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預測建議
12009年以來煤炭經濟運行情況
(1)原煤產量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累計完成135642•55萬t,同比增加10856•40萬t,增長8•7%。6月份當月,全國原煤產量完成27908•51萬t,同比增加3828•69萬t,增長15•9%。
(2)煤炭鐵路運量下降。2009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煤炭發送量完成8•40億t,同比減少2795萬t,下降3•2%;主要煤炭中轉港口發運煤炭2•26億t,同比減少3616萬t,下降16•0%。6月份當月,全國鐵路煤炭發送量完成1•45億t,同比增長2•0%;主要煤炭中轉港口發運煤炭3759萬t,同比下降20•8%。
(3)煤炭銷量增加。據行業快報統計,2009年上半年全國煤炭銷量累計完成123261萬t,同比增加4226萬t,增長3•55%。6月份全國煤炭銷量完成24100萬t,同比增加2628萬t,增長12•24%。
(4)煤炭出口下降,進口大幅增加。據海關統計,2009年前5個月全國煤炭進口3220萬t,同比增長72•6%;上半年出口1167萬t,同比下降54%。2009年4月和5月,全國煤炭進口量分別達到916萬t和943萬t,同比增長169%和130%;煤炭出口量分別完成196萬t和119萬t,同比下降55•4%和69•6%;累計煤炭凈進口分別為1343萬t和2167萬t,凈進口量快速增加。
(5)煤炭庫存增加。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快報統計,到2009年6月末,全社會煤炭庫存19056萬t,比5月末增加761萬t,增長4•16%。其中,煤炭企業庫存5440萬t,比5月末增加350萬t,增長6•88%;秦皇島煤炭庫存649•9萬t,比5月末增加172•5萬t,增長36•13%。
(6)煤炭企業稅負增加,企業虧損面擴大。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前4個月,大型煤炭企業上交稅金總額442•62億元,同比增長27•22%;其中,應交增值稅260•14億元,同比增長35•72%。大型煤炭虧損企業達到11個,虧損面為11•57%。
(7)煤炭企業應收賬款增加。據統計,2009年1~5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應收賬款1149•87億元,同比增加398•22億元,增長52•98%。
(8)固定資產投資增加。2009年前4個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082億元,同比增長30•5%。其中,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464億元,同比增長36•6%。
2當前煤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2009年以來,全國煤炭供應能力持續增強,市場供需總體呈現供略大于求的局面。其中,東北、華北、西北等煤炭主產區優質資源較為緊張,東南、華東等沿江海地區資源供應充足,華中、西南地區資源較為寬松。從耗煤看,建材行業大幅增加,化工行業增加較快,鋼鐵行業出現回升,電力行業持續低迷。冶煉精煤市場價格高位回落后小幅波動,煤炭社會庫存增加,行業經濟效益總體平穩,但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
2•1原煤產量增長較快,區域性差異很大
與往年相比,2009年原煤產量的構成發生較大變化。從所有制結構看,原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保持較快增長,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略有下降,鄉鎮煤礦原煤產量增幅進一步回落。從產煤省區看,山西、河南等主要產煤省原煤產量大幅度下降,內蒙古、陜西省和神華集團原煤產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前4個月,在全國26個產煤省(市、自治區)中,14個省(市、自治區)的煤炭產量同比增加,增產8737•12萬t,增長25•36%。其中,內蒙古增加4438•74萬t、陜西增加1569•15萬t、新疆增加735•09萬t、安徽省增加525•29萬t、湖南省增加489•60萬t、貴州省增加359•84萬t、寧夏增加271•48萬t、福建省增加136•64萬t。有12個省(市、自治區)原煤產量同比減少,共減產6055萬t,下降14•37%。其中,山西省減產3195•29萬t、河南省減產1650•59萬t、四川省減產357•97萬t、云南省減產282•51萬t、重慶市減產123•14萬t。在大型企業中,產量增長前10家企業分別是:神華集團增加1830•7萬t、河南煤化工集團增加682•2萬t、淮南礦業集團增加390•2萬t、潞安礦業集團增加298•4萬t、陜西煤業集團增加231•5萬t、冀中能源集團增加231•5萬t、晉城集團212•0萬t、陽泉煤業集團增加185•8萬t、國投新集增加114•7萬t、蘭花集團112•6萬t。前10家企業同比增產4289•4萬t,增長22•85%。
2•2運輸形勢好轉,鐵路運量增加
據運輸部門統計,2009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煤炭發送量完成8•40億t,同比減少2795萬t,下降3•2%;主要煤炭中轉港口發運煤炭2•26億t,同比減少3616萬t,下降16•0%。6月份,主要煤炭中轉港口發運煤炭3795萬t,同比下降20•8%;但全國煤炭鐵路運量繼續呈現正增長,6月份全國鐵路煤炭發送量完成1•45億t,同比增長2•0%。與往年相比,2009年上半年跨省區外運煤炭區域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區域來看,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調出2•01億t,同比減少8160萬t,其中,鐵路調出減少5313萬t,公路調出減少2847萬t。從主要運煤通道看,大秦線累計完成運量15243萬t,同比減少1853萬t,下降10•8%;侯月線累計完成7393萬t,同比減少1959萬t,下降20•9%。
2•3電力行業耗煤減少,冶金和建材行業耗煤增加
