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實施分組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探討其在大班化教學中的應用及性別對該教學模式實施的可能影響。選擇右江民族醫學院2016級臨床本科4個班的學生,每兩個班組成一個大班,其中一個大班(n=102)選擇生物化學教材中的部分教學內容實施分組微視頻競賽模式教學(實驗班),另兩個大班(n=106)所有教學內容都實施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對照班)。學期教學結束后進行期末檢測,并隨機選6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的生化期末考試成績都顯著高于對照班,且無論實驗班還是對照班的女生成績都高于男生;學生對分組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8個方面的評價也都顯著高于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研究結果表明,分組微視頻競賽模式在生物化學大班化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識記、掌握和應用理論知識,也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意識,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性別與學習成績有關但這種現象與教學模式無關。
[關鍵詞]分組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大班化教學;生物化學
《微體古生物學報》(季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的亞洲地區唯一的一份在微體古生物學方面的學術刊物。
受現階段教學資源和師資的限制,大班化教學是目前我國高校主流的教學組織形式。大班化教學可以節約教學空間和師資,但人數太多的大班化教學往往使一名教師在面對上百人的學生班級時不能周全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也較低,這樣的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而大量涌現的新教學模式,很多是從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引進的,他們實行的是小班化教學,其在我們的大班化教學中多少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創建一套適合生物化學大班化教學的模式,以應對目前我們的教學困境。
“手機控”是對當今人們沉迷于、依賴于手機網絡獲取信息和進行各種交流、交易活動的人的形象描述。微視頻更是學生沉迷的重要因素,它以簡潔短小、形象生動和方便快捷為主要特點,在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勢(1-2]。而且微視頻的制作簡單,所有學生都會利用自己手中的手機進行制作,且這種制作過程所需的時間很短。因此我們設想,如果在教學中讓學生利用課余幾分鐘的時間學習一小段教學內容,然后把學到的教學內容用微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可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同時,為了節約學生的時間,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我們還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一次教學活動都對大家制作的微視頻進行多元評價,通過競賽的方式選出一、二、三等獎,并在學期末進行總評分,評出獎次。對獲獎的組和學生,不僅給予精神鼓勵,我們還對其進行正式的頒獎,發放獎狀和獎品。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我們采取了被我們稱之為分組微視頻競賽( TeamIriicrovideo competition,TMVC)的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結合教學實施過程對之做一簡介。
一、方法
(一)教學對象
筆者將生物化學課程的右江民族醫學院2016級臨床本科4個班共208名學生分成兩組,這兩組分別由原來的4個自然班組成。其中在1個大班(n=102)對部分生物化學教學內容采取分組微視頻競賽的教學模式,另外1個大班(n=106)對全部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實施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作為對照。 (二)教學實施 按照師生培訓一自由組隊和選出組長一分配任務、課后學習和分組制作微視頻一教師審閱一課堂競賽和評價一教師補充、答疑和拓展一隨堂檢測一期終檢測一評獎和頒獎的流程進行教學活動。具體流程見圖1。
(三)問卷調查
制定并發放調查問卷,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綜合素質及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等的異同。
(四)理論成績分析
分析比較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理論檢測成績的異同,包括男生和女生成績的異同。
(五)統計分析
利用Excel軟件的分析功能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和t檢驗,相關數據用(x±s)表示,其中P<0.05定義為數據間具有差異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
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得分情況的分析結果顯示,采用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的實驗班平均成績高于采取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的對照班(P<0.05)。其中,實驗班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的成績都顯著優于對照班的男生和女生成績(P<0.05);同時,同一班級的男生和女生成績之間無論是實驗班內還對照班內也都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研究結果表明,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為了量化統計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我們設置了8個調查問卷問題,并要求學生對各問題分5個等級進行評價,分別是5分(非常贊成)、4分(贊成)、3分(不確定)、2分(不贊成)和1分(非常不贊成)(見表2)。分折結果顯示,與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相比,學生更傾向于肯定分組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兩者間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見表2和表3)。對一個等級評價的結果分析顯示,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為不贊成和非常不贊成的比例極低,因此沒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分析;對分組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非常贊成的人數顯著高于對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的人數(P<0.05),而認為不確定的人數也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但不確定的主要是評價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的;至于對兩種教學模式評價為贊成的人數上則不存在差異(P>0.05)(見表3)。為了確定學生對8個問卷問題的評價情況,我們對各問卷問題進一步分析了存在統計學差異的兩種觀點在兩種教學模式之間的差異。結果顯示,所有問卷問題在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價中都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圖2),這說明學生非常認可微視頻競賽教學模式,而對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也不否定。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