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英語論文
一、了解高考實質跨越文化差異
教師應該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為主要目標,而不是將目光只放在提高分數等這樣的應試技巧上面。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能力靠的是扎實的基礎知識,以及大量的實踐。這些都要靠日積月累,而非一日之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例如,英語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因為一篇英語文章中的知識十分豐富和廣泛,體裁也極為新穎。雖然有的學生能夠十分流暢的理解文章的語法和詞句,但是由于缺乏對于文章背景,文化底蘊的了解,還不能夠透徹的理解文章的內容。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為廣泛的語言。
每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生活習俗都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使得學生對于閱讀理解難以下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注意向學生灌輸文化知識,如西方國家習慣尊重別人的隱私,像私事、年齡、收入、住房及婚姻等涉及個人信息方面的,都不會過多打聽;和外國友人進行交談時不明知故問,別人對自己的贊賞要由衷感謝等。這些都對平時的日常學習有著很大的作用。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應該督促學生進行廣泛閱讀,通過文章、錄像、影片新聞等各個方面了解文化背景,增強學生對于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從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文化底蘊和文化素養,這樣對于提高高考英語中的閱讀理解分數有著十分有效地作用。
二、教授方法舉一反三
達爾文曾經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新課程改革下對于教學的要求更上一層樓,不是簡簡單單的只要求學生學會做題,學會拿高分,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學會方法。中學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最為關鍵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因此教學中的關鍵就是教給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和糾偏,同時滲透學習方法和策略。比如在做閱讀理解時,教師可以請做的好的同學當眾起來傳授交流經驗。有的同學速度比較快,他并不是一個詞一個詞的閱讀,這樣是精讀,而在考試時,精讀往往比較浪費時間,而泛讀則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領略文章大意。在大段大段的英文單詞中準確而快速的挑出中心句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提高效率。還有的同學是在做閱讀之前提前先閱讀一遍題目,然后再根據題目去原文中尋找答案,這樣能大大縮短時間,同時又提高了準確率,達到又快又好的效果。就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自己做題的規律,并將之與大家進行交流,再加上教師的總結與歸納,其他同學對此方法的印象將會大大加深,并在做題的時候,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進行運用。久而久之,這種方法就會成為他們做題的習慣,教師也就成功的達到了傳授方法的目的,能夠使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三、結束語
高中英語課程的改革,是為了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的推行和落實。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合理把握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和高考英語改革之間的關系,以高考的改革推動教育的改革,起到引領指揮的作用,以課程的改革帶動高考的創新,兩者相得益彰,為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做貢獻。
作者:王彩芳 單位:浙江省奉化市江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