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診斷泌尿系統病變的方法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男性48例,女性24例,年齡6~73歲,平均35.4±2.6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MRU結合MRI平掃及增強掃描對泌尿系病變定位診斷率達100%。可滿意顯示病變的部位、形態、大小及數量。并可粗略評價腎功能及腎積水程度。
1.2檢查方法
72例患者檢查前4h禁食,取仰臥位。檢查儀器為德國SIEMENS公司生產的MagentomEspreeTim1.5T超導磁共振掃描儀。使用休線圈,掃描區域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等。掃描參數:矩陣384×384。常規掃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行軸位T1WI和T2WI,冠狀位T2WI。MRU采用反轉恢復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參數為TR3750ms,TE644.3ms,層厚1.8mm,間距0.9mm,FOV3636cm。所有患者MRU序列掃描完成后對原掃描區域進行常規的MR掃描,特別要注重對MRU圖像所顯示的梗阻部位的掃描。
1.3圖像處理與分析
掃描結束后將所采集原始圖像傳送到AW4.1工作站,利用工作軟件包進行最大信號強度投影(MIP)后處理,重建后MRU圖像可以一次顯示整體泌尿系影像并任意旋轉觀察。由兩名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資深醫師進行閱片后用出診斷。
2討論
可明確該病變的性質、部位及其是否造成梗阻及腎功能受損程度,因此以往臨床上對泌尿系病變多采用IVU、逆行尿路造影、B超、普通CT和MRU檢查,但均有不足之處。近年隨著影像醫學的不斷發展,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作為一種無創性檢查技術,已逐漸應用于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中。MRU成像原理是根據尿路內液體具有長T2弛豫值的特性,綜合運用磁共振掃描序列和參數,主要是通過重T2加權成像技術,可突出顯示尿路中水的信號,抑制周圍組織信號,然后將原始圖像進行后處理,經三維重建和多角度旋轉得到MRU圖像,可提供泌尿系的全程圖像和提示腎功能是否受損.有研究報道,尿路梗阻程度越嚴重,MRU對病變部位及尿路擴張程度的顯示越佳。如本組47例腎與輸尿管結石患者均與輸尿管鏡及手術結果一致,診斷符合率達到了100%。但由于MRU采取的是重T2加權技術,會對一些病灶及軟組織顯示不清,有時會導致難以確定病灶的形態和性質。有2例患者因圖像顯示不清經與MRI結合才明確診斷為腎癌腫,得到手術與病理證實。
3總結
通過本組病例的MRU檢查結果進行分析,MRU能夠清晰顯示走形迂曲的尿路全程及其周圍組織結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腎臟分泌、排泄功能,比常規B超、CT和尿路靜脈造影的檢查效果相比顯示了其獨特優勢。因此在臨床上MRU容易被放射科、泌尿科醫師所接受。MRU成像技術具有操作方便,檢查時間短,無需造影劑,還可免除靜脈注射碘劑、碘過敏、X線輻射、侵襲性插管造影等給患者帶來的諸多不適,不失是臨床診斷泌尿系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謝敏 單位: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3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