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企業節能減排狀況與完善途徑
新鄉市成立了市長任組長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下設節能減排辦公室。制定并下發了《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等六個實施辦法》、《新鄉市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分解表》,明確了各級各部門的節能目標任務。市政府每年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年度節能目標責任書以分解目標,對各縣(市、區)政府、重點耗能企業和市直部門實行節能目標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加強工作督導,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市節能辦對各縣(市、區)及重點耗能企業能耗指標變動情況密切跟蹤,對指標完成較差的縣(市、區)行政第一責任人以市政府名義下發督導函,督促其密切關注本地區節能目標完成情況。
商丘市嚴格落實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目前,關停小火電機組8臺,裝機容量15萬千瓦,淘汰水泥熟料產能30萬噸,煉鋼產能50萬噸,造紙產能14.2萬噸,酒精產能21萬噸,味精產能3萬噸,制革產能8.65萬標準張,有效遏制了高耗能行業的過快增長。新鄉市淘汰落后產能,嚴控“兩高”項目,加強對重點行業項目審批,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重復建設,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和兼并重組步伐。先后淘汰了許多造紙、水泥、小火電等落后生產能力;還對煤炭企業進行了兼并和重組。焦作武陟縣把小造紙、小制革、小火電等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關停取締作為環保專項治理行動的重點,同時把取締小塑料加工、小化工等也列入專項整治內容。新鄉市近年來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切實解決事關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有效削減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改善新鄉市環境質量。全市共摧毀推平69家水泥企業的128條立窯生產線。嚴格重點行業項目審批,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重復建設,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和兼并重組步伐。先后淘汰了54家企業的77個項目共1183.1萬噸水泥落后生產能力;19家企業的25個項目共53.99萬噸造紙落后生產能力;15家企業的15個項目共87.8萬千瓦小火電機組;2家企業共2萬噸酒精落后生產能力,同時對煤炭企業進行了兼并和重組。
平原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是新鄉市規模較大的一家水泥企業,節能意識十分突出。利用變頻調速控制技術對熟料生產中的風機拖動電機進行改造,通過改變電機輸入電力的工作頻率和控制電機的動力輸出實現了節約電能的目的。對主要能耗設施設備進行更新替換和升級改造,降低企業能耗,推動節能減排。梁園區王樓掛面廠通過自動配粉、機械設備操作、烘房溫濕度自動控制自動化,合理配置動力設備和改進烘房的熱力與排風排潮系統降低能耗。今年一季度產值比去年同期增加13.8%,用電比去年同期降低3.2%。溫縣百味王釀造廠是一家以醋為主導產品的企業,主要能源以煤炭和電為主,為了降低能源消耗,該企業先后投資10萬元對蒸汽槽、發酵池等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每年可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5萬元,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寧陵縣勝利酒業有限公司、寧陵縣孔集鄉米酒廠兩家企業均取消白熾燈和老式電感鎮流器日光燈照明,改用節能燈和電子鎮流器節能型日光燈,用無極燈和新型節能高壓鈉燈替代路燈和生產廠房原老式高壓鈉燈照明,僅此一項兩家就年節約用電5000千瓦時,占總用電量的5%。5.綜合利用“三廢”,發展循環經濟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產生大量的“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綜合利用廢物發展循環經濟使河南中小工業走上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金龍精密銅管有限公司為了節約和循環用水,投資50萬元對污水站進行改造,出水水質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處理后的廢水流入清水池用于綠化等,使水資源得到重復使用;又投資22萬元購置兩臺玻璃鋼冷卻塔,用于生產工藝水的冷卻循環,提高循環水重復利用率,盡量節約用水。目前,公司循環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孟州桑坡村是亞洲最大的皮毛羊剪絨生產基地,全村共有700多家皮毛生產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是名符其實的皮毛之都。環保創新是共建的核心內容之一,企業與政府擬定發展目標和污水處理廠的管理制度、推廣污泥制沼氣技術,分別從安全飲用水工程、燃煤鍋爐改造、終端廢水利用、厭氧沼氣利用、污泥的利用等各方面入手,向建設“環境友好型毛皮基地”的目標邁進。河南江河紙業有限公司投資20萬元鋪設沼氣管道和改造鍋爐加熱部件,將焦作瑞豐公司每天產生的沼氣作為燃料加以充分利用。公司每天收集利用沼氣兩萬立方米,每年可節約成本120萬元。