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企業營銷論文
一、基于社會責任共擔的營銷農產品基本原則
(一)以經濟責任為側重點的營銷原則
經濟責任是企業應該履行的第一責任。首先農產品加工單位為市場生產并銷售產品,這是企業運用經濟責任對社會進行服務的重要表現。其次企業經濟責任反映在對本企業員工的責任,企業要對自己的用工行為予以規范,為所有員工提供平等、公平的福利保障和就業機會。企業要對職工的努力和貢獻給予肯定和重視,為他們提供分享企業經濟和利潤的機會。另外,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職工教育培訓、精神生活、員工保險等方面擔負經濟責任。
(二)以法律責任為側重點的營銷原則
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要遵守SA8000國際標準,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包括公平競爭、合理定價、安全生產等內容。農產品加工企業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影響或破壞社會利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企業在加工、生產、制造、銷售、流通等領域必須遵守的法律責任。農產品加工企業要根據法律制度,為客戶提供合理價格和放心產品。
(三)以動物福利和環境保護為側重點的營銷原則
保護環境是企業應該承擔的一種社會責任。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經營和生產過程中要重視生產對環境帶來的影響,運用綠色經營為保護環境的指導理念。企業在經營決策中,要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為基礎,在分析和研究市場需求時,重視客戶的需求,考慮社會遠期利益,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資源。動物福利是漁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要關注的內容。在飼養和屠宰動物過程中要對動物的福祉進行考慮,杜絕殘忍的屠殺手段,減少它們的痛苦;保護動物生存的環境,改善它們的生存空間。
二、農產品加工企業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設備落后,影響產品的更新
先進的工藝要以先進的設備為基礎,才能生產出成本低、質量高、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產品,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雖然也引進了一些設備,但整體水平較差。大部分企業生產工藝和技術簡單,甚至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制造的設備。通用機型比較多,難以滿足特殊物料、特殊要求包裝和加工的要求。技術含量低、結構簡單的產品較多,而生產率高、附加值高的產品較少。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設備和技術比較落后的原因在于企業重視加工和生產,輕視對設備技術進行研究。另外農產品加工企業沒有完善的技術支持和科學儲備,其設備開發能力較低。
(二)資金匱乏,難以順利的完成對原材料的加工
農產品加工企業在運用資金方面有兩大特點:其一是運用大量資金收購原材料,銷售收入中原材料成本的比例高于普通企業。其二是在較為集中的時間內運用資金。農產品加工企業需要均衡的供應原料,然而很多農產品是每年一收,其收獲期特別集中,加工企業這了確保生產,必須在旺季時籌資,收購全年原材料,否則就會出現原料短缺的問題。這就表示加工企業在籌集購買材料的資金時要擔負由此帶來的利息損失。農業加工企業需要資金量大而且時間比較集中,但企業資金籌集渠道少、融入資金少,貸款難的問題很大,讓收購原材料比較困難。
(三)產品定價策略不足、運用不當
現在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制定價格方面有一定問題,其一為產品定價運用競爭導向和成本導向,而不是需求導向。其二為產品價格不具備靈活性,沒有形成完善的動態價格機制。其三為市場調研不足,價格策略沒有必要的依據。其四為重視短期利潤,沒有遠期戰略規劃。
(四)促銷缺少創新性,具有較高的促銷成本
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營銷方面缺少創新性,營銷效果較差。大部分企業運用傳統的營銷手段,認為其他企業成功的營銷方案,本企業也會獲得成功,對國內外同行的營銷模式進行照搬,沒有創新性,沒有以企業實際情況為基礎,促銷效果較差。另外普通存在促銷成本高的問題。很多農產品加工企業促銷的策劃和實施沒有進行系統控制,缺少事前和事后評價。企業在促銷時經常運用銷售額百分比法,其方式比較單一,盡管根據自己條件營銷,但沒有進行靈活的運用,所以銷售額較低,促銷力較差,難以達到有效營銷的目標。
三、基于社會責任共擔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營銷策略
(一)提高科學投入,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進行創新
科學技術是增強農產品檔次和質量的有力保障,是快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要方式。所以要提高我國農產品業的科學技術投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科研水平;對農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品種、技術、工藝等進行開發和創新;要以改造現有能力為基礎,提高農產品儲藏、加工、運銷、保鮮技術的開發和引進,運用實用先進的技術對現在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造,開發出被市場認可的新產品,增強產品競爭力和技術含量,降低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讓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更快的發展。
(二)多方位籌集資金,為收購原材料提供保證
企業資金是企業正常運行的保障,一旦出現問題,就會讓企業陷入困境。因此,農產品加工企業要采取措施,從不同方面籌集資金。其一可以提高財政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以財政為出資的主體,提高對農產品包裝、加工、儲藏、保鮮、檢驗、運輸等設施的投入。其二可以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補貼。其三可以拓寬融資渠道,例如運用優惠政策吸引外國企業到我國投資,也可以運用租賃進行融資,就是農產品加工企業購買設備時向租賃公司遞交融資申請,由租賃公司融資并購買設備后租給加工企業使用,這樣將“融資”巧妙的轉化為“融物”,加工企業交納租金,在租賃期間內,加工企業有設備使用權,同時要擔負起保養的維修的義務。運用多種方式融資,消除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運用科學的價格策略進行合理定價
產品價格與購買能力、市場需求有直接關系,對企業效益有重要影響。對產品進行定價基本有三種方法:競爭導向定價、需求導向定價、成本導向定價。在社會責任共擔的環境中,企業在定價時要考慮到定價目標、市場供求、產品成本、競爭者數量與競爭程度、法律法規與國家政策等問題。目前在買方市場環境下,要重視導向定價法。另外企業要巧妙的運用產品組合定價、地區定價策略、差別定價策略、心理定價策略、折讓折扣定價等策略,吸引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
(四)運用創新的營銷手段增強營銷效果
現在,企業經常運用贈品、打折、游戲、路演等方式打開銷路,久而久之,消費者對這些營銷方式經習以為常。難以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因此想要得到良好的營銷效果,就一定要對營銷方式進行創新。第一要創新營銷的信息,現在當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高收入階層對農產品是否綠色以及能否具有保健功能特別感興趣,所以在營銷時,應該向群眾傳遞出此方面的信息。第二應該對使用的媒體進行創新,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普及,農產品加工企業要科學的運用網絡媒體,建立起企業的網站,將企業的相關信息和活動傳遞給消費者,也可以在網上進行銷售,減少促銷成本,增強營銷效果。最后要探索新的營銷方式,在建立企業或其他恰當時候,邀請客戶參加推介會議,在會議上推薦本企業的服務和產品,并積極促進營銷合作。農產品加工企業成功營銷與是否和客戶建立起長期、密切的合作有直接的關系。
四、結束語
現在企業社會責任是全球經濟化得以實現的商業規則,是推動企業進步的時代潮流,增強企業具有的社會責任感,將承擔社會責任的要求和理論融入到企業日常管理和戰略決策中,是企業增強競爭力、得到競爭優勢的有效方式。農產品加工企業是我國發展經濟的重要產業,促進其發展對于建設農業現代化、實現科技興農有特別的意義。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并取得勝利,就要積極的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作者:梁淑華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6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