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首次把鄉村振興提升到戰略高度,為我們在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鄉村振興,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也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推動產業振興、優化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文明、強化鄉村治理、改善農民生活,是促進鄉村振興五大重點。
《吉林農業農村經濟信息》是一個服務于各級黨委政府、農業生產經營部門、涉農企業、農業科研院所以及廣大農民群眾的農村經濟信息期刊,省市縣鄉四級覆蓋,是展示吉林農業風采、介紹吉林農業精品和龍頭企業、實現吉林農業和全國直至國際農業接軌的橋梁和紐帶。同時,兼顧社會公眾,提供廣泛的各類涉農信息。
實現鄉村振興要做好三個“調整”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三個調整,要調整發展順序。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優先怎么新時代。新時代對“三農”領域來說,它的新使命、新任務、 優先?首先要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或者叫大戰新目標就是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標志性的體略下來看它是否優先,其次放在城市與農村這個大背景下現就是三個“起來”: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 看它是否優先,再次放在三次產業的大結構中看它是否優來。三個“起來”,不僅是鄉村振興的問題,更是中華民族先,最后放在農民和市民這樣一個大格局中看是否優先。
復興的關鍵一句話,鄉村振興必須是內外兼修,光修內沒有外力
鄉村振興除了要修煉“內功”,從“三農”自身做起,還要 的支持肯定是不行。所謂農業現代化其實很簡單,它缺什內外兼修。外力的支撐特別重要。由此,應該做好三個“調 么?就是缺少像工業、城市那樣注入現代元素,如果把現整”,第一個調整,要調整思維方式。第二個調整,調整價值代元素注入,它的腿就不短了。什么現代元素?就是現代認知。要重新思考當前的價值認知:一是城與鄉的關系。 理念、現代技術、現代設施、現代管理、現代金融等等,這些二是“三農”的關系。三是從全農業產業鏈條來看效益。第現代元素注入后,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增效增特增綠推進畜牧業現代化發展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現代化目標等重大戰略部署和安排,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我們國家的畜牧業正在發生深刻的歷史性的變化,主要有三個“加速”:
一是生產方式上在加速轉變。去年規模養殖比重已經占到56%,這是一個生產方式的劇變。
二是產業形態在加速重塑。區域布局開始新一輪調整變化,畜禽養殖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匹配性增強,產業的集中度、融合度也相應提高。新產業新功能開始顯現,旅游觀光牧場、體育競技、馬術文化等加快發展,為畜牧業發展開拓了新功能。
三是農牧關系在加速重構。通過推動糧改飼,發展草牧業,統籌糧經飼,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替代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正在回歸,為養而種、以養定種、為種而養、以種定養、種養并重的融合的新型農牧關系正在發展。
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新部署,加快推進我國畜牧業現代化。一是增效。增效主要是解決競爭力的問題。要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動生產方式變革。二是增特。增加特色的畜禽養殖。原來不受重視的小畜種需求持續增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小眾需求也會催生一個大的產業。三是增綠。主要是實現農業綠色發展。一方面要轉化利用“黑色”,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加強草原的生態保護力度。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