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雜志
歷史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歷史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出版最早的一本綜合性史學期刊。《歷史研究》主要刊載史學界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史學理論和方法論﹑史學史﹐史學著作評介并發表重要的歷史文獻﹑歷史資料及其研究﹑考證﹑介紹﹐設有讀史札記和史壇信息等欄目。該刊提倡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歷史﹐探討歷史發展規律﹐分析和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提倡實事求是﹑各抒己見﹐并就史學研究中一些重大問題開展討論﹐以促進歷史學的發展和繁榮。百家爭鳴、實事求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是《歷史研究》編輯部同仁始終堅持不懈的辦刊方針和不斷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
歷史研究雜志辦刊宗旨:
《歷史研究》是中共中央“中國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倡議創辦的歷史學專業刊物。毛澤東同志就創辦《歷史研究》提出以“百家爭鳴”為方針研究歷史。郭沫若先生是《歷史研究》編委會的召集人,他撰寫的發刊詞論述了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必要性,同時認為“認真能夠實事求是的人,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必然會逐漸地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接近而終于合轍。”
歷史研究雜志期刊榮譽:
本刊是全國歷史類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1995年獲全國社會科學優秀期刊提名獎,1996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
歷史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犯罪研究雜志軍事歷史雜志軍事歷史研究雜志法商研究雜志城市黨報研究雜志新聞研究導刊雜志電視研究雜志年鑒信息與研究雜志圖書館學研究雜志圖書館工作與研究雜志歷史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發表請詳細看。
歷史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近代學術轉承:從國學到東方學——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劉向歆父子年譜》的學術背景與初始反響《光明之城》偽書考“黑貂之路”質疑——古代東北亞與世界文化聯系之我見元代旅華的西方人——兼答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西方漢學的奠基人羅明堅美國西部野馬的馴養使用與保護《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要目十九世紀美國的德意志和愛爾蘭移民之比較試評六卷本《中國移民史》——兼談學術批評的規范問題《中國移民史》的史料及史實問題秦漢魏晉“丁中制”之衍生宮亭廟傳說:中古早期廬山的信仰空間晚清直省“公費”與吏治整頓北平黨政商與濟南慘案后的反日運動英國愛德華六世與伊麗莎白一世時代的神學教義革命希伯來語復興與猶太民族國家建立論劉大年的近代經學研究清朝前中期糧食畝產研究述評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項羽死于烏江辨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zfws_1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