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本科護理教育教學管理分析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院校的教育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中醫護理教育,同時也而臨著人民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長帶來的發展機遇和護理模式轉變、衛生服務轉型帶來的挑戰中醫院校如何展示中醫護理教育的優勢和特色,構建合適的教學管理模式、培養滿足現代社會需求的具有現代中醫護理理念的護理人才,是中醫護理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1教學管理模式與中醫護理教育
所謂教學管理模式[2],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和教學實踐基礎上,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形成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和可行操作的實踐活動與形式。教學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理順教學關系,優化教學活動,從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學管理是高等院校整體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員以教學全過程為對象,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協調、領導等職能,合理調配全部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開展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活動。教學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學科建設等管理。
在古代,由于我國在醫學方而一直是醫護不分,占代的醫生,既開方又抓藥,還煎湯和看護。這些護理的工作,隨著醫生工作的越來越繁忙,才逐漸由弟子或患者家屬進行。隨著中醫理論體系的發展,其也蘊含了中醫護理基礎理論。但是占代中醫護理屬于經驗式的護理.沒有形成專業的學科理論和明確的分關于占代中國護理教育相關內容。有學者考證,先秦時期,中醫護理教育與中醫教育伴隨進行;秦后和中醫教育模式一樣,中醫護理教育呈官辦式和師承式模式[3_4]n現代,隨著黨和國家對中醫護理教育事業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中醫護理教育理論得到了長足發展,中醫護理教育體系逐步建立。20世紀60年代初,中醫護理第一期培訓班在南京開班,開啟中醫護理教育的新進程。19731974年,北京、南京等地先后創辦中醫護(衛)校,隨后,全國各地的中醫或中醫藥學校開始陸續開設中醫護理專業f5-}l。近年來全國各地相繼培養了大批具備一定專業技術水平的中醫護理人才,承擔了大量的中醫臨床護理、科研、教育和預防保健工作。
2當前進行中醫護理教育教學研究的迫切性
由于我國的國情及歷史原因,中醫護理教育發展較晚,教育體系建設落后于西方,存在護理師資隊伍的結構與護理人才培養目標不適應、專業中醫特色不強、中醫優勢不明顯、專業發展落后等問題,急待解決和加強。據筆者調研發現,國內中醫院校在全國醫學院校中所占比例占20%圖1),中醫院校護理專業在全國排名前40位的護理專業中所占比例為2%(圖2)。由上圖不難看出,中醫護理教育的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方護理。深入調研發現,中醫護理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卜幾個問題:①教學管理西化嚴重,教學極度依賴教學行政機構的管理,到處都是硬性的規定,過分強調集權.忽略學生的需求.不能突出中醫特色和優勢;②教學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缺乏中醫護理教學評價體系f伙③專業中醫護理教育管理人才嚴重缺乏[A].e④中醫教學基木建設不到位,教材、實驗室、專業課程、實踐基地、學風、教學管理制度等均缺乏中醫護理特色;⑤中醫護理教學管理創新缺乏,管理改革執行力度差。因此加強對中醫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9]n
3中醫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的現狀研究與分析
3.1教學計劃和運行管理
教學計劃包括培養目標、培養標準、招生對象、學制、學年、課程設置、學分、考核等幾項內容[}o}。教學計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前提,教學計劃制訂是否合理和完善,直接影響到教學管理活動的運行是否良好以及教學質量的優劣。目前,筆者調研了國內4所知名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4年制教學計劃和國內4所西醫院校護理專業4年制教學計劃,對比研究發現,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教學計劃雖和西醫院校護理專業有所不同,但是,也僅僅停留在課程設置上的部分變化,主要課程模式依然是受學科性框架的影響,致使中醫特色優勢并不突出,以上海某中醫院校為例(表1)0另外,中醫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及管理類似西方護理,并未突出我國中醫特色,中醫課程在總課程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表2)
3.2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
目前高校護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主要采用宏觀管理模式,結合相關政策及對具體實際,在高校領導的指導卜,綜合考慮木校的發展和目標,對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管理進行監督和指導。由于國情及歷史原因,我國很大一部分醫學高校都采用類似管理模式,以某中醫藥大學為例(圖3)0從圖3可以看出,管理模式效仿現代護理且管理模式過于強化;評價體系偏重管理,忽視了自身發展和提高;教師教學缺乏自主權,行政管理等級權力集中,強調卜而必須為上而負責,由上自卜的管理模式,要求學生和教師服從,遏制學生創新的激情,阻礙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使教師做任何改變都畏首畏尾,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要求的人才培養的質量。
3.3教學基本建設管理
