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fā)展,城市建設工程中綜合管網包括給水、雨水、污水、中水、燃氣等,為了便于對管網系統(tǒng)作定期檢查和清通,設置檢查井,而檢查井施工屬于隱蔽工程,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道路的承載力和的安全使用功能。本文就施工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監(jiān)理過程中的監(jiān)控要點和一般處理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檢查井,施工,控制
為便于對管網系統(tǒng)作定期檢查和清通,必須設置檢查井。檢查井通常設在管渠交匯、轉彎、管渠尺寸或坡度改變、跌水等處以及相隔一定距離的直線管渠段上。
檢查井一般采用圓形,由井底(包括基礎)、井身和井蓋(包括蓋底)3部分組成。
為使水流流過檢查井時阻力較小,井底宜設半圓形或弧形流槽。流槽直壁向上升展。污水管道的檢查井流槽頂與上、下游管道的管頂相平,或與O.85倍大管管徑處相平,雨水管渠和合流管渠的檢查井流槽頂可與0.5倍大管管徑處相平。流槽兩側至檢查井壁間的底板(稱溝肩)應有一定寬度,一般應不小于20cm,以便養(yǎng)護人員下井時立足,并應有0.02~0.05的坡度坡向流槽,以防檢查井積水時淤泥沉積。
在管渠轉彎或幾條管渠交匯處,為使水流通順,流槽中心線的彎曲半徑應按轉角大小和管徑大小確定,但不得小于大管的管徑。
檢查井有預制和現場砌筑兩種。
檢查井井身的材料可采用磚、石、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
井身的平面形狀一般為圓形,但在大直徑管道的連接處或交匯處,可做成方形、矩形或其他各種不同的形狀。井身的構造與是否需要工人下井有密切關系。不需要下人的淺井,構造很簡單,一般為直壁圓筒形:需要下人的井在構造上可分為工作室、漸縮部和井筒3部分。下面就檢查井施工監(jiān)理控制,包括1)基礎施工2)井身施工3)井周土回填和壓實4)頂部鋼筋混凝土井圈施工5)安裝井蓋等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供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參考。
1)基礎施工。檢查井的地基必須符合要求,在天然地基上時不得擾動原狀土,在軟弱地基上施工時必須先進行處理,使地基達到設計承載力時才能進行檢查井施工,這是保證檢查井施工質量的前提。在地基整平夯實后,澆筑檢查井砼底板。檢查井底板強度等級應大于C15,底板厚度不小于15cm,寬度大于井身20cm為宜。對于有跌水檢查井施工,必須先施工基礎,砌筑井身到管道底口后再澆筑管道基礎混凝土。嚴禁先施工管道后砌筑檢查井或者先施工檢查井再澆筑底板混凝土。在檢查井地基處理及基礎施工的過程中,嚴禁帶水作業(yè)。在雨季雨水不可避免的條件下施工時應在基礎以外20cm設置排水溝及集水井,及時排水。
2)井身施工。優(yōu)先采用混凝土預制構件,并隨路基填筑不斷加高。如使用黏土磚砌筑時,磚在砌筑前需要充分潤濕,且必須保證每層磚砂漿飽滿,砂漿標號不低于M7.5。井壁高度以道路基層底部為準,以上部分按照井圈施工方法施工。對于有管道接入的檢查井,在相應位置管道與井壁同時施工,并將縫隙堵嚴實,對于直徑大于30cm的圓管,須在接口外砌筑磚圈加固,防止?jié)B水。井內外壁粉刷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井外壁用1:2防水水泥砂漿粉刷,厚度2cm;內外壁粉刷必須在回填土之前進行,且在排干井筒內積水后一次粉刷到底。對于接縫、管口位置需要重點處理。
3)井周土回填和壓實。對于井周壓實死角,選擇合適的回填材料和壓實機具是關鍵。根據我們工地經驗,采用6%的石灰土和立式沖擊夯可以達到很好的壓實效果。當每層路基填筑壓實后,沿井周外50cm寬范圍內人工反挖,然后回填已經拌好的石灰土,及時夯實成型。而對于反挖施工的檢查井,由于井周一般空間狹小,不會達到50cm寬,所以可以采取大坍落度的C15混凝土填充,并振搗密室。注意此種情況寬度也須控制,一般為10cm,太窄混凝土不易填充密實,太寬則井周剛性區(qū)域太大,且浪費混凝土。摻6%石灰土回填高度至路基基底標高處。
