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度集群農業產業論文
1測度方法的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立足于山西省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并對其進行實證分析,考慮到山西省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數據的可得性,時間跨度選擇為2006年~2012年。樣本數據全部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13年)、《山西統計年鑒》(2007年~2013年)。
2對山西省農業產業集群的整體測度
考慮到農業的特殊性,同時為了更全面清晰地反映其產業的集聚程度,本文將分別從產值和種植面積兩方面來計算區位熵。
2.1產值區位熵法
依據前述區位熵計算公式,山西省農業產值區位熵為從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2006年~2012年山西相對于全國的農業產業區位熵值均小于1,明山西農業的專業化程度低于國家平均水平,農業產業仍處于劣勢,還沒有形成集聚。同時,為了更直觀地表示其發展變化情況,筆者繪制了山西?。玻埃埃赌辍玻埃保材赀@7年間的區位熵值走勢圖。可以看出,山西農業的區位熵值在2006年~2008年下降明顯,從2008年開始,雖然上漲趨勢明顯,但仍未達到1,這一方面說明山西農業產業集聚程度較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迅速發展的勢頭,如果措施得力,則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形成集聚現象。
2.2種植面積區位熵法
同樣地依據區位熵計算公式,山西省種植區位熵這種方法從另一個角度計算了山西農業區位熵值與全國平均水平的關系,即用農業種植面積作為基數來計算分析,能夠從農業種植面積反映農業播種的集中程度,從側面反映農業的集聚規模。從計算結果來看,山西省各地市農業種植面積區位熵值均小于1,沒有形成農業產業集聚,與產值區位熵法計算的結果出入不大。
3對山西省各地市農業產業集群的測度
由于各地市的農業種植面積數據存在獲得上的困難,故筆者采用產值區位熵法和集中度指標,來測算2006年~2012年山西省各地市的農業產業集聚程度。
3.1區位熵法
產值區位熵法的計算公式為,山西省各地市農業產業集聚的專業化程度極不相同,區位熵最高的長治為3.31,最低的太原僅為0.29。這固然與太原作為省會城市,農業耕地較少有關,但作為傳統農業占很大比重的陽泉、忻州、呂梁區位熵同樣很低(分別為0.39,0.51,0.64),位列倒數第二、三、四名。全部11個地市,區位熵值小于1的就有6個,達總數的55%,大于1的只有大同、長治、朔州、晉中、運城,就是這幾個地區,農業區位熵差距也很大,長治、大同、運城區位熵大于2。這表明山西省各地市農業發展極不均衡,集聚程度也不平衡,山西農業要想快速發展,提高競爭力,必須在均衡發展上下大功夫。
3.2集中度法
依據前述集中度公式,筆者用CRn來代表山西省農業產業中規模最大的前n位地市的行業集中度,Xi代表山西省第i地市的農業產值,n表示第i地市的產值。為了更加全面客觀地反映山西農產值較大的地市的農業集聚程度,筆者選取CR1,CR2,CR4進行研究,計算得出2006年~2012年山西各地市農業產業的集中度山西省林業產值前四名的集中度CR4都在60%以上,說明山西農業產業集聚在山西少數的幾個地市。CR4和CR2的最大差額是29%,說明前二位遙遙領先于后兩位(第三名,第四名集聚區域)。CR1的范圍基本保持在30%左右,而CR2和CR1的差額在10%左右,這說明決定山西農業集聚程度的只有少數幾個地區,而其中排名第一的運城則貢獻最大。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7年間排名前三的始終是運城、臨汾和晉中,這固然與這些地區的歷史與資源優勢有關,但其他地區發展勁頭不足也是主要原因。
4結論及建議
4.1結論
實證研究表明:山西省農業產業集聚程度較低,低于國家平均水平,且各地發展極不均衡。這固然與山西是資源型省份有關,但也與2006年~2012年山西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有很大關系。一方面,過度的依靠資源所帶來的超額利潤,忽視了對傳統農業的改造與升級,農業產業鏈條較短、產品競爭力不強;另一方面,缺乏整體的農業區域發展規劃,沒有充分發揮各地區農業的資源優勢,做到以“點”帶“面”,農業聯動作用沒有很好發揮;同時在農業發展方面技術含量不高、農業龍頭企業較少、帶動與示范作用不強、農民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也影響了山西農業的產業化進程。
4.2建議
依據上述分析與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4.2.1進一步加大政策對農業的扶持與引導力度山西省農業產業集群化程度較低,還處在集群化形成的初始階段,政策的扶持與引導對于農業集群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一方面,山西省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惠民、利民政策,使更多的農民主動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另一方面,要繼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理清農業產業集群的區域發展結構與布局,制定山西特色的集群化發展戰略。
4.2.2對農業產業集群進行合理的區域布局山西地處中國內陸,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對于農業產業集群化,山西省政府應結合不同地市的發展實情,充分調研,形成合理的區域空間布局。太原作為山西省省會,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較慢,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如清徐的葡萄基地、晉祠的大米生產基地;另一方面,也可與其毗鄰的晉中、忻州特色相結合,通過產業鏈的延伸來形成聯動經濟。
4.2.3充分發揮林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與輻射作用山西省農業產業集群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盡快培育出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并鼓勵其做大做強。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與示范作用。一方面,山西省政府應鼓勵現有的優勢企業引資、合股、聯合,組建企業集團,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還應該以山西經濟轉型為契機,因地制宜地培育一批新型農業企業。
作者:王香花 張偉婷 蘇彩平 單位: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4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