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發展障礙及對策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我國農業總體狀態不佳,資源緊缺、生產方式落后,再加上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農業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
1農業經濟發展的必要性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與其它產業相比應該更加先進。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我國農業經濟整體發展較遲緩,農業產業經濟基礎薄弱,還要從外部獲得支持與保護,以彌補農業自身的脆弱性,提高農業收入的穩定性。我國農業支持和保護主要表現為:在農業生產領域,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加強,但農業自然風險因素依然較大;農業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大量的經濟效益仍然依靠加工、流通部門輾轉來折射。由于農業投資回報低,企業不愿意涉足,使農業經濟很難得到發展;農業產品是滿足人們需求的初級產品,市場容量有限且存在供過于求的問題;我國農業技術落后,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異;普遍家庭式經營方式,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效率,無法發揮規模效益。科技興農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當前我國農業正在向現代化農業發展,而這一階段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2農業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分析
2.1農業經濟發展的“三大障礙”
2.1.1工業化障礙近年來,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工業化水平有了較大發展。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工業化水平較低,對農業經濟的反哺和保護就弱。事實證明如此,在沿海發達地區,工業發展水平較高,農業反哺和保護的力度十分大,農業經濟相對于非沿海地區要好很多。
2.1.2體制障礙現行土地產權制度是土地使用權歸農戶所有且相當長時間不變。它的局限性較強:無法將土地化零為整,發揮規模化經營的優勢。集體土地無法作為生產要素計入農產品的生產成本。
2.1.3生態環境障礙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受到了破壞,而環境持續惡化,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是農民、農業和農村。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經濟要實現與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的協調發展,還亟待解決生態環境資產負債,即“生態赤字”問題。
2.2農業基礎建設滯后
一是政府投入難以落實。在農業投入上工業化的回饋較少,主要投入還是由政府擔當。而政府資金投入不足且很難到位,農業經濟長期處于資金短缺的狀態,農業科技及相關體系發展速度較慢,對自然災害的抗拒能力較弱;二是農產品的利潤不高。農村投資環境不容樂觀,農民種地得來的微薄收入,主要用于購置新房、婚嫁費用等,一般不會大量投入到農業改造建設中,這就形成一種惡性發展態勢;三是農村投資融資渠道單一。農業投資項目的影響小,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等力度弱、數量少,農產品出口創匯生產基地的規劃建設與引導不夠。
2.3農產品質量不高,附加值低
千家萬戶搞農業生產,缺乏科學的種植技術,同時又胡亂使用農藥和化肥,加之生活垃圾、污水的亂排亂放,對農產品質量產生了極大影響。農產品種子、種苗等管理不完善,農民隨意挑選種子、種苗,增加了優良品種的更新難度。“入世”后我國農產品走向國際,然而國際上對農產品的無害化和安全要求十分嚴格,與國際接軌遇到了重重阻力,即所謂的“綠色壁壘”。農產品大多是附加值較低的初級原材料,如依靠農產品精深加工轉化增值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低,農產品附加值少。
3改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的建議
3.1加強農業保護的政策思路
3.1.1增加農民收入
現階段糧食補貼政策就像一把雙刃劍,是一項積極的惠民政策,同時也有很大的不足,就是不利于產業化與規模化經營。一要規范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二要加大農業投入,尤其是在水利設施建設方面。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命脈,要一直緊抓不放。三是加大培訓力度,要充分利用國家扶持政策,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提高生產力。
3.1.2實施多功能農業工程
注重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拓展農業的深度與廣度,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同時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3.2推廣糧食增產技術
要加大科研投入,盡快培養出提高糧食單產、改善糧食品質的新品種。建立專業化的良種繁育基地,進行良種選育和推廣示范,提高良種覆蓋率。加大科技種植的推廣,讓農民掌握科學的施肥技術,提高糧食品質和生產效益。
3.3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目前,農業推廣應以政府為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建立起多個農業單位參與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鼓勵科技人員以科技服務、技術承包、技術轉讓、技術入股等形式參與農業技術推廣。
3.4運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
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社會資本為支撐的多元化農業科技創新投入體系,形成以農業高等院校和重點院所為依托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依托不同層次的農業科技園建成農業技術成果孵化和轉化體系。增加農民購機補貼,鼓勵發展農機化企業和經營實體。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數據庫開發,逐步建成覆蓋全省的農業服務信息網,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
4結語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保障,只有搞好農業,才能促進和諧新農村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我們要大力加快農業改革的步伐,加大農業投入,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
作者:余秀飛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6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