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狹小的長方形地塊,最好不要轉彎和調頭,要采用倒車的方法完成耕地、整地或收獲作業,否則由于調頭的次數過多,降低機組的作業效率
各個地方所擁有的土地,無論是面積,還是土壤肥力都不盡相同。對于地勢平坦,地面開闊的土地,是非常有利于農業機械的生產作業的,農機手操作起機械來,自然會得心應手,感覺非常的容易,即使他們的技術水平不是很好,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有矛就會有盾,對于狹小的長方形地塊,這就會是個比較棘手的難題,不僅不利于機械操作,而且費工費時,難于提高機械效率。針對這種情況,有經驗的農機手通常會采取這樣的措施,除非有必要,很少轉彎和掉頭,盡量采用倒車的方法去完成土地的耕地、整地或者收獲作業。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由于調頭的次數過多,會大大降低機組的作業效率這一最大的弊端。
2.機組轉彎和倒車前必須提升農具,并且使入土農具的工作部件停止旋轉
對于有經驗的農機手,他們在轉彎或者倒車的時候,是會及時采取措施,把所攜帶的配套農機具提升起來,以便減少農機具與土地的直接接觸,最大限度的保護農機具。并且由于農機具在土壤中,其工作部件往往還在工作狀態,會不停的旋轉,如不采取制動措施,就會與地面形成強力摩擦。這樣不僅不利于轉彎和倒車,還會影響牽引機械的使用壽命,造成一定的燃油浪費,而且如果農具尚在入土的情況下進行轉彎或倒車,將增大轉彎半徑,增加發動機的負荷,很容易損壞農機具。
3.禁止“轉死彎”。因為轉彎角度過小時,容易造成土壤的壅堆現象,引起地表不平整,降低作業質量
作為農機手,在操作農用機械時,一定不要有轉彎轉死彎的情況,這樣做有很大的害處,往往因為在轉彎時,角度過小,造成土壤的壅堆現象。所謂壅堆,就是由于配套農機具還在正常運轉,造成機械攜帶大量的土壤顆粒或碎塊大量積聚在一處,使得土地有高有低,形成像個小山包一樣的土堆。雖然不是很大,但它往往引起地表不平整,容易阻礙機械的前行,降低機械的使用效率,影響到土地作業的質量,甚至會大大降低作業進度。
4.輪式拖拉機機組跨越比較硬而高的田埂時,應提升農具并且倒車通過
對于使用輪式拖拉機的農機手,他們跨越田埂時,由于有些人圖省事,不是能夠及時采取措施,把后面所攜帶的配套農機具及時停止運轉,并且及時提升起來,往往是拖拉機已經過去,但配套農機具不能通過。由于田埂十分的硬或者高,使得配套農機具會被不慎卡住,有的農機手通常會加大馬力想通過機械力量硬性通過,可是這樣做,很少能通過,即使通過了,也會造成后面攜帶的農機具的損壞,往往得不償失。科學的方式是,農機手應及時提升配套農機具,然后倒車通過,這樣不僅簡單易行,而且避免農機具的損傷,非常有利于機械效率的提高。
5.履帶式拖拉機在田間作業時,不要習慣性地按同一方向轉向
對于履帶式拖拉機,在田間作業時,由于操作習慣的原因,很多農機手往往會圖簡單,或者便于操作,只是按照同一個方向調轉拖拉機的機頭和后面所攜帶的農機具。這樣做會造成很多弊病,由于轉彎時,離合器的弓片會隨著離心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傾斜角。這樣來回多次的使用一側,往往會造成離合器轉向發生嚴重的單邊磨損,不僅損毀離合器本身,而且由于離合器的損毀,會造成掛擋困難,增加掛擋的難度和靈活性。對于農機手來說,應盡量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只要條件允許,就要養成雙向調轉機械的習慣,經常變換轉彎,既符合機械的客觀規律,也會有利于機械效率的提高。
農業機械大發展的機遇期正在向我們走來,如何在農業現代化的大潮中奮勇向前,是擺在我們廣大農機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讓我們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更好的為廣大農民服好務,作出我們農機人自己的更大貢獻吧。
作者:許占華 單位:吉林省梨樹縣沈洋鎮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