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完善企業會計監管論文
一、建設和完善企業會計監督制度的意義
誠如前文所述,企業內部管理的推進需要財務管理的參與,而會計監督制度則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監督制度是監督會計人員與會計行為兩個方面的內容,而且作為會計制度的核心,監督制度的完善和落實直接衡量著企業內部管理的水平。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內部管理與控制一方面是企業塑造內部戰斗力與凝聚力的重要砝碼,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展示對外形象與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所以,要把建設和完善會計監督制度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抓手,以會計監督提升內部管理質量,進而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企業會計監督制度建設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從前面的論述不難看出,現代企業要想獲取快速、可持續發展,塑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尤其是會計監督制度。保持會計行為與執行者的純潔、科學,需要一系列制度的加持和影響,而其路徑和方法更需要細致的探討。
1.健全會計人員的管理及監督制度
其實,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會計人員早已成為企業財務部門的核心。建設和完善具備企業特色的會計監督制度,其實主要的對象就是會計人員。做好了對會計人員的監督,就基本保證了企業會計部門的穩定和持久,也就為企業會計行為與財務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健全會計人員的監督制度,其實是為了加強人員管理,塑造會計管理文化和氛圍,引導科學、合理的會計職業素養,不斷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如,要完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制度》、《會計人員內部監督制度》、《會計日常審查制度》等,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建設來確保會計人員的工作處于制度、章程的范圍內,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利于企業發展。要知道,近年來很多企業內部出現的會計人員違法亂紀、違反會計準則的行為屢見不鮮,不僅導致了諸如會計信息失真、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等不良后果,而且給企業帶來了直接的損失。因此,通過類似監督制度的建設和完善,能夠很好的督查、引導會計人員的行為,確保企業會計工作的科學、有效進步。
2.建設和完善針對會計行為的監督制度
建立健全現代企業的會計監督制度,要著重從企業會計行為模式與路徑入手,確保監督制度落到實處。企業的會計行為,包括日常會計執行,賬務管理,財務運行管理,一般性會計落實等。對于會計行為的監督,更多要通過人為監督與制度監督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其中制度監督是基礎與核心。要建設和完善諸如《會計審查制度》、《會計后期監察準則》、《會計內部監督章程》等系列制度,形成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體系,以制度化力量推動企業會計行為的科學、健康與穩定發展。要把企業的會計監督納入到企業日常管理的重大日程上來,切實提升內部監督的效能。針對企業會計行為中的重大問題或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明確權責與義務,嚴肅處理,確保企業會計行為、會計管理的純潔。要行為良好的會計管理與監督規范,確保會計執行力度和效率,最大限度的提升會計工作的執行力。只有當前會計監督制度真正得到貫徹落實的時候,企業會計工作的效能才能得以顯現,企業財務工作才能因此受益。
3.加強外部監督,推進會計的社會監督機制建設
除了企業要加強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建設以外,外部監督的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要推進社會監督機制的行為,以全社會的力量確保企業會計行為的有序,確保會計人員的行為科學化。首先,要全面推行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就必須從法律上規定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將行政權力的壟斷保護改為政策、法律上的扶持。此外,要注重培養注冊會計師隊伍,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建立以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為主要形式的社會監督評價體系。另外,必須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自身建設,加強職業道德觀念和風險意識,提高業務水平,注重執業質量,向企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在社會上樹立起使外行人信賴,內行人尊重的公眾形象。認真遵循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與工商、稅務、證監、國有資產管理等執法機關齊心協力嚴格執法,共同作好會計監督工作。
4.完善會計培訓與普法教育,提供會計人員素質
加強企業會計監督,需要運用多種手段和力量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當會計人員的素質得以提升的時候,企業會計監督自然可以得到保障。要嚴格貫徹落實《會計法》基本精神,行為普法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會計從業人員真正懂法、守法,真正符合會計行為模式的要求。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日常培訓,切實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要千方百計的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確保會計人員“來之能戰,戰則必勝”。只有會計人員素質過硬,企業會計監督才能有所成效,會計工作才能穩步前進。
作者:林義力 單位:寧波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4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