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基礎信息:
《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創刊于1983年。其前身為《運城師專學報》、《河東學刊·運城高專學報》和《河東學刊》。隨著我院強校升本,于2003年初更名為《運城學院學報》。本刊是由運城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學術理論刊物,是晉西南地區惟一的具有國內統一刊號的期刊。創刊以來,學報編輯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黨的“雙百”方針,立足河東,面向全國,突出強調地方性、應用性、教學性,學報質量不斷提高,特色日趨明顯。從1983年至1989年,創辦者和第一任主編為景克寧教授(全國著名演講藝術家);1990年至1991年秋,學報主編由柴繼光教授擔任;1991年至1996年,由景克寧教授任名譽主編,馬重陽副研究員任副主編并主持工作;1996年,李安綱教授擔任學報主編。2001年起,咸增強具體負責學報工作。李安綱教授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博士后,《西游記》文化研究專家,山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本刊現有專職編輯和編務人員5人。在院黨委的領導下,學報編輯部進一步抓質量,抓進度,抓特色,抓服務,努力提高學報品位,增強學報影響,發揮好學報的學術平臺作用、宣傳陣地作用和形象窗口作用,為學院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曾用名:《河東學刊·運城高專學報》、《運城高專學報》、《河東學刊》,現用名:《運城學院學報》。
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欄目設置:
河東文化研究、應用人才培養研究、《西游記》文化研究、應用數學研究、經濟管理研究等。
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網、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收錄期刊
2、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3、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4、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76;總被引頻次:33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68;綜合影響因子:0.081
5、雜志榮譽:
1989年獲山西省高校學報二等獎;
2006年《運城學院學報》榮獲第三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2010年榮獲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獎,“河東文化研究”欄目榮獲特色欄目。
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訂閱方式:
ISSN:1008-8008,CN:14-1316/G4,主編:李安綱,地址:山西省運城市復旦大街1155號,郵編:044000,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發表請詳細看。
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編輯部征稿文化資本理論與河東旅游資源開發陜西商洛四皓墓旅游資源的開發希刺克厲夫復仇策略中的中國兵法六計論左思的“志”與“情”“掉頭”還是“調頭”?——論漢語同音詞的選取方法網絡語言的社會方言性質大學生外語學習焦慮和自尊關系實證研究——以某新建本科院校為例高校英語專業合作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論母語文化對翻譯的影響——《紅樓夢》的英譯本比較研究臨猗地臺戲起源于軍隊河東疆域變遷考虞坂古道與伯樂相馬介子推隱居之綿山辨析論貴族的起源及其地位的合法化近代外國傳教士在華辦報活動及其影響李安綱教授主持芮城道教內經圖與旅游開發座談會基于企業成熟階段的創新力與控制力平衡分析自然資源要素對區域經濟發展保障能力研究——以關中—天水經濟區為例媒介資源:中小廣告公司的生存發展之道——以安徽新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例“非對稱層級新聞范疇系統”創論——兼與甘惜分等學者商榷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項目教學方法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服務于應用型人才的策略——以運城學院圖書館實踐為例三農記憶鼎銘紳士道德的培養與英國文明的傳承——洛克“德育為先”的紳士教育思想研究基于BIG6方法的經管類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探索高校實施績效工資的策略探析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2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