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及裝備技術發展規劃研究
1研究方法
SWOT分析模型的最大長處是應用廣泛。它可以用來分析不同的單元,并迅速對影響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適應的關鍵因素進行排序。SWOT分析模型并不要求大量的計算資源,只需要一些必需的數據,就可以迅速而部分有效地完成SWOT分析。AHP分析法的特點包括系統性、綜合性、簡便性和準確性,將SWOT分析方法和AHP法結合起來可系統評估決策過程中各元素的優先權,從而增強SWOT分析法在戰略決策中的能力。
2基于SWOT+AHP分析模型的建立
2.1建立SWOT
戰略因素矩陣在文獻研究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浙江省設施農業及裝備技術發展的內部和外部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然后對這些主要因素進行評價和篩選,最終確定影響浙江省設施農業和裝備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要素個數的增多會導致兩兩比較的次數迅速增多,因此在每一個SWOT組內選取分值最高的4個因素(如表1)。
2.2建立判斷矩陣及計算
確定了AHP分析模型和影響浙江省設施農業和裝備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后,下一步需要對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作出判斷。我們利用AHP分析法中的1~9的標度(9個標度的具體含義是:標度1、3、5、7、9分別代表相同、稍強、強、明顯強、絕對強;標度2、4、6、8分別代表對應的中間值),邀請相關專家對SWOT組中的4個要素(S、W、O、T)進行兩兩比較,再對4個SWOT組內的4個子要素進行兩兩比較,得出5個判斷矩陣。用數學軟件Matlab計算出各自矩陣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指標CI。最后,將SWOT各因素的層次總排序,可以通過其單個的層次單排序權值向量(qS、qW、qO、qT)與A矩陣的正規化特征向量qA相應分量的乘積得到,
3發展設施農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3.1發展設施農業的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以農民增收、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為目標,以農業主導產業為重點,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按照實際實用實效、設施與農藝相配套的要求,推進設施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設施農業的裝備水平、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強設施農業裝備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設施農業裝備區域協調發展,保障“菜籃子”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3.2發展設施農業的基本原則
a.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設施和農業品種結構,政府在設施農業的公共部分和關鍵環節給予必要支持。避免出現棄市場不顧,領導拍腦袋決定發展項目的情況。
b.堅持科學規劃、挖掘潛力原則。結合主導產業發展規劃、農機化發展規劃,盡量避免與糧爭地,拓展設施農業發展空間。
c.堅持經濟實用、效益優先原則。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易于操作、成本較低的設施,擴大設施農業技術的應用面。堅持實用、適用和易用的原則,從低到高地逐步發展設施農業。同時,通過對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的集成示范,輻射帶動設施農業技術裝備普及應用,提高設施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d.堅持農藝設施協調發展原則。推進工程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發揮綜合效益。要堅持對新農藝和新設施的開發和培訓,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使農民能用、會用和用好先進的設施裝備及農藝。
e.堅持因地制宜、協調發展原則。根據各地的自然和經濟條件發展設施農業,正確處理發展速度與質量、規模與效益的關系,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協調發展。
f.堅持科技創新、重點突破原則。圍繞生產實際需求,以設施農業發展技術瓶頸為重點,大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全面提升設施農業裝備研發水平。
4發展設施農業及裝備技術的政策建議和主要措施
4.1實施適度傾斜扶持政策,增大設施農業裝備技術發展投入
建議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新起點上實施增量傾斜政策,即將中央下撥浙江省的購置補貼資金增量部分,繼續向發展設施農業裝備技術傾斜;另一方面,全省各級地方政府也應進一步加大對發展設施農業裝備技術的財政投入。因此,在保持農業機械化投入全局穩定增長并適當調整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加大對設施農業裝備技術發展的財政投入力度,逐步縮小大田生產和設施生產的機械裝備間投入差距。促進二者間的協調發展,不僅符合農機化發展的實際需求和統籌兼顧的原則,而且也符合農業機械化投入穩定增長且注重實效的要求。
4.2加大設施農業裝備技術補貼力度,調整和增加農機作業補貼標準與項目
在新形勢下,應根據設施農業裝備技術特點及設施農業發展需求,通過改進農機購置補貼辦法和措施,對農機購置補貼機具類型和范圍進行適當調整,加大對大宗設施農業農產品,如蔬菜、花卉苗木、水果和食用菌種植,以及畜牧、水產設施養殖中等關鍵環節所需的生產作業、環境調控、商品化處理及貯藏保鮮機械裝備與設施的補貼力度;另一方面,鑒于各級政府部門通過實施水稻規模化育秧、插秧、統防統治和油菜收獲等環節的機械作業財政補貼政策,來增強農戶對農機作業服務需求,以及促進全省糧油作物機械化作業水平提高的實際,并考慮設施農業生產特點和農戶經濟條件,應對設施種植中的蔬菜、水果生產,以及畜牧、水產設施養殖中部分關鍵環節的機械化作業環節進行財政補貼。
4.3加大農機化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研發適合設施環境作業的裝備技術
根據目前浙江省農機行業技術創新現狀,應重點支持的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領域為:
①支持建立農業裝備制造業共性技術創新研究平臺。對設施農業裝備技術發展所需的基礎性和關鍵共性技術進行科技攻關,以獲得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
②支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高校科研部門和推廣部門參與,以區域化為特色、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相結合的農業裝備技術創新體系。通過上述科技創新工作,提升農業裝備企業的產品制造技術水平,并根據農機農藝融合要求,加快設施種植中蔬菜、水果、食用菌,以及畜牧、水產養殖等關鍵環節所需機械裝備技術的研發制造,進而滿足設施農業發展對裝備技術多樣化的需求。
4.4加強農機農藝技術融合,提升設施農業機械裝備作業水平
目前,農機農藝融合程度低,已成為制約全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設施農業生產中。為此,根據浙江省農機農藝融合現狀,一方面,通過建立統籌協調農機、農作、經作、種子、土肥、植保等部門之間的定期聯系、溝通和會商制度等內容的長期穩定工作機制,以此解決農機農藝融合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與此同時,加強農機農藝推廣部門與科研部門之間聯系與溝通及支持配合,構建“產、學、研、推”的工作溝通和合力推進機制,并對影響農機農藝融合的一些具體關鍵問題進行會商,提出指導性強的工作意見和措施。另一方面,重點解決好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生產等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以及畜牧、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的農機農藝融合問題,同時制定和完善適合各地氣候環境和作物品種的設施農業裝備發展技術路線、模式和作業規范,同時加強農機農藝技術集成,提高設施農業裝備技術配套水平。
作者:俞繼華 單位:浙江大學 杭州市農業教育培訓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