔導班給幼兒,這樣的方式等同于將幼兒的童年扼殺在睡夢中。長年累月下來,孩子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
3.對幼兒的評價過于單一。許多幼兒園在在學前教育教學活動中常常只看到了幼兒單一的方面,只注重了活動的合格與否,完成作業的硬性要求達到與否,以來來判斷一個幼兒的優良,使幼兒喪失了對活動的信心,認為很多事情都是失敗的。老師在學前教育中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也忽視了幼兒需要全面發展。
4.揠苗助長填鴨式教學。在今天這樣的社會壓力下,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能夠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因此為了吸引更多的家長,擁有更多的生源,幼兒園就會使出各種手段,其中就是揠苗助長地把本不應該是幼兒要掌握的知識全部一股腦地塞給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應當是自己學習的主人,在學前教育中,學習主題應是幼兒。
5.存在小學紀律管理。在很多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老師用吼的方式來維持紀律。還有的幼兒園呢采取的是獎懲法,對于做的好的幼兒,老師采取獎勵的制度,對于做得不好的幼兒采取懲罰的方法。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條條框框來框住他們,這樣的管理模式,使得幼兒天真散漫的天性被無情地壓抑,對孩子的心理容易造成不良影響。
二、新時期幼兒學前教育的發展策略
1.善于用獨特思維建立體制。學前教育的體制創新往往會受到一個國家政治的影響,在政治的影響下學前教育的一些體制會受到約束。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新一代的幼兒教師我們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獨特的見解從而創造出科學的體制。每個地方的文化和風俗都各有不同,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采取適合幼兒園發展的制度,調動自己的資源,讓幼兒園的體制得到較好的發展。如果所有地區都實行一種體制,那么這些幼兒園就會存在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自己的位置有問題就是師資出現了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的體制能夠解決這些負面問題,將當地的文化的發展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體制相結合,從而把我們自己家門口的文化用在教育上使學前教育有效地得到較好的發展。
2.善于結合教育技術。在我所了解的幼兒園中有少部分的幼兒園有多媒體設施的。我們都知道,幼兒園里的教育更多的是直觀的教育,如果我們讓幼兒觀察一些他們不熟悉的東西,例如羊,我們單單只是播放羊的圖片或者是將圖片打印出來讓幼兒觀察,雖然幼兒記住了羊長的樣子以及喜歡吃什么等,但是幼兒卻沒有真正的聞到羊的味道以及喜歡在哪里生活等,這樣的教學是不完善的。利用了科技的創新改變了平時的沉悶的氣息,充分地吸引了幼兒的興趣,創造了傳統教學達不到的教學環境。
3.善于創新教育理念。一個制度想要改變,首要思考的就是創造理念。由此追根溯源,徹底完成自我更新,自我提升。從學前教育來講,這個理念的更新在于教育方面。因此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結合當今社會的發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以學習為中心,不去培養幼兒的性格的形成與發展。因材施教,尊重差異使幼兒全面發展。
4.善于創新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主體是老師,老師不僅是教育教學與幼兒接觸,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也是老師。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能仔細觀察到幼兒,只有仔細觀察到幼兒的一舉一動,才能制定出新的教學活動方案。因此,我們要把有利于幼兒的發展的行為作為評價幼兒的重要原則,要改善機械的評價體系,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提倡教師用恰當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最重要的是,這些評價方式要能共存,要讓教學評價標準適應幼兒的發展需要。
三、總結
總之,培養兒童良好的品行和性格始終應是第一位的,學前教育的品質還關系到兒童是否構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對個人的認知開會展與終身學習有著嚴重的影響。只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遵循教育改革的基礎上,按照有益于幼兒的發展的原則進行探索,學前教育創新的工作就一定能順利開展,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教育。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