廢渣已實現再利用,廢水排放在初步沉淀后即排入坑塘、河渠,而廢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如不加治理排入大氣,會引起酸雨,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為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確保二氧化硫及煙塵全面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兩家企業對現有水膜除塵器進行改造,脫硫效率達85%左右,脫硫后的煙氣基本滿足環保排放要求。河南環宇集團依靠自主創新,投入巨資建成2100噸廢舊二次電池再處理生產線,使廢舊垃圾電池得到了循環利用,不僅大大減少了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節約了大量成本達到了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實現了節能降耗。河南華豐紙業有限公司的白泥污染問題,一直得不到合理有效解決,企業每年用于處置白泥的費用達50萬元。后來公司通過與河南大學“聯姻”,投資600萬元新上了造紙黑液堿回收白泥控制技術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掌握了從白泥中提取燒堿和利用白泥生產碳酸鈣粉的技術,每年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800萬元。
節能減排存在的問題
1.中小型企業節能減排意識淡薄
河南中小型工業企業大多分布在農村,企業老板對節能減排的長遠意義認識不足,降低能耗的意識淡薄,因而不重視節能環保生產,節能意識不到位,主動性不強,導致中小企業的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從調研的情況看,雖然企業經營者對節能減排有所了解,但認識并不深刻,覺得是一種負擔,沒有看到對企業長期發展的推動作用,對節能降耗相對淡化,主動性不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考核仍主要側重于經濟增長、招商引資等內容,缺乏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大局觀。
2.宣傳培訓力度不夠
企業針對節能減排的相關組織不健全、職能有待提高,對廣大職工節能減排、治理污染方面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有待加強。企業在宣傳節能減排方面力度不大,職工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只重視完成每月下達的生產指標,對如何更好地開展節能減排工作以及對節能減排是國家的基本國策認識不足。
3.資金成為制約節能減排的攔路虎
自去年歲末以來,國家連續加息,銀根持續收緊,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增加,而節能減排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不到位,導致節能減排工作無法進行。中小企業多數是非公有制企業,總是千方百計的降低成本,認為節能減排投入大、回報少,從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機出發,不愿意在節能減排上投入過多的資金。在焦作被調查的4家企業中,有2家近兩年沒有在節能減排方面進行任何資金投入,其余2家企業今年上半年資金投入都沒有超過5萬元。梁園區王樓掛面廠雖然想引進技術降低用電量、用水量,提高產量增加效益,但苦于缺少資金,同時缺乏成熟的技術推廣和專家指導,給節能降耗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帶來很大困難。在回答“實現節能減排企業主要的困難在哪里”時,開封調查有8成的企業反映“資金緊張”。在尉氏縣安祥金屬材料公司建設了標準化廠房、設備改造等投入較大,占壓了企業流動資金,造成生產困難。開封市開源礦產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鋅、鋅焙砂及其衍生產品,由于在設備更新改造過程投入較大,占壓企業經營資金。在回答企業在節能減排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時,有90%的企業希望得到當地政府資金支持。
4.技術瓶頸仍是制約節能減排的主要因素
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循環經濟、治理污染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是不爭的事實。河南中小工業企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的主要手段是依靠技術的改進和生產工藝水平的提高。因此,引進先進的技術及人才解決技術瓶頸已成為企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焦作被調查的4家企業中,有2家提到人才、技術的缺乏已經開始制約節能減排的實施;開封市調查的10戶企業有6戶企業沒有從事節能減排管理的專職人員,只有4家企業進行了節能降耗技術研發投入,優化企業生產工藝,共投入資金40多萬元。開封晨光機械廠反映企業在研發方面實力不足,缺乏必要的研發設施及相關的技術人員,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程度有限,企業有購買數碼車床的意愿,但沒有熟練技術人員,愿望一直無法實現。
5.節能減排的一些優惠政策在基層難以落實
地方經濟的發展同節能減排存在矛盾。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使節能減排工作落實不到位。洛陽通過調查了解到個別企業職工對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難以將節能減排工作放在首位,主動開展節能減排積極性不強。尉氏縣洧川鎮是金屬冶煉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企業在節約能源和減少污染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企業要建設標準化的廠房和排污設施,但幾乎享受不到相關的財稅優惠,企業只好一關了之。
6.能源消費單一,管理手段落后
