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科學發展
一、進一步轉變教育理念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塑造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僅僅制造一個考試機器,這點在新課標中有非常多的深刻論述和要求,因此學校不僅僅是傳播文化知識,還要鍛造學生的人文素質,賦予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必需的各項技能,讓他們在教育中深深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這樣的人才才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人才。因此,首先,要轉變育人的觀念,增加樹人觀念,不僅要對學生的九年義務教育等校內學習負責,還要培養學生走向社會、走出學校的生活技能,讓他們更加有社會公民責任感,樹立他們作為現代公民的各種觀念,從而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其次,要塑造他們的良好性格,不僅對他們的知識技能要注意培養,也要通過體育、美術音樂等人文教育讓他們對社會、對教育充滿憧憬,讓他們敢于面對困難、善于解決各種問題、對生活充滿正面看法。
二、優化學校日常管理規定和措施
以升學率為中心的學校管理是非常嚴苛的,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素質教育要求,學校要力爭營造一個生機盎然的學習環境,讓師生能夠互動和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中來。這就要求學校一是要改變之前的管理措施,在作息、課程安排等方面盡可能地人性化、柔性管理,二是要更加注意營造樹人的環境,讓教師樹立教學根本任務是塑造一個綜合素質高的現代社會公民的正確觀念,三是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優化,創造一個綠色、環保、沒有過多干擾的學習環境。
三、重視感情教育和師生感情交流
師生感情是教學關系融洽的基礎,學生要在教學活動中感到愛與尊重,才能更容易服從教師的指令,發展出比較完整和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師要勤于和學生交流,對學生的管理要盡可能人性化,不要把學生當成服從命令的做題機器。教師和學校管理者,一是要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同樣的關心和照顧,通過以理服之,以情感之,使學生在感動中主動配合教學管理工作。二是要對學生的情感和內心進行關注,尤其是初三有早戀傾向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心理輔導,定期開展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最好學校方面能夠配備一定數量的心理輔導教師開展專門的心理輔導,對學生容易產生的負面情緒進行介入干預工作。最后,要充分體現民主治校、尊重學生的參與權,讓學生參與到初中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將尊重、民主的精神充分體現,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四、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技術已經成為學校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依托,是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可以說只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讓素質教育不成為一句空話,才能順利開展各項現代教學工作。因此,學校要充分重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依托網絡技術進行教學科研和實踐,探索更多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路徑,讓教學活動更加優化。
作者:胡志民 單位:湖南省廣益實驗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3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