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 在勞動法方面針對經濟補償的部分已經有了足夠完善的規章制度。基于此, 本文從保障失業雇員的收入經濟和適用于維護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兩個方面討論了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 又分析了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性質, 包括補償雇員因失業損失的財產利益、保障雇員因失業失去的財產收入和穩定雇員與雇主之間的雇傭關系。
《民間法》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為了實現我國勞動法在實施時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就需要對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進行調整, 保證需要受到保護的人能夠依賴法律的力量實現維權, 并通過對經濟補償性質的研究來對勞動法上經濟補償進一步的了解。經濟補償是勞動者權益的制度保障, 其適用范圍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規劃和確定, 性質也作為爭論的焦點需要我們進行定性分析。
一、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
(一) 適用于保障失業雇員的收入經濟
我國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較為寬廣, 在非勞動者個人問題的情況而導致雇主與其解除雇傭關系時, 就是符合經濟補償條件的, 此時雇主需要對失業雇員進行經濟補償。在實際的應用環境下, 我國對失業雇員建立了失業保險制度, 但是這種制度仍有諸多不完善的方面, 使得其覆蓋面不夠廣。例如, 上海市失業保險金在十二個月以內為每月1065元到1170元, 十二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為每月852元到936元, 這種保險金的標準還是很低的, 無法維系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經濟補償可以在這種不完善的失業保險制度之上為失業雇員提供相應的保障, 在適合的人員范圍內為失業人員提供收入經濟的支持。
(二) 適用于維護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是為了維護我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在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被侵害時對勞動者起到保護的作用, 適用于勞動者在受到不公平待遇并離職時能夠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現階段, 我國勞動者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況較為普遍, 例如在對北京某區域內的民營企業員工進行問卷調查時, 參與調查的共有121人, 超過半數的員工反映本企業存在侵犯勞動者權益的情況, 32.5%的員工表示本企業會隨意辭退雇員。這樣的情況使得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在其被企業辭退后需要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
二、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性質
(一) 補償雇員因失業損失的財產利益
勞動者就業是為了獲得維持自己生活的財產收入, 一旦受到企業的辭退就相當于損失了這一部分的財產利益,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就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失業所損失的財產利益, 也是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性質之一。在勞動者的就業過程中, 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雇主想要解除雇傭關系的情況, 當解除雇傭關系的原因合法時, 勞動者失業的情況就會成為事實, 雖然法律對解除的原因認可, 但是勞動者因此失業是其面臨的現實問題,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可以讓勞動者的損失降低, 從而實現對失業雇員的社會保障。由于雇員在失業的情況下會損失在原本工作崗位任職期間的技能和社會評價, 在經濟補償的時候就要考慮其原本的工資情況和任職時長, 與這些方面的因素相結合, 盡量補償雇員因失業損失的財產利益, 填補雇員失業時的空白期, 從根本上對雇員的利益進行保護。
(二) 穩定雇員與雇主之間的雇傭關系
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性質包括穩定雇員與雇主之間的雇傭關系, 有了經濟補償作為規定, 雇主在解雇員工前需要對解雇的經濟補償進行考慮,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員工的解雇率, 使得部分員工能夠免于失業的利益損失。經濟補償是需要雇主向解雇雇員所提供的, 相當于企業內部的出資, 當雇主想要解除雇傭關系時, 不僅需要損失人力, 還會損失一定的資金, 這就對雇主隨意解雇員工的情況進行了控制, 可以有效的降低社會失業率, 讓雇主與雇員的關系除了工作還有利益作為支撐, 更為穩定的雇傭關系可以更好的對勞動者的利益進行保護。例如, 河南A民營企業無故解雇員工的情況較為嚴重, 并且不會對解雇員工提供經濟補償, 導致員工的合法權益被侵害, 經過相關部門的介入調查, 對該企業進行了處罰, 責令該企業對解雇的員工進行經濟補償。類似這樣的處罰手段能夠讓企業在解雇員工之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不會隨意的解雇員工導致員工失業, 變相的維系的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雇傭關系, 二者能夠較為穩定的互惠互利, 員工不會因為企業隨意解雇而經受失業的風險, 企業也不會隨意解雇員工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穩定雇員與雇主之間的雇傭關系, 是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性質體現, 使得雇傭關系更加穩定、合理和科學。
三、結論
綜上所述, 勞動法上的經濟補償是為了實現對勞動者自身利益的保護, 其適用范圍的廣闊性是為了最大程度的對勞動者實現保護, 并有針對性的保障勞動者的財產收入和基本生活。我國的經濟補償應該考慮制度實施的長遠性, 結合實際情況對勞動者提供幫助, 不對雇員和雇主任何一方施加過多的壓力, 實現最科學和最有效的經濟補償。
參考文獻
[1]趙欣.我國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金制度研究[D].福州大學, 2014.
[2]謝增毅.勞動法上經濟補償的適用范圍及其性質[J].中國法學, 2011 (04) :103-11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