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價值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構建
企業價值是在企業存續期間的現金流量及適用的折現率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和企業的資源獲利能力相關,企業要想提高價值,就需要充分發揮資源的獲利能力,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利潤,避免因為資源使用過度,導致企業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不穩,從而產生運行風險。
1、構建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企業管理目標就是要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已經不能適應企業價值評價的要求,缺少對企業價值有效的關注。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人為操作的空間大,虛假報表、盈余管理現象經常存在,其分析結果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企業價值,也就無法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效的參考。企業價值管理因素有很多,許多問題都需要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以企業價值為支撐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基于企業價值的指標體系需要在借鑒傳統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在新的財務指標體系中,基礎是企業價值,將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企業利潤表等這些企業經營數據進行創新,構建新的指標體系,從而能夠更覺科學、真實、全面、客觀的分析企業的價值水平,反映出企業經營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問題,提高企業的創造價值的能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構建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原則
2.1重要性原則
構建指標體系必須對企業價值的相關因素進行排序綜合,進行科學取舍,對于關鍵性的因素,要重點分析。所以,建立指標體系要認真分析企業價值驅動因素,尤其要針對每個企業行業和環境以及自身管理等個性因素,在結合共性因素的基礎上,從各個因素對企業價值影響程度上進行劃分,選取重要性、關鍵性的指標,再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
2.2可比性原則
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的選擇、內容和計算方式要具有可比性。不同的企業和同一個企業的指標,在指標計算上都要保持一致,這樣指標才會有可比性,指標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并為企業管理提供有效依據。還可以對比出不同企業之間或者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經營管理情況,為企業今后發展提供參考。
2.3實用性原則
指標所需要的數據能夠獲取便利,同時,指標的計算要科學、簡便。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只有做到實用性,才能被有效的推廣和使用。
2.4成本效益原則
獲取和計算指標投入的成本要和其帶來的效益進行權衡,對于投入遠遠大于成本效益的指標,如果該指標不屬于關鍵性指標,就應該放棄,選擇成本效益相對較高的指標。
3、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構建
3.1企業價值創造基本保障指標
①自由現金流量指標。在企業償債指標中加入自由現金流量指標可以解決企業償債能力高估的風險。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在針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上比較保守。通過分析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對于債權人來說意義不大,企業的總資產往往都是在企業破產清算上進行評估的,這不能充分說明企業的日常狀況。單純的采用企業資產負債率不能充分的反映企業的投資情況,而采用自由現金流量指標,可以從企業的再投資需求和企業所持有的可自由支配的現金出發,對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更具有說服力。
②應收賬款自由現金周轉率。設定應收賬款自由現金周轉率,能夠對企業應收賬款的變現速度和管理效率進行有效分析,當周轉率高時,說明企業短缺償債能力強,現金回收速度快,能夠避免壞賬。但是如果該比率過高,也會限制企業銷售規模的擴大,不利于盈利空間的提升。所以,應收賬款自由現金周轉率應該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③存貨自由現金周轉率。這個指標能夠說明企業存貨的變現情況。這個比率高則說明企業銷售能力強,過高則可能是企業的存貨水平低的原因,存在缺貨的風險。這個比率過低的話,說明企業的銷售情況不理想,存在庫存積壓的風險。
④流動資產自由現金周轉率。這個指標能夠反映單位流動資產在企業實際運營活動中獲取自由現金流量的能力,從而反映出企業的運營水平。
3.2企業價值可持續增長促進指標
①營業收入。這個指標能夠直接反映出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當營業收入增加時,一定程度上會促進自由現金流量的增加。當企業的營業收入中多是應收賬款,自由現金流量不一定增加。
②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率。這個指標能夠說明企業自身對成本的管控水平。在營業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營業收入成本費用率越低,說明企業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強。
③凈投資增長率。主要衡量企業的再投資強度,凈投資增長率能反映出企業在未來增強自由現金流量的重要參考依據。
3.3企業價值實現風險度量指標
①加權資本成本。這是由企業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的比重和各自資本成本來決定的,反映了企業的融資策略和融資能力。
②負債股權比率是指負債總額與股東權益總額的比。
③債權資本成本主要指企業中長期貸款的利息率,同時要考慮債權資本的稅盾效應。
4、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應用
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將各個指標進行量化,從多個角度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最終的分析結果,從而有效評估企業價值。首先,根據企業財務報表數據對各個指標的值進行計算,并且將計算后的指標值進行同質化處理,將實際值轉化為可以綜合分析的評價值。通常情況下,指標評價值都是在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計算得出的;其次,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形成能夠全面反映企業價值的報告;最后,將企業價值報告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和同一行業其他企業對比,找出自身的差距;通過對企業自身價值分析,依據指標評價值,找出企業在創造價值上存在的短板,并采用有效措施,提升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
作者:陳紅梅 單位:深圳市龍崗職業技術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6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