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農業經濟技術交流趨勢
1多方引進整合轉化
7年來,協會通過多種途徑,引進日本、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俄羅斯、波蘭、韓國等國的葡萄、甜杏、蘋果、梨、草莓、有機肥料等農業新特優品種資源10余批50多個新品種,如亞美尼亞甜杏、甜柿、甜石榴、無花果;日本甜柿、有籽、無籽葡萄、多色宿根草櫻花、長山芋和塊狀白山藥;韓國的優質、早熟香梨;美國的黑薯、無籽葡萄、李子、西梅;緬甸的觀葉薯;格魯吉亞的純黃色香味無籽葡萄、羅馬尼亞的極早熟無核葡萄;保加利亞的錯季草莓;臺灣省的PE節水灌溉技術及設備;美國、法國的優種火雞;法國的瘦肉型種豬;荷蘭的錦帶花、藍草坪草;非洲的駝鳥等。這些資源不僅大都可以直接利用,而且還是雜交利用、整合創新的寶貴資源。通過石家莊的中心基地和在全省創辦的60多處農業引智成果轉化、示范、推廣基地,近幾年來所引進的多批良種資源和多項先進實用技術轉化率都在95%以上,據不完全統計,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
2走出國門喜結碩果
按照國家和省關于農業要“走出去”的戰略部署,面對當前世界性糧食危機和糧價上漲,協會積極開展農業“出國創業”,努力為我國、我省的糧食安全和對外交流合作做貢獻。經過認真分析研究,決定以非洲為目標,以雜交谷為突破口開展工作。2008年5月協會組織河北部分農業專家和企業家共12人首先到埃塞俄比亞和幾內亞進行了農業合作項目考察,并與埃塞農業部簽訂了雜交谷子試種合作協議。試種期間,協會通過埃塞農業部,一直關注谷子生長情況,經常進行了解溝通。應埃塞農業部邀請,2008年10月,協會組織相關人員,第二次赴埃塞對試種情況進行實地檢驗調查。經雙方專家現場觀察測試,雖然對方試種過程中管理措施與我方要求有一定差距,但畝產仍達到了300公斤以上,比當地主栽谷類作物苔麩、手指谷增產2倍以上,增產效果十分顯著。這大大增強了雙方進一步大規模合作的信心。新華社以“我國高產雜交谷子在非洲試種成功意義重大”為題,進行了重要報道。并得到了溫總理等中央首長的高度關注。聯合國糧農組織對雜交谷子給予了充分認可和贊揚,多次到張家口進行實地考察,并在中國建立了世界雜交谷子培訓中心,今年10月商務部已經舉辦了第一次雜交谷子非洲培訓班。雜交谷子走進非洲已經引起了政府及媒體的關注,中央電視臺專門到埃塞俄比亞采訪雜交谷子,并于10月3日在新聞聯播中播出雜交谷子在埃塞種植情況。雜交谷子已在埃塞俄比亞、烏干達等9個非洲國家試種成功,推廣面積還在不斷擴大,引進了更多重視。2011年7月,協會又組織農業考察團赴南非和納米比亞進行考察,并取得礦產、農產品貿易、農業技術等多個合作意向,目前合作正在推進當中。協會也將繼續為中非友好合作做出最大貢獻。
3蘋果“開心”果農增收
為引進國外先進生產和管理技術,協會組織人員赴日本學習農業栽培、養殖污水處理;赴波蘭考察并簽訂派遣研修生合作意向;邀請韓國專家進行新農村建設經驗指導、亞美尼亞專家進行甜杏栽培指導、俄羅斯專家進行草莓種植技術指導、日本專家進行蘋果、梨、長山藥管理和甘薯加工等技術指導。積極為我省農業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最值得一提的是富士蘋果的開心形修剪技術推廣。協會推廣這項技術已經長達4個年頭。河北省是個蘋果大省,總面積達470多萬畝,過去由于受以多取勝思想的影響,造成果園“三密”現象,即:每畝棵數栽的密、每棵枝條留的密,每枝果子結的密。樹齡7年的成年樹就已封行郁閉,不通風透光,結果性狀變差。從2007年接觸到日本富士蘋果開心形修剪技術開始,搞了多年外事工作的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胡志斌就意識到,日本富士蘋果高光效開心形修剪技術改主干封閉形為主干開心形樹形,控制畝株數、結果枝數和每枝結果量,使樹體通風透光,是解決河北省富士蘋果園郁閉的最佳舉措,這既是一項先進技術的推廣,也是轉變果農落后觀念的一種良方。2007年初,協會第一次邀請日本果樹專家小野隆司來平山縣進行指導,當專家講解了開心形技術的主要要點,并指出要將現存的結果樹枝逐年修剪達到開心形時,大部分果農將信將疑,覺得把已經結果的樹枝去掉,那不是減產嗎,都不敢按專家要求操作。專家通過翻譯向大家說明開心形修剪的好處,但老百姓還是不舍得剪,經溝通,平山一坡蘋果園的霍法祥同意專家在他的果園挑選部分示范樹,親自進行修剪示范。到了第二年結果時,經專家修剪的果樹產量高、果形好、個頭大、果色好,且產量并不降低多少,但賣果時原來只能賣1-2元的蘋果,現在由于檔次大大提升,竟賣到了5元。老百姓最看重的就是實際效果,第二年專家再次來指導,一坡示范園里圍滿了前來學習修剪技術的果農。2007年至今的5年里,協會又多次邀請中國國家友誼獎獲得者、日本資深蘋果專家末永武雄前來,每年指導也由一次變為最少兩次。在修剪果樹和疏花疏果的關鍵時期,對果農的技術進行指導和改進,接受培訓的果農累計已達幾千人次。開心形蘋果修剪示范園也從平山縣擴展到了井陘縣、邢臺縣、臨城縣等地,面積已達上萬畝,每年可為果農增收1~2倍。最早接受這項技術的平山一坡蘋果園目前已經成為國家蘋果標準園,獲得國際有機認證和多項榮譽。協會多年來的技術和管理引進,為全省農業轉型,起到了“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也為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對外交流工作只是協會服務中的一部分,河北省農業產業協會將繼續努力,使工作上檔次、上水平,為河北的富民強省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2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