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床旁教學法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①學生主要還是以跟隨臨床帶教導師進行見習,其能參與的醫療實踐活動較為單一;②帶教導師在結合諸多典型病例講解、指導的能力不夠;③針對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各方面的表現沒有相應的評定標準,以至于不能對其臨床見習成績進行有效的評定和考核。綜合以上種種主要因素,從而導致在教學中很難全部實現教學改革目標。
二、相應解決措施
1.加強臨床理論知識的教學
以典型病例作為教學線索,向學生灌輸學科的臨床知識理論,為學生梳理整個知識體系。帶教組以其他以醫院為基地成功開展臨床見習教學的院校為參考依據。首先,以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臨床理論為基礎,挑選出一批較為典型的病例,作為結合臨床病例開展理論知識教學的教材,對學生開展理論知識基礎教學。培養學生對疾病鑒別、診斷等方面的能力。學生再通過把見習觀察到的疾病癥狀與老師所講的典型病例聯系起來,并對疾病的發生以及發展規律等展開探索和研究,從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其具體治療方案。
2.組織參加臨床實踐
應用床旁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而其形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對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因此可組織學生參加臨床見習、病人陪護等多種臨床實踐,如:組織開展病人陪護與門診陪診實踐活動,活動要求在臨床見習期間選擇一位住院或者門診的病人,展開陪護、幫助、引導等一系列臨床實踐工作,其目的就在于通過一系列的基礎護理,向病人宣導健康知識,撫慰病人的心靈,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醫學理論等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帶教老師通過病患家屬所填寫的陪護質量評價表等各項表格對學生進行見習考核。考核制度的制定對學生起到了有力的約束作用,從而使臨床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三、床旁教學法實施建議
盡管通過采取相應措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理論與實踐教學不一致的問題,但當學生在臨床見習碰到具體病例時,仍時常會有理論知識準備不充分的情況出現。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方面給出如下建議:
1.改革教育模式
很多院校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教學以后就直接進入了床旁教學模式,建議在進入臨床見習崗位之前應由臨床帶教老師結合典型病例對學生開展臨床實踐理論知識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臨床理論知識,為臨床見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婦產科學和科室的典型病例材料為教材,構建以典型病例為線索的本學科知識體系。例如:將妊娠期出血、分娩、子宮卵巢疾病等方面內容作為典型病例,應用于課堂教學和小組討論中。教學方式可采用國際較為常用的PBL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引導作用,把典型病例視為學生需要解決的課題,采用學生自我指導及討論的教學模式,由此提高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使其不斷的探索和研究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制、以及治療方法等。
2.加強帶教教師培訓
加強帶教教師對PBL教學法的理解和實際教學應用方面的培訓。帶教教師其主要的優勢在于對病例有足夠的熟悉度,并且了解臨床醫療上發生的各種狀況。所以,為了使這一優勢充分的發揮到實際教學中去,應當采用PBL教學法開展教學。但就目前來講,由于教師還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該教學法,從而也很難在實際教學中運用自如。因此建議組織帶教老師對PBL教學法進行深度的研究和學習,能夠真正認識其核心要點,并學會采用該教學法設計課程,熟練掌握PBL教學法發現、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查找資料-問題討論整個教學流程,從而提高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成為能夠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有效學習者。
四、總結
床旁教學法在產科教學中的實施,使學生在臨床見習中與帶教老師形成了一對一的教學關系,并在短時間內真正參與到醫生工作中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基本操作以及臨床實踐能力。雖然此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不統一,當學生碰到典型病例時常會表現出理論知識準備不足等現象,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相信床旁教學法一定會越來越完善,并在以后的醫學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鴻英 王海英 王良玉 單位: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