4)頂部鋼筋混凝土井圈施工。為了使檢查井井蓋和井身能夠很好的連接共同受力,在井身頂部設置鋼筋混凝土井圈。鋼筋砼井圈高度一般為50cm左右,即水泥穩(wěn)定層或者二灰層厚度。其施工方法是在井口安放一塊直徑稍大的3cm厚鋼板蓋住井口,當做臨時井蓋,與其他地方的水穩(wěn)層一并攤鋪碾壓,這樣施工水泥穩(wěn)定層時就不會在此留下壓實死角。在檢查井處做好標志,等養(yǎng)護期到后人工反挖,反挖寬度大于井身外周20cm,取出臨時鋼板井蓋。綁扎鋼筋、預埋井蓋固定螺栓,然后澆筑鋼筋混凝土井圈。注意在澆筑混凝土時控制標高,一般比檢查井蓋低5cm比較合適,利于調整井蓋標高和井蓋固結。
5)安裝井蓋。井蓋安裝是和瀝青路面的攤鋪配合完成的。對于常見的瀝青路面一般分底層、中層和上層。我們的施工經驗是利用臨時鋼板井蓋同步攤鋪碾壓底層、中層瀝青結構層,然后根據井蓋大小人工反挖底、中層,再進行安裝。井蓋的選擇一般選厚度與瀝青路面厚度一致,井座為加寬式。這樣有利于井蓋和瀝青路面形成一個整體,并有利于汽車荷載的擴散。為避免或減小因井蓋與井座受車輪碾壓沖擊產生噪聲,安裝井座時,應將檢查井蓋的鉸接端平行安裝在與車輛前進相反的方向,使車輪碾過鉸接端到達開啟端時不因鉸接端翹起引起震動響聲。在井蓋四周拉四條十字交叉線,仔細調整井蓋頂面標高,調出井蓋的縱坡和橫坡,使其與路面保持一致,調整到位后用螺栓固定。井筒內模應根據井筒尺寸調整嚴密不漏漿,用C40砼將井圈澆筑填實。實際操作中因為內模無固定點,而且有螺栓妨礙,不漏漿的要求很難達到,這樣容易造成井座下空洞,對安裝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是井蓋安裝破壞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在施工中直接將井口整個安裝模板,模板的頂口標高與井座底口一致,然后整體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結束后即使將多余的混凝土掏出,并將邊緣修整整齊。這樣雖然會浪費一點混凝土,但是安裝模板簡單,澆筑混凝土能夠與井座形成一個整體,絕對不會因為漏漿形成空洞,質量有保障。覆蓋養(yǎng)護至設計強度后攤鋪面層。瀝青攤鋪單位應仔細按照檢查井井蓋高程調整松鋪厚度,復核檢查井位置的縱橫坡,必要時,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可進行微調,確保井蓋高程以及井蓋與路面高差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
檢查井的質量通病及防治
1.井身砌筑不規(guī)范
(1)原因分析
1)對標準圖集了解不足不細。
2)計算錯誤致使收口高度不夠。
3)操作馬虎,使上下層磚縫貫通。
(2)預防措施
1)施工前根據標準圖集準確計算磚的層數。
2)砌筑時認真檢查井身圓度及內徑,收口段應每皮檢查。砌磚應做到墻面平直、邊角整齊、寬度一致,夾角對齊,上下錯縫內外搭接,保證井體不走樣。
3)收口高度事先計算好。按標準圖集要求砌筑。
4)有管道進出口部分的井身及收口段的井身每層的砌筑形狀或周長不同,容易出現對縫。為避免對縫,必要時每層要鑿磚砌筑。
5)溝管上半圈的檢查井墻體宜砌磚拱圈。砌磚時由兩側向頂部合攏,并保證磚位正確,管口干凈。
2.跌差及流槽高度不當
(1)原因分析
對維護要求不夠了解,施工不精細。
(2)預防措施
1)常規(guī)跌差應做成直跌不得做成斜坡。
2)流槽高度以下游管徑為準。如設計無特殊要求,污水管流槽應與管道內徑齊平。雨水管或雨污合流管流槽高度為管道外徑之半。流槽兩肩略向中間落水,且用1:2水泥砂漿抹面。
3. 井、管流水面正負差
(1)原因分析
施工粗糙、檢查不勤不嚴。井室或管底有施工殘留物。
(2)預防措施
1)掛線施工及時校核,特別是管道流水面及井底標高要用水準儀測量。
2)井室、管口的落地砂漿必須在凝固前清理平凈,使井底標高與管底標高的測量值能如實反映實際值。流水面應光潔直順.坡度符合設計要求。
綜上所述,解決檢查井的破壞的方法除以上從結構入手外,其實還可以從源頭上減少這種情況發(fā)生。對于檢查井的位置選擇盡量避開主要行車道,例如可以將檢查井設置在綠化帶,即采取避讓措施,減少車輛荷載的直接沖擊,這樣極大的減少了施工的難度和檢查井破壞的可能。檢查井控制的好壞,要從1)基礎施工2)井身施工3)井周土回填和壓實4)頂部鋼筋混凝土井圈施工5)安裝井蓋等進行控制,及時預防質量通病。從而使城市建設步伐加大。
參考文獻:
1《二級建造師市政繼續(xù)教育教材》東北大學出版社,李亞峰主編
2《長興島臨港工業(yè)區(qū)16#施工圖紙》
3《市政工程驗收規(guī)范》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