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小型農業機械論文
1推廣小型農業機械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
事實上,農業機械的推廣還對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會促進機械生產等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帶來相關配套服務行業的發展,這些屬于我國的第二、三產業,它們的發展又能夠反哺農業這一第一產業;另一方面,山區在機械化生產大規模使用后,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就會涌入到工業或服務業中,為其它行業提供豐富的勞動力。總的來說,農業機械的推廣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2山區小型農業機械推廣的現狀分析
2.1農業機械的設計制造缺乏針對性
由于我國的大部分山區農村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很多人在進行小型農業機械推廣前并沒有進行實地或深入調查,導致很多農業機械在山區得不到有效的運用,很多農業機械并不適應山區作業。因此,需要研制針對山區地形特點的農業機械,加之山區農業機械的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很多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下降。
2.2小型農業機械推廣難度較大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11年我國排名前五的農機生產企業的產值占該行業總產值的24.8%,其它均是中小型企業,這表明農機行業的集中度較低。對于那些小型農機企業,由于它們的生產規模小、社會影響小、整體實力弱,因此在推廣過程中常常被弱化,推廣難度進一步加大。
2.3小型農業機械行業處于低端化
在我國,小型農機制造行業始終沒有形成一條集市場需求、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試驗推廣、策劃營銷、售后服務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呈現出“大企業不強,小企業不專”的局面,它們普遍生產制造技術含量不高,機械故障率大,使用壽命短,缺乏適應山區新型農業機械,這些因素都不利于在農村市場的推廣。
3推廣山區農業機械的幾點建議
3.1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補貼機制
隨著我國實行了購置農業機械補貼的政策,且每年的財政補貼都在逐年增長,補貼領域在不斷擴大、補貼力度也在不斷加強,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業機械的推廣。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希望我國在農業機械補貼方面做出進一步的完善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繼續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和規模,雖然我國的農業機械補貼機制在過去的幾年中給農民帶來了一些實惠,但是距我國農村現實消費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還要想方設法地增加其它補貼資金的來源渠道,使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山區的不同補貼對象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堅決杜絕中間環節的腐敗現象,使廣大山區農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3.2堅持大小型農業機械推廣并舉
近年來我國農業經營模式在不斷健全,很多山區建立了農場、牧場等,這些都迫切需要應用農業機械來提高他們的生產率,所以大型機械設備也是不可缺少的。同時也要注意,山區農村地形復雜,基本都是以家庭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他們的機械購買力普遍較低,所以還是要以推廣小型農業機械為主,比如小型拖拉機、微耕機等具有輕、小、靈活、功能多、能夠適應山區作業等特點,深受山區農民的青睞。因此,我國在農業機械推廣過程中,針對山區要堅持“以小型機械為主,大型機械為輔”的推廣模式。
3.3健全山區農機服務保障體系
健全山區農業機械服務保障體系也是農業機械推廣中不可小覷的一個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業機械服務保障程度的好壞對農業機械推廣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要加快建立以鄉鎮為中心,覆蓋各村的農業機械綜合服務站。這樣就可以為農業機械推廣提供技術保障,切實幫助農民解決了使用農業機械的“后顧之憂”。
4結束語
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一直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大目標,是我國農業生產由粗放式向集約化過渡的關鍵步驟,也是農村經濟取得發展的重要環節。在山區加大農業機械的推廣力度意義重大且十分必要。在進行實際推廣的過程中,困難是難免的,要樹立堅定信念,加上運用科學的方法,就一定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夏向堯 單位: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辛屯鎮農業綜合服務站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