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的師生交流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
師生交流不只是知識的交流,還包括情感的交流、人格的交流。通過交流逐步增進師生感情,給予學生正確的、積極的“情感補償”,引導學生正確的、積極的“情感追求”。通過師生間學習生活、文體娛樂、社會實踐、科學研究等多層次、多方面的交流,逐步培養大學生的工作責任感、集體榮譽感、歷史使命感。另外,還要通過師生交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難,敢于接受挑戰,經過“傷痕”的磨礪,建立強大的內心。
大學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能背離“要成才先成人”是教育的初衷。如果說德才兼備的學生是“成品”的話,那么有德無才的學生就是“次品”,而有才無德的學生就只能是“廢品”了。只有擁有充實的頭腦、強大的內心、優秀的品質、善良的人格的畢業生才是真正合格的大學畢業生,才能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梁。
2.充分的師生交流是教師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師生交流有助于激發教師工作激情,增加科研和創作靈感,有助于教師拓展視野,跟上時代潮流;有效的師生交流,可以讓那些有沉重壓力、情緒緊張、厭倦工作、逃避責任、對學生冷漠的教師,緩解壓力與緊張,負起責任,笑對學生。一個好的教師,應該通過溝通和交流,把學生緊緊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圍,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教師是可親可敬的。既是學業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師生的交流,還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建立有效的師生關系,在于教師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主動努力
師生關系是影響師生交流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師生關系又受到師生交流的影響。要建立有效的、理想的師生關系,有賴于教師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主動努力。
首先,師生交流初期的時候更多需要教師采用主動引導的方式,所以要求教師的觀察要細致,能夠發現學生的問題,在交流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感。作為教師要有教育的熱情,對學生要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教師的教態、語氣要有親和力,對于學生要給予多一點的關心。對于厭學的學生,教師除了課堂上的關注外,還應該多在課后與其溝通交流。
此外,教師良好的品質對于學生具有極大的感染力,會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共鳴。這就要求大學教師不僅要有學識的淵博,而且也要注重教師自身人格魅力的培養。
4.總結
師生交流是大學教育中的一個不可忽略的環節,我們要挖掘、分析師生交流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使用有效的方法,改善師生交流,提高大學教育效果。
作者:曹莉 明志君 溫紅 單位:蘇州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