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筆注射的依從性,筆者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對糖尿病影響的因素及如何采用有針對性的對策,臨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將調查的結果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齡35~74歲,符合WHO1999糖尿病診斷標準,均是Ⅱ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發病時間2~3年,文化程度:大專以上46例,高中及中專56例,初中即小學88例,文盲10例。
2方法
2.1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調查。本組采用自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內容為糖尿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和自我管理技能,患者對治療的認知、配合和主動程度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同時了解患者對經濟承受能力,對疾病預后的認知程度,對治療方案及效果的信任度,醫患溝通認可程度,對家庭和社會支持程度等?;卮鹫_60%以上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2.2應用胰島素筆注射依從性的調查及評價標準。采用自行設計的是非問卷,在調查前對患者用統一指揮語對填表要求做出詳細的解釋,采用4個小題確定患者應用胰島素筆的依從性。①你是否按醫生要求每天用藥的次數用藥?②你是否按醫生要求的時間用藥?③你是否按醫生要求的量用藥?④你是否按醫生的要求長期用藥?4個答案均為“是”即依從性好,否則為依從性差。
3結果
3.1胰島素筆注射依從率。本組發放200例問卷,回收200份,回收率為100%,依從性好有56例,占28%,依從性差有144例,占72%。
3.2不同胰島素筆注射依從性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程度比較。
3.2.1什么是糖尿病。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52例,不合格4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88例,不合格56例,統計學處理,X2=19.35,P<0.01.
3.2.2糖尿病的并發癥。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30例,不合格26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5例,不合格92例,統計學處理,X2=5.08,P<0.05.
3.2.3血糖波動的危害。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24例,不合格26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26例,不合格118例,統計學處理,X2=13.23,P<0.01.
3.2.4影響血糖的因素。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11例,不合格45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12例,不合格132例,統計學處理,X2=5.07,P<0.05.
3.2.5所用藥物及胰島素筆注射的用法。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54例,不合格2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64例,不合格80例,統計學處理,X2=45.04,P<0.01.
3.2.6所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10例,不合格46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11例,不合格133例,統計學處理,X2=4.48,P<0.05.
3.2.7如何自測血糖血尿。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30例,不合格26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34例,不合格110例,統計學處理,X2=16.63,P<0.01.
3.2.8低血糖的預防及處理。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11例,不合格45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12例,不合格132例,統計學處理,X2=5.07,P<0.05.
3.2.9如何自我保健。依從性好組56例,合格52例,不合格4例。依從性差組144例,合格18例,不合格126例,統計學處理,X2=114.40,P<0.01.
4討論
4.1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指導患者行為上與所給治療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從程度[2]。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嚴格執行醫囑長期堅持治療,才能較好地予以控制血糖,故胰島素筆注射依從性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在使用胰島素筆注射的患者,其用藥的依從性與藥物的不良反應外,與患者對疾病有關的醫學知識的了解與正確認知,對醫務人員信任程度有直接的關系。
4.2通過調查本組資料顯示,胰島素筆注射者用藥的依從性好者為56例,依從率占28%。依從率差者為144例,不依從率占78%,兩組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比較。依從性差的人群中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明顯低于依從性好的患者,P<0.01或P<0.05.因此在應用胰島素筆注射的患者應積極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和了解予疾病有關的基礎知識,提高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善于改善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改變自己不良的行為和危險的因素,提高用藥依從性,嚴格按醫囑長期堅持用藥,才能提高控制血糖率,達到治療的目的。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