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
近年來,回歸自然,走近農家,放松心情,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時尚。吃農家飯、摘農家菜、采農家果、釣農家魚、住農家房、干農家活、做農家事、品農家茶、享農家樂,向往鄉村,回歸生態的農業生態旅游,正在全國迅速興起。農業生態旅游是傳統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興旅游產業,是旅游者在游覽生態農業景點過程中涉及交通、通訊、住宿、餐飲、娛樂、商業等行業以及其他相關行業共同構成的綜合性產業群落。農業生態旅游一般是利用自然風景和田園風光,來滿足舒緩現代都市人的精神,并為現代都市人提供重要的度假、休閑、娛樂場所,農業生態旅游以一種全新的旅游方式為廣大旅游愛好者所青睞。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有利于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范圍,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并增加新的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真正地開辟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新農村建設之路。目前,玉山縣的農業生態旅游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1農業生態旅游業現狀
農業生態旅游源于歐洲的西班牙,20世紀60年代初,一些西班牙農場把自家房屋改造裝修成旅館,接待來自城市的旅游者觀光度假,這被認為是農業生態旅游的起源。如今,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如日本、瑞士和我國一些發達地區出現了更高級的農業生態旅游形式,如建立DIY農場等,城里人到鄉下租一塊“自由地”,在節假日攜妻帶子,邀請好友,到鄉下的“自家地里”種蔬菜、瓜果。主要進行翻土耕種、施肥澆水、瓜果采摘等活動,平時則由農場主負責照看農園。這種自己動手,獲得收獲和回歸自然的旅游方式,為忙碌和煩躁的都市人平添了不少情趣。
1.1全國農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農業生態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已開發出許多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旅游園區,如上海旅游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上海市奉賢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蘇州的大地園、無錫的大浮觀光農業園和珠海農業科技基地、河北的集發農業觀光園、河南鄭州陳寨村特色植物展示園、珠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深圳農業博覽園等。開展農業生態旅游對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分流了城市人口和部分旅游人口,減輕了中心城市的環境壓力,同時,還為旅游者提供了學習農業知識、了解農村生活的機會。1998年國家旅游局以“華夏城鄉游”作為主題旅游年,使“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不僅成為農村一景,還成為農民增收、創收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觀光農業生態旅游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珠海等發達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在廣東,果園觀光旅游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萬人,旅游收入10多億元。在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城市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區,其通過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種農產品品種而成為農業科普旅游基地。
1.2玉山縣農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玉山縣地處閩浙贛3省交通要沖,農業基礎比較扎實,道教圣地三清山坐落其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在生態旅游業方面有著良好的基礎,這為玉山縣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通過多方努力,玉山縣已初步形成了以世界自然遺產地5A級風景區三清山為依托,輻射全縣以點帶面的農業生態旅游經營架構。2011年度接待境內外游客286.1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6.3億元,旅游收入占全縣GDP總量的33%,門票收入587萬元,農業生態旅游收入5.26億元。已初具規模的農家樂有:“土色土香”的朝陽山莊、隨園山莊、漢唐人家、信江源農家宴等;農家旅館有:藍天農莊、翠竹苑、女神峰、三清土特產、山水人家、鄉里人家、太甲農家珍旅館等;農業生態觀光園建設也初具規模,現有高山有機蔬菜面積109.33hm2,示范景觀園5.33hm2,總種植面積達114.66hm2,產值達1350萬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有:巖瑞的三清山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園、云膺休閑山莊、會英垂釣中心、懷玉山休閑山莊、玉琊山莊、紅日高山有機蔬菜與觀賞蔬菜基地、王家井休閑山莊、群力綜合農業開發公司的紗帽垂釣山莊、青梅山莊、藍天農莊、官溪休閑農莊、仙巖寺農莊、廣平電站度假村等。玉山縣的農業生態旅游業建設已初具雛形,具有自身的產業特色。農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已給當地農民帶來了一定的實惠,但要持續發展,還有一些實際問題需要解決。
2玉山縣農業生態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玉山縣農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缺乏整體規劃,品位不高
從玉山縣農業生態旅游業發展的趨勢來看,農業生態旅游缺乏項目建設的整體規劃,僅憑當地農民的一股熱情,各自為戰,不能形成合力。大部分農業生態旅游景點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開發層次低,品位不高,功能不完善。在農業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沒有挖掘出鄉村農業資源和民俗文化的內涵,缺乏精品,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生態旅游市場的需求,重游率較低。另外,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缺少對從業人員的規范化培訓。
2.2資金投入不足,設施不完善
從玉山縣農業生態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來看,資金投入不足,設施不完善。玉山縣的農業生態旅游經營投資主體主要以本地農民自主投入為主,外來資本投入為輔,主要有以下4種模式:一是家庭和家族投入型,這是目前玉山縣休閑旅游農業投入的主要模式;二是回鄉農民工創業;三是大學生返鄉創業;四是外來資本注入型,如四股橋的藍天農莊、懷玉鄉的懷玉山休閑山莊等。但整體規模較小,配套設施不完善,服務功能不齊全。大多數經營投資主體不重視長期投入,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