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
當前,河北省畜牧業已由農村家庭副業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畜牧業開始由偏重產量增長向質量和產量并重的方向轉變,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和保護生態環境已逐步擺上行業發展的議事日程,河北省畜牧業進入了一個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強省跨越的新的發展時期。但目前河北省的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分析存在的主要發展瓶頸,對于建設現代畜牧業,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1河北省畜牧業發展情況概述
1.1畜牧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至2010年年底,河北省肉類產量435萬t、禽蛋產量360萬t、奶類產量480萬t,同比分別增長2.0%、1.9%和4.0%。全省初步形成了奶牛、肉牛、肉羊、瘦肉型豬、蛋雞“五大優勢產區”和太行雞、皮毛動物“兩大特色產業”。
1.2畜禽養殖方式明顯改善
在規模養殖程度方面,2010年河北省奶牛、生豬、蛋雞、肉雞、肉牛、肉羊規模養殖比例分別達到100%、56%、78%、75%、35%和28%。在畜牧業產業化程度方面,2009年河北省畜牧產業化產值510億元,輻射帶動農戶90萬戶。在畜禽養殖標準化程度方面,2009年河北省在建或已建成的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區達到15家。全省有效期內的產地認定單位達到1507家,認證產品258個,產地認定數量和質量走在全國前列。
1.3畜牧產業支撐體系日臻完善
一是畜禽良繁體系建設再上新臺階。河北省配種改良網絡初步建立,豬、雞、牛、羊良種覆蓋率穩步提高。二是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框架已具雛形?;拘纬梢允〖壂F醫實驗室為核心,以市級和動物疫情測報站為骨干,以縣級實驗室為主體,以鄉級小型實驗室為補充的動物疫病監測網絡。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動物疫情專家解析預警制度。三是省、市、縣三級畜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初步建立。2010年河北省完成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175個、產品認證112個,位居全國前列。四是獸藥安全監管效果顯著。2010年27家獸藥生產企業通過農業部GMP驗收,河北省獸藥GMP認證企業達到135家,位居全國第3位。五是科技工作成效明顯。2010年內獲得省部級獎勵7項,其中“提高羊非繁殖季節發情率及排卵數量研究與推廣”等6項科技成果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六是飼料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2010年河北省飼料生產企業1027家,其中年產萬噸以上的飼料生產企業達到360多家。
1.4草原建設成效顯著
豐寧縣、沽源縣禁牧、休牧和基本草原劃定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完成鼠、蟲害防治面積760.9萬畝(1畝≈667m2),未發生嚴重的鼠蟲害破壞草原事件。經過綜合治理,天然草地植被履蓋由2000年以前的不足45%增加到2010年的70%左右,項目區達到85%左右,工程區草原退化、沙化得到有效遏制,明沙區域顯著減少。
2河北省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
在河北省畜牧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疫病防控、產品質量安全、飼料利用、科技成果轉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制約著畜牧業的發展。
2.1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常見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致使細菌性傳染病加重,新病種類增多,營養代謝及中毒性疾病也日益突出。有關數據顯示,河北省豬、牛、羊和禽的病死率分別為8%、2%、4%和18%,每年由于動物疾病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相當于養殖業總產值增量的60%左右。
2.2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突出
添加劑的應用盡管降低了動物死亡率,縮短了動物飼養周期,促進了動物性產品產量的增長,但飼料中的部分養分超標甚至嚴重超標,再加上抗生素及藥物添加劑的違規使用,使動物性食品中藥物殘留超標,畜產品質量下降。河北省部分飼料和食品加工企業盡管實行了HACCP質量控制體系,但總體而言,飼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現狀不容樂觀。
2.3資源短缺特別是飼料原料短缺長期存在
據統計,河北省的飼料用糧約占糧食總產量的1/3,飼料糧的短缺直接制約了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的發展。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今后一段時間,人畜爭地、人畜爭糧的矛盾將更加突出,對畜牧業的發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2.4科技支撐能力相對滯后
畜牧業新技術難以順利推廣。一是科研成果不能及時、全面地落實到生產場戶,不能盡快發揮效益。據測算,一項實用的新技術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逐步普及。二是科研推廣體系效率低,推廣仍以項目為載體,推廣范圍窄,項目范圍以外的廣大養殖戶缺乏獲得新技術的渠道。三是經費投入低,許多生產、加工和流通領域的課題不能立項。
2.5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惡化
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絕大多數的養殖場(戶)向外界排放的大量廢棄物,由于缺乏相應的環保措施和廢物處理系統,任意排放的現象非常嚴重。
3促進河北省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加快生產方式轉變,提高現代化水平
目前散養農戶仍是河北省畜牧業的主體,實現畜牧業生產方式向現代規?;藴驶图s化方式轉變,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關鍵。一是要加強對散養農戶的培訓,促進散養戶的規模擴大,以發展標準化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促進養殖觀念轉變,推進健康養殖發展。二是加大支持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的基礎設施項目的財政專項投入,改善養殖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三是著力構建現代畜牧業新經濟結構,落實優勢畜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依托資源稟賦,引導畜產品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四是增強畜禽良種繁育、疫病防治和技術推廣體系的服務功能,出臺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加快河北省畜禽良種的繁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