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銀行會計課程教學改革
一、《銀行會計》課程定位
《銀行會計》課程是高職院校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核心課程。銀行會計是以會計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運用會計的核算方法和手段對銀行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和處理,為銀行的經營管理者和有關方面提供銀行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專業會計。《銀行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銀行會計基本核算方法、存款業務核算、貸款業務核算、現金出納業務核算、系統內往來業務及資金匯劃、金融機構往來業務核算、支付結算業務核算、金融資產業務核算、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業務核算、收入和費用核算、所有者權益核算、年度財務決算。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務模塊都應以相關的制度法規為基準,按照業務操作的流程順序逐項學習各項臨柜業務的操作要點,借助銀行真實操作設備、仿真業務憑證,培養學生勝任銀行對公崗位的職業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銀行對公業務類型,具備銀行經濟業務憑證填制、審核和會計處理的能力。
二、《銀行會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有財務會計核算先入為主的觀念
在高職金融管理與實務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在第一學期的課程設置中就安排了《會計基礎》課程,學生通過對《會計基礎》課程的學習,掌握會計的基本核算方法,但是會計基礎的業務處理對象是工商企業的經濟業務,也就是說學生所站的會計主體角度是工商企業。所以學生在學習銀行會計時,頭腦里首先反應的就是制造業企業的借貸記賬法。但是銀行會計的會計核算主體是商業銀行,比如核算企業把現金存入銀行的經濟業務時,學生很容易站在企業的角度,理解成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庫存現金”科目,尤其初學時,很難把這個業務理解成商業銀行現金資產的減少,企業在銀行存款的增加,即商業銀行負債的增加。另一方面工商企業的記賬方法是借貸記賬法,而商業銀行的記賬方法包括單式記賬法和復式借貸記賬法,這也是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的。
(二)學生對銀行會計經濟業務理解起來有難度
銀行會計的經濟業務較為復雜,學生較難接受。教學難點有:一是聯行業務往來與資金匯劃業務,主要是同一系統行代收、代付款項核算、代收代付匯差資金核算。二是金融機構往來業務核算,主要是同城票據交換、異地跨系統轉匯的會計處理。三是支付結算業務,主要是支票、銀行匯票、商業匯票、匯兌、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的會計處理。這些業務都是商業銀行特有的經濟業務,由于會計科目名稱復雜、業務處理難度大(如同城票據交換,學生對票據交換所的概念就不容易理解),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
(三)《銀行會計》教學方法單一
《銀行會計》在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開設比財務會計晚,《財務會計》等課程已經日趨成熟,教學方法已經由以傳統高職《銀行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作者:劉慧娟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