教學基木建設包括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學風、教學隊伍等方而。木研究僅介紹學科、專業、實踐教學、教學隊伍的內容[mo3.3.1學科目前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發現,國家一級學科中,與護理相關的學科,只有一個護理學(學科代碼101101),該學位可授予醫學、理學學位。3.3.2研究方向筆者調研國內排名前20位的中醫藥木科院校發現,中醫護理木科教育主要專業包括中醫護理、中西醫結合護理、中醫康復護理、中醫社區護理、中醫老年護理等,而且存在中醫、中醫護理專業性教材缺乏等問題。實踐教學中,目前國內大多數中醫院校護理學院中,基礎護理實踐均為西方護理技能操作實踐,屬于中醫護理實踐操作項目較少,且酉己套硬件設施不足。3.3.3教學隊伍目前高素質中醫護理教育人才醫乏。筆者調研發現.在護理師資隊伍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學西醫護理出身,幾乎都不具備中醫思維基木修養,雖然有一部分教師來自臨床,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較好的護理職業素質,但缺乏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學習和培訓。因此在教學中,雖然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比較重視,但對如何根據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探究中醫護理教學模式經驗較少[}z}縱觀中醫護理教學發展歷程,中國傳統護理思想包括護理道德觀、預防護理觀、整體護理觀、辨證護理觀、情志護理觀、和諧護理觀等。在學科、專業建設和管理中,應將該思想貫穿始終,但是,我國中醫護理教育,恰恰缺少這些。
3.4教學研究管理
對國內幾所中醫木科院校橫向對比研究發現,高校對中醫護理教學研究的管理不夠系統化,鼓勵創新力度不夠大,監管機制不夠完善[}s}。近幾年,隨著國家加大對祖國中醫事業的支持力度,中醫護理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護理教育者開始進行中醫護理教育的研究,筆者查閱論文數據庫發現,近幾年來,對中醫護理教學研究論文從2000年的40篇左右發展到2014年的500篇左右,發表文章數顯著提高,但是,總體上看,中醫護理教學研究的發展相對其他專業教育發展滯后,而且大部分研究存在科研目標模糊,沒有明確的研究內容與發展方向,結論模糊空洞,可參考價值不大;教學科研力量較弱,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都還處于較低的水平;相關教學研究管理方而所發表論文的數量比較少,質量也參差不齊,大多數文章主要以獨著形式完成,合作率比較低。研究發現只有3%左右的中醫護理研究文有基金資助,這其中大部分研究項目的基金資助主要來自省市,來自國家級的基金資助比例非常少。也有研究人員發現中醫護理研究人員主要來自中醫院,中醫護理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建立,論文產出量有待提高。目前中醫護理教學管理的研究進展較為緩慢,存在以卜原因:①對中醫護理的獨立學科及在中醫事業中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足;②中醫護理教學科研課題的科學性欠嚴密,缺乏新穎性,真正有價值、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課題較少[l4]
3.5教學改革管理
中醫護理教育教學改革管理就是要從整體上把握高校教學管理和改革管理的客觀規律,根據學校教學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協調好各方而關系,使其能夠順利進行,并發揮其最大限度的積極效應。中醫護理教育必須改革才能有未來,這是從事一線中醫護理教育教師們的共識[[l5],筆者通過大量問卷調查,對幾所中醫院校護理學院一線教師們進行調查,87.9%的教師都認為中醫護理教育教學改革非常必要和急迫。但經調研發現,由于長期以來受現代護理教育觀念的影響,護理學院的人力與資源管理對中醫護理方而僅停留在一些簡單的中醫護理操作上,比如艾灸、拔罐、推拿、按摩等,重視操作,卻對真正的中醫的靈魂—中醫思維(辨證施治、文化傳承等)嚴重缺失。更有甚者,有高校花費大量資金,購買各種儀器,比如舌診分析儀、脈診分析儀等,代替教師的言傳身教,這些限制了中醫護理特色的發揮。由此可見,中醫護理教學改革任務艱巨、過程復雜。同時,調研還發現中醫護理教學改革組織零散、時間周期長、相關人力則力投入不足等,這些問題均制約著改革的步伐。
4小結
中醫護理學是一個年輕但潛力無限的學科,在該教育教學領域,前人已經做了很多研究,木研究著重從教學管理模式上全而分析目前中醫護理的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總結如卜:①中醫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及管理還是西醫護理為主,并未突出我國中醫特色,中醫課程在總課程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②管理體系與現代護理完全一致,沒有自己獨特的管理體系,這個問題是最致命的;③由于中醫護理學沒有自己完善的理論體系、教育體系、管理體系、科研體系、實踐體系,所以中醫護理學還不能成為一個專業,且教學實踐缺少中醫護理特色,臨床實踐以現代護理技術為主,中醫護理操作技術大部分都屬于中醫臨床技術,臨床實踐較少,學生對中醫護理缺乏信心;④中醫護理教學研究發展緩慢、科研力量弱、研究目標模糊、研究內容與發展方向不明確、研究方法落后;⑤中醫護理教學改革任務艱巨、過程復雜,教學改革組織零散、時間周期長、相關人力則力投入不足[U-l9]n綜上所述,我國中醫護理教育教學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作為中醫護理人,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祖先的優秀瑰寶,還要借鑒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結合西方護理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地發展中醫護理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與時代接軌并具備中醫素養的全而的、綜合的、現代的中醫護理人才。有了人才,才能使中醫護理始終保持強大的活力,擁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木課題將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深入探討和解決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方法,以期為中醫護理木科教育教學管理的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作者:陳嬋娟 田真真 單位:江西省南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局 江西中醫藥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6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