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檢測措施
1建筑材料質量的檢測
1.1取樣檢測。①材料性能的檢測報告是通過對所取材料樣品進行檢測得出的,檢測報告得出的數據準確與否就在于樣品的取用是否規范。因此,要科學、規范的取樣,以保證相關檢測人員能準確的檢測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確科學的檢測報告。②代表性取樣是進行檢測的關鍵環節,取樣量過少或取樣部位、取樣方法的偏差,都會造成檢測的誤差,從而影響整個材料的質量檢測。因此,取樣的過程中還要取用有代表性的樣品,這就需要從數量、取樣方法等方面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取樣。一般情況都是從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進行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鋼材必須從規定部位抽取)。然而,在真正的實踐檢測過程中,都存在著抽取的樣品沒有代表性或取樣數量沒達到標準、取樣方法不符合規范等的不良現象。故材料抽取樣關一定要加強。
1.2環境溫度與濕度。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是影響材料檢測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嚴格按照養護標準和檢測標準進行養護和測試,這樣才能得出具有可比性的檢測結果。例如,采用標準養護的試件,應在溫度為20±5℃的環境中靜置一晝夜至二晝夜,然后編號、拆模。拆模后應立即放人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
1.3加荷速度。由于快速的加荷速度和荷載,在常溫條件下對水泥材料進行性能測試時,測試出的材料強度值就會高出材料本身的強度值。但在進行芯樣混凝土等試件的抗壓強度測試時,常溫下的加荷速度的快慢對測定結果卻不同。例如,在進行混凝土試件抗壓實驗時,就可以發現,加荷速度過快,材料裂紋擴展的速度就慢于荷載增加的速度,從而應使得測得的強度值偏高。故要嚴格按照材料標準和正確的操作程序進行加荷速度,并在標準范圍內取最低值。
1.4試件尺寸及精度。試件必須要按照標準的尺寸和精度進行材料力學性能測試。例如,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的試件標準為邊長150mm的正方體。若尺寸和形狀都在要求范圍之內,這就說明了該試件為標準的試件,混凝土抗壓強度值會受到其試件的精度高低的影響檢測結果。例如,因為不夠平整引起偏心受壓從而導致由強度會下降5%左右。
1.5檢測誤差。檢測結果會受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材料的勻質性、設備儀器、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因其因素差異,都會造成檢測出現誤差。因此,要嚴格按規范、標準、規程規定進行檢測。一般造成檢測誤差有3種情況:
a.平行檢測誤差,就是用同種方法同種儀器對同一樣品進行分段式樣檢測時,得出的結果會有誤差。它偏重于材料的勻質性,在相關的規定里一般不允許有這樣的誤差;
b.同組試件之間的誤差,它主要是考慮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的差異,并有一定的誤差范圍;
c.再現性誤差或對比檢測誤差,此誤差是在用不同設備對同一材料、同一樣品進行檢測時所得出的誤差。該誤差是對所有影響到檢測結果的因素進行考慮,其也有允許誤差,并規定誤差范圍在3種誤差中是最大的。
1.6數據處理。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同組試件測試時得出的數據結果離散性較大。因此,只有對材料的測試結果規定標準的取舍要求才能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在對水泥膠砂進行強度抗壓、抗折測試時有3種情況:
a.如果在三個強度值中的其中一個超過了平均值±10%的需要去掉該超出值,將剩余兩項強度值取平均數來作為最后的測試結果;
b.如果在三者中有兩項兩個強度值超過平均值的±l0%,這時就以剩下的一項作為測試結果;
c.如果三項測定值都超過平均值的±10%,這時就需要進行重新檢驗。在對混凝土和砂漿的抗壓試件強度測試時其平均值的計算都有不同的取值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兩者的計算方法不是簡單的相加,其計算后的數據要按照CB/T8170-1987的修約的方法來進行,尾數按照四舍五入單雙法進位,還須保留數據的位數。
由于測試結果在進行測試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比預期值要高或過低,即便是在對同組試件,其得出的數據也會相差很大,或是在對同試件進行各項性能指標測試時也會出現相互矛盾等現象。因此,在數據的處理上要認真對待,找出出現不良現象的原因,并及時進行再次測試。
2提高措施
2.1嚴守建筑材料三證關,加強對材料的檢驗是保證材料質量的重要環節。制定和完善各項設計標準和檢測標準是檢驗的重要保障。故用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設備等必須要符合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設計要求,并有相應的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這些材料、設備在進場驗收時,一定要經過監理工程師的嚴格審查。實行生產許可證和安全認證的制度的產品,要有許可證編號和安全認證標志,在選購這樣的產品前需對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及安全認證標志原件進行檢查,以為防止偽造產品。在進行招標或采購時,產品樣品、投標書、合同等重要文件資料有要專人保管,同時甲方工地代表或監理工程師也要要全面掌握這些資料內容,當材料到達施工現場時要按照該資料進行檢查,檢查產品的型號、規格、性能指標、產地、數量,外觀質量,嚴禁接收不達標的材料。在較為重要的設備、儀器驗收時也需要甲方去現場檢查監督生產過程。因為這項工作是甲方最容易忽視的環節,如果建設單位材料管理部門或相關部門在進行整個操作過程并沒有及時向監理工程師上報,也沒有給該監理工程師相關的復印資料,或是當貨到現場后沒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來進行檢測驗收,而是由材料部門或工地未經標準驗收方式直接接收該材料,這樣的不良現象都會造成問題材料的出現。因此,一定要嚴守驗收環節,才能首要保證工程質量。
2.2必要的強制性檢測根據相關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進行項目檢測,以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才能根除工程中的質量通病,防止偽劣材料進入工地。對建筑工程中的一些項目進行強制性檢測,例如,對鋼筋數量的檢測,對混凝土試塊檢測,對瓷磚性能檢測,對水泥質量檢測,對成品、半成品檢測,對有機污染物含量檢測等,并需要嚴格按照標準和相關程序進行。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2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