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電商包裹數量與日俱增,推動了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然而,快遞量的遞增和現行快遞配送服務質量的不對等,導致無法滿足客戶對快遞行業的高質量要求。基于此,共同配送模式興起,催生了一批以菜鳥聯盟為代表的快遞代收組織機構和平臺。文章從快遞配送模式研究出發,探尋社會渠道參與快遞共同配送模式的形式,分析社會化共同配送模式的優缺點,同時提出可行性建議,為快遞行業配送業務的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社會渠道;共同配送;配送模式;持續發展
一、引言
近年來,電子商務驅動我國快遞行業迅猛發展,電商包裹數量急劇增加。2018年全國快遞包裹業務量突破500億件,其中大約有70%的包裹都是寄往個人地址的電商件,這給快遞企業“最后一公里”投遞帶來了極大壓力。雖然快遞企業的人力、車輛等投遞資源也在增加,但是與年均超過30%的業務增速相比,現有投遞資源仍顯不足。如果堅持采用單一的上門投遞方式,一方面會導致派送員工作壓力巨大,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投遞延誤、成本上升等不利結果。基于此,共同配送模式受到各方關注,并催生了一批以菜鳥驛站、豐巢柜等代表的快遞代收組織。
下文從快遞配送模式的演進視角出發,揭示了共同配送模式的產生背景、實現方案,通過分析社會化渠道參與快遞共同配送的主要動機,提出因渠道而異的共同配送參與理念,進而討論了社會化渠道參與快遞共同配送的潛在風險及處置思路,最后還對這種配送模式的可持續性問題進行了研判。
二、快遞共同配送模式的產生背景及實現途徑
(一)共同配送概念界定
共同配送這個概念起源于日本,又稱為協同配送或聯合配送。日本運輸省將共同配送定義為:“在城市范圍內,由一個卡車運輸業者對幾個按期運貨需求協作利用一個運輸系統進行配送,實現物流過程的合理優化”。在實現電子商務共同配送時,需要使用大量的車輛并提高其利用率,這就需要幾個企業單位共同聯合起來,將物流資源、設施設備、管理等共同化,多個企業共同組織實施配送活動,以達到物流配送合理化。中國的快遞共同配送模式起步較晚,從社會發展趨勢以及顧客的物流配送需求來看,電子商務共同配送是符合社會時代發展需求的,也是電子商務和物流快速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
(二)推廣共同配送模式的產生背景
快遞共同配送的產生背景包括:
1. 快遞產業的發展趨勢
快遞業作為一種可以涵蓋包裝、運輸、配送、信息處理、貨運代理等內容的新興服務性行業,在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的經濟背景之下,在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中國快遞產業起步晚,但發展速度較快,業務量急劇增長,傳統的快遞配送服務產生諸多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快遞配送需求。快遞共同配送模式解決了快遞公司末端配送成本過高的問題,把代收點作為配送的終端平臺,構建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共享社會物流資源,優化當前的運作模式,極大程度上整合人力物力,形成統一的產業鏈。
2. 城市管理的政策要求
早在2010年 4月,商務部就提出將城市統一配送作為中國城市物流發展的主題,在城市配送過程中產生許多矛盾。一是城市各方資源的爭奪;二是城市配送運營中的內部矛盾;三就是政府對城市管理的政策要求和滿足居民消費的矛盾沖突。隨著業務量的不斷上漲,配送末端的快遞網點越來越難經營,2018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中指出,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快遞代收點的展開,符合政府的城市管理條例,統籌協調,降低快遞員送貨上門時可能發生的糾紛問題,統一管理,優化快遞市場環境,有利于城市整體和諧。
3. 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傳統的送貨上門的配送模式,對顧客在時間等因素上有諸多局限性,造成客戶滿意度降低。傳統的快遞上門配送的服務缺陷,促使了快遞代收業務的誕生。快遞代收避免消費者因時間、地點等原因造成的無法簽收快遞的問題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上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靈活自由的選擇,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三)共同配送模式的實現方案
根據配送方式的不同,把快遞配送模式分為以下幾類,如圖1所示。
1. 產業組織視角
產業組織是指產業內企業間的市場關系和組織形態。產業組織分為兩類,一類是產業內企業間的市場關系,另一類是產業內企業間的組織形態是指同類企業相互聯結的組織形態。從產業組織視角,把快遞配送模式分為獨立配送和共同配送。獨立配送是指各快遞公司單獨派發快遞;共同配送是指幾個快遞公司建立共同配送體系,共同配送快遞。
2. 業務流程視角
業務流程是為達到特定的價值目標而由不同的人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動。從業務流程的視角,把快遞配送模式分為直接配送和間接配送。直接配送是指快遞公司上門配送的模式,間接配送是指快遞包裹先送到第三方位置,然后由客戶取件或第三方交付給客戶。
3. 技術配置視角
物流技術配置是指人力和設備的配置。從技術配置的視角,把快遞配送模式分為有人值守和無人值守。有人值守自提點是指有人負責交付,包括社會機構工作人員客串交付、專業自提點的工作人員負責交付,無人值守自提點是指各類自助設備。
4. 資源利用視角
物流資源是指人、財、物、時間和信息,快遞資源利用是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的需要,在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利用有限的資源進行快遞配送服務。從資源利用的視角,把快遞配送模式分為專業化和社會化。專業化是指專業的快遞配送,社會化是指社會渠道參與快遞配送業務。
5. 依托渠道視角
依托渠道是指通過多種渠道參與快遞配送業務。從依托渠道的視角,把快遞配送模式分為專業門店模式、個體門店模式、連鎖門店模式和物業機構模式。專業門店模式是指專業的快遞公司成立門店,提供快遞自提點;個體戶模式和連鎖門店模式是指個體工商戶和連鎖門店代收快遞,提供快遞自提點;物業機構模式是指物業部門代收快遞,提供快遞自提點。
推薦閱讀:電子商務國家級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