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教育類論文發表了朋輩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朋輩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迷茫的現象,所以研究生的德育工作需要不斷的創新,擴大教育的主體力量,論文探討了朋輩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主要實踐途徑。
[關鍵詞]教育類論文發表,朋輩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研究生群體正在逐年擴大。這一群體有著自己本身的特質,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不能一味套用本科生的管理辦法。本文擬從朋輩教育入手,探索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勢和實現辦法。借以創新豐富研究生思想教育理論。
一朋輩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獨特優勢
研究生相對來說比本科生在思想上更有自己的觀點,行為上也更加自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如果仍然采取過去的灌輸式教育,效果并不明顯。而且由于研究生階段主要以自我學習為主,老師也很少集中進行教育管束,研究生朋輩在一起的時間更多,因此朋輩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獨特優勢由此顯現,主要包括:
第一,朋輩教育適應了新時期研究生發展的要求。新時期的研究生思想活躍,關心國內外大事,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追求自主的獨立人格,但同時他們也存在信仰缺失和迷茫的現象。正是這樣的特質,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必須不斷創新,而朋輩教育恰能滿足這一要求。將優秀的朋輩研究生引入教育之中,在無聲處給予同伴正確積極的引導。將呆板的說教式德育工作變為一種內化的教育力量。
第二,朋輩教育有利于促進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動力的激發離不開外界的引導和刺激。在實施朋輩教育過程中,研究生通過小環境的對比,容易感受到自我與社會需求、他人的差距。朋輩之間的相互啟迪和這種差距的存在,能夠更好地刺激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同時在朋輩教育中充當教育者的研究生也必須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引導他人。因此在朋輩教育中,所有的研究生實際上是一種“雙贏”局面。
第三,朋輩教育有利于主體性德育的建構。研究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齡和學識等情況,更具有主體意識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德育工作中要關注研究生的主體性,構建主體性德育。在德育過程中應注重平等交往、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研究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朋輩教育對于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恰好非??粗亍M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開展獨立自主的實踐活動,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具有自我發展、判斷能力的社會主體。
第四,朋輩教育有利于增強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主體力量。培養發展優秀的研究生作為德育工作的參與者,有利于擴大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主體力量。當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主要以輔導員為主。在部分高校研究生并沒有專職輔導員,而是由本科生輔導員兼任,同時近年隨著來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輔導員面臨所帶學生越來越多的現實問題。輔導員人手不足同時又兼任很多其他工作,使得研究生輔導員能真正從事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同時,輔導員作為老師和研究生之間容易產生一定的距離和空間,特別是研究生的自我獨立意識容易讓他們對輔導員產生叛逆心理,而朋輩之間的教育則更加具有親和性。通過朋輩教育,將優秀的研究生吸收為教育主體,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又能擴大教育的主體力量。
二朋輩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主要實踐途徑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因此在朋輩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更應該注重虛實結合,宏觀與微觀結合。為了實現功能的最大化,從操作載體上看,有以下三種主要實踐途徑:
第一,充分利用學生社團,發揮自我教育優勢。研究生相對來說時間比較松散,課程較少。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社團,讓研究生在學習之余,在社團中通過合作和實踐的方式,相互影響發揮朋輩教育的優勢,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教育,提升道德水平。這里的學生社團在體制上可以是官方和民間社團相結合,社團的內容上也可以豐富多彩的。官方社團包括校研究生會、校研究生團委,這樣的社團優勢是思想性、主流性更加明顯,在思政教育方面跟大政方針更加一致。通過層層選拔出的主席團、各部長以及各部門干事之間容易產生朋輩效應,互相影響。而民間性的社團,例如話劇社、攝影協會、詩歌愛好協會等,在這樣的社團里,大家因為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彼此間距離更近,有利于社團成員間開展朋輩教育。
第二,通過網絡載體,延伸研究生朋輩教育的時間和空間。目前是網絡爆炸,信息膨脹的時代。各種信息通過網絡上的各種渠道廣泛傳播。大量的信息洶涌而來,使不少人不得不碎片式閱讀,一些不良的言論更是在腐蝕研究生的思想道德防線。2012年1月CNNIC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指出,現在大學生學歷的網民群體是總網民的22.4%,隨著社會進步,這個數據將在未來持續上升,因此朋輩教育也不能忽略網絡這塊陣地。