(1)電力行業耗煤量大幅下降。據快報統計,2009年前5個月,水力發電量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全國6000kW以上水電發電量1709億kWh,同比增長19•5%;火力發電持續低迷,全國6000kW以上電廠火力發電量13143億kWh,同比下降3•4%。據中能電力燃料公司數據,2009年上半年直供電廠累計耗煤3•15億t,同比減少3059萬t,下降8•9%。據煤炭工業協會測算,2009年上半年全國耗用電煤6•72億t,同比減少4800萬t。
(2)據鋼鐵工業協會快報,2009年上半年全國鋼鐵行業耗用原煤2•3億t,同比增加350萬t,增長1•6%。5月份全國生產粗鋼4569萬t,同比下降0•7%,生鐵和鋼材產量完成4371萬t和5496萬t,分別比同期增長1•57%和2•96%。
(3)建材行業耗煤大幅增加。在基礎設施建設拉動下,2009年以來水泥生產一直保持較快增長。2009年前5個月,全國水泥產量完成5•73億t,同比增長13•3%,增速同比加快5•8個百分點。5月份當月,全國水泥產量完成1•5億t,同比增長13•5%。預計2009年上半年全國建材行業耗用原煤1•7億t,同比增加1200萬t,增長7•5%。
(4)化工行業耗煤增加。2009年前5個月,全國化肥產量完成2667萬t,同比增長10•1%;5月份當月,全國化肥行業完成產量578萬t,同比增長13•6%。預計2009年上半年全國化工行業耗用原煤7000萬t,同比增加350萬t,增長5%。
2•4煤炭進口大幅增加,現貨價格迅速回升
2009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日本、韓國等國家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主要煤炭出口國將煤炭銷售重心轉向我國。年初國際市場煤炭價格相對較低,國內主要用煤行業加大了進口煤采購力度,我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2009年年初,亞太市場動力煤現貨價格在60~65美元/t之間低位徘徊。近期世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油價攀升,加之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增長,國際煤價自2009年5月起連續一個月上漲,截至6月12日,澳大利亞BJ煤炭指數較5月底上漲了9•66美元/t,達到76•75美元/t,比4月份上漲了13美元/t。受國際市場干散貨船舶運力需求迅速增長,國際海運費自2009年4月開始強勁回升。4月1日到6月3日,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從1274點升至4291點,反彈幅度已經高達244•1%。6月初,從澳大利亞港口到我國廣州港的船舶運價已經從4月份時的不足8美元/t升至18美元/t左右。由于國際煤炭市場價格上漲、海運費上調,我國進口煤炭到岸價格大幅上升。目前,澳大利亞動力煤現貨到岸價格達到了94•75美元/t左右。對此,我們應給予高度關注。
2•5煤價基本保持平穩,消費地價格小幅波動
(1)主要煤炭產地坑口價格小幅上揚。2009年5月,“三西”地區的煤炭資源繼續呈現偏緊局面,大同、朔州等主要地區煤炭出礦價格再度出現小幅回升。5月末,大同地區發熱量23•42MJ/kg以上煤炭的“上站”價格升至495~510元/t,環比上升5~10元/t;發熱量22•99MJ/kg以上煤炭的“上站”價格升至440~450元/t之間,環比上升10元/t。
(2)主要中轉地煤炭價格基本保持穩定。2009年5月,秦皇島、天津、唐山等重點煤炭中轉地區動力煤交易價格保持相對平穩。5月中下旬,秦皇島港平倉的發熱量22•99MJ/kg市場動力煤的主流成交價格維持在580~590元/t之間。6月初價格比5月末下調了5元/t。
(3)沿海主要消費地區煤炭交易價格出現下滑。廣東、浙江等沿海港煤炭交易價格出現下滑走勢。2009年5月末,發熱量22•99MJ/kg的優質動力煤,在寧波港的提貨價格降至620~640元/t,在廣州港的提貨價格降至630~650元/t之間,與5月初相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6煤炭市場化穩步推進,電煤供應平穩有序
2009年以來,電力企業采取多種方式采購電煤。據初步統計,截至5月底,五大電力集團所屬電廠已經簽訂合同14055•5萬t(至此,煤炭供需雙方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2009年年初下達的跨省區煤炭銜接框架方案,已經簽訂合同總量的94%)。同時,煤炭企業顧全大局,積極增加電煤供應。2009年前5個月全國電煤消耗減少4260萬t,而重點煤炭企業向五大電力集團所屬電廠發運電煤11064萬t,只比2008年同期減少304萬t,確保了全國電煤供應平穩有序。
3對策性措施及其建議
(1)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科學組織生產,加大總量調控力度。煤炭企業要加強市場調查研究,及時把握市場變化,提高對市場的反應能力;根據市場需求,按核定能力科學組織生產;堅決制止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強化安全生產管理,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2)增強信息交流,加強行業自律,深化銷售聯合。在對市場進行深度調研的基礎上,加強省區之間、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堅持“三不原則”,信守煤炭合同,保證煤炭質量;在煤炭市場下行時,努力避免競相降價、惡性競爭的局面,積極主動地發揮大型企業集團維護市場秩序的作用,實現煤炭供需的總體平衡。
(3)大力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促進企業發展。積極推進大型現代化煤礦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組建跨區域、跨行業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積極發展煤炭多聯產,推動企業多元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科學發展。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2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