河南中小工業企業能源消費以電力、原煤等一些常規性能源為主,消費結構單一。傳統產業、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業仍然占主導地位,產品以能源、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為主,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資源回收利用和水重復利用等資源綜合有效利用率低。節能降耗管理手段落后,專業技術人才奇缺,專業的檢測設備和評估手段落后,所需能源排放的統計、報告、核實制度等體系尚不健全。節能目標實施過程中,主要以政府行政手段推動為主,商丘調查的企業沒有一家使用新型、清潔能源和高新適用技術。
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的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落實有關政策
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宣傳媒體,大力宣傳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節能減排的政策法規、重大舉措和工作部署傳達到基層企業,提高中小企業的節能意識和環保意識,讓廣大企業認識到節能減排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使節能減排成為每個企業的自覺行動。
2.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管理制度
完善節能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節能減排人員,明確節能目標和責任,加強綜合協調,使節能減排工作層層落到實處。要完善節能減排獎懲辦法和評價考核制度,完善監測網絡,健全監督體系,加強日常監察,定期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接受群眾監督,推動企業自律。
3.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技術進步
優化產業結構是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但當前企業還缺乏加大投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支持節能減排的穩定投入機制還沒有形成。因此,政府應積極推動企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改造。一是要抓緊時機進行外延式產業結構調整,充分利用中小企業“船小好掉頭”的特點,向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轉向,向低能耗、低排放行業轉向。二是要進行內涵式產業結構調整,向清潔生產轉向,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技術進步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關鍵,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大力開發和推廣節能降耗的先進實用技術,如能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相關產業鏈接技術等。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相結合,突破制約節能降耗的技術瓶頸,實現產品設計生態化、資源投入減量化、生產工藝清潔化,使資源消耗從高增長向低增長或零增長轉變,將節能減排提高到新水平。三是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淘汰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完善和落實關閉企業的配套政策措施,對淘汰落后產能給予激勵和獎懲,促進節能環保新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加強節能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搞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加強對能源的消耗管理,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4.完善獎懲措施,推動企業自律
完善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扶持政策。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能源消耗大、生產技術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管理水平低等突出問題,因此制定有利于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勢在必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企業。二是建立中小企業工程工藝技術信息系統。將各類中小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匯總,篩選出有代表性的工藝技術,研究節能減排工藝方法,并有重點地進行推廣。三是建立中小企業先進工程工藝技術信息服務平臺。中小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進行工藝設備的更新換代。因此從各行業工藝設備升級改造的先進技術與資料中篩選出適合河南中小企業采用的中高端項目,建立工程工藝技術信息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提供咨詢服務。對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企業,要加大獎勵力度;對污染物排放違法的企業,要堅持依法懲處。要把節能減排情況作為考核企業依法經營、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標準,充分調動和激發企業節能減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使企業對污染物排放做到不能排、不敢排、不想排,進而推動企業自律。(本文作者:張明華 單位:南陽衛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2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