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充分利用現有網站資源,開設新板塊或建立專門的朋輩思想教育網站。可以通過網站系統地介紹朋輩教育是什么以及建立朋輩教育者資料庫,便于有需要的學生聯系和結識朋輩教育者。同時,也可以宣傳國內外朋輩教育的一些成功案例,讓朋輩教育有序健康地發展運作下去。其次,可以建立相關的交流群。在朋輩教育過程中,可能有些學生因為內向不能在朋輩教育過程中真實地吐露自我,或者由于時間、地域限制無法很好地開展朋輩教育。這時網絡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組織者可以建立通過QQ、微信、微博等交流平臺,搭建相關交流群,讓朋輩教育有更為廣闊的開展空間。最后,在充分利用網絡的同時,不能忽略網絡監管。不能讓網絡上開展的朋輩教育流于形式。這期間更應該注重朋輩教育者的培養,落實責任制,讓網絡朋輩教育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第三,整合高校思想教育資源,發揮育人的合力作用。朋輩教育的開展不是單一某個部門就能夠開展出成效的,而且在研究生中開展,要求更高。學校各部門應形成聯動機制,共同為朋輩教育營造良好環境,挖掘各類優秀人才進入到研究生的朋輩教育者群體中,同時各部門應該形成合力,例如在選拔方面,就應該得到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團委等部門的共同支持;在培訓方面也應該得到研究生處(院)的幫助。另外校友資源也應該得到重視開發,他們和這些研究生有相似的求學經歷,畢業之后則多了更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和在校研究生的距離更近,更容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產生影響力。成功校友講座或者校友企業的實習、這些都是很好的開展朋輩教育的形式,而這些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高校各部門的合力支持。
三建立研究生朋輩思想教育的制度保障
研究生朋輩思想教育要保證質量,確保管理有效、過程有效,除了在實踐路徑上著手,還應當形成制度上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朋輩教育者的選拔制度。要想有效地開展朋輩教育,首先在朋輩教育者選拔時必須有質量保證。這是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開展朋輩教育的基礎。因為一旦開展朋輩教育,這些研究生就很容易受到這些朋輩教育者的影響和激勵,因此朋輩教育者的產生應當通過選拔來確定。這一選拔制度的確定,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和特色進行招募。在選拔過程中首先應注重宣傳,通過海報、網絡等渠道,讓所有學生知道、了解朋輩教育,特別是一些優秀校友也應該是宣傳對象。其次,在選拔過程中注重公平性和先進性。
第二,朋輩教育者的培訓制度。對經過選拔的朋輩教育者還必須經過系統、嚴格的培訓,才能保證他們能夠擁有朋輩教育過程中的知識和技能。因為這些選拔出來的優秀研究生或校友可能僅僅是在自己所擅長的某個領域優秀,但對于如何用行為影響人的心理技巧并不熟悉。因此要通過培養力爭達到以下目的:讓朋輩教育者明確自己在朋輩教育中的使命和責任,讓他們在朋輩思想政治教育中更為專業。以此為目的,在培訓過程中應注重以下方面:使其熟悉受教育者的情況,包括年齡、特征、需求等;使其明白朋輩思想政治教育的標準和倫理準則;使其能夠掌握朋輩教育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在朋輩教育過程中克服困難,積極為朋輩受教育者提供幫助。朋輩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應該是一個長期與時俱進的過程,要針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不斷更新和增加知識。同時培訓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樣化,例如課堂授課形式、素質拓展形式、團體輔導形式等。
第三,研究生朋輩思想教育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朋輩教育要想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開展缺不了有效的管理,這是朋輩教育順利開展的保障。學校在開展朋輩教育前應制定好實施方案。特別是要對管理隊伍的素質、聘任、獎懲、任期有明確規定。優化管理隊伍,讓整個朋輩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有據可依,合理穩定地運轉下去。合理的量化考核是促進朋輩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這里考核量化包括對朋輩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者的考核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考核兩部分。一般來說,針對在朋輩教育中的施教者的考核采用他評和自我評價兩種方法相結合。
一般他評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由受教育者填寫自己對教育者的能力技巧的評價,以及在過程中的自我感受等。自我評價主要是施教者根據自己的朋輩教育過程中的表現做出討論總結,以促進自身成長。對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考核,即朋輩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的考核,主要是通過活動來觀察受教育者是否在知識、信念、態度以及行為方面發生改變。這種考核一般會在朋輩思想政治教育前后各考核一次,通過對比來觀察效果??傮w來講,朋輩教育運用在心理教育方面已經相對成熟。本文通過對其理論、應用進行梳理,嘗試將其引入研究生這一正在逐漸擴大的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這一教育方法在研究生思政管理中仍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值得我們去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王利敏,李永山.構建大學生朋輩教育體系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7(8).
[2]宋玲.積極開展朋輩教育構建新生入學立體教育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2009(20).
[3]胡遠超.朋輩咨詢在中國高校的本土化模式探析[J].社科縱橫,2008(8).
[4]王瑞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5]董維杰.大學生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M].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2006.
作者:王秋萍 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推薦閱讀:《科教文匯》創刊于2004年,是由科教文匯雜志社、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科教刊物。遵循"嚴謹、唯實、公開、優質"的方針,力求體現"現代"、"實用"、"綜合"三大特色。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