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城市管理工作方法探討
一、樹立科學理念,提高群眾滿意度
一是要緊扣構建和諧社會主題,樹立科學理念,提升城市包容度。倡導管理即服務的理念,堅持疏堵結合,以疏為主,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以服務促管理。針對攤點管理、停車管理等日常城市管理難點,實施攤群點自治管理,在城區規劃設置早餐點;開辟“自產瓜果銷售綠色通道”,設置自產自銷瓜果銷售點;合理設置停車泊位、協調啟用社會地下停車場、設置自行車停放點;以有效化解管理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做到既方便群眾,又加強管理。
二是要倡導親情執法的理念。把群眾滿意作為城市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堅持教育和處罰相結合,以教育為主,對輕微違法行為和違反規定的下崗工人、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堅持零處罰,重在教育。最大限度地體現城市的包容性,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
三是倡導和諧城管的理念。開展“城管六進”(進學校、進社區、進工地、進機關、進商戶、進家庭)、“我為市容建言獻策”和“我做一日城管”等城市管理互動活動,提高公眾參與度,充分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與相對人進行溝通合作。以真誠的服務,人性化的關懷,博得群眾的真心擁護,實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動,為城市管理工作的開展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創新管理體制,完善城管執法體系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理順關系,形成合力,從體制上確保城市管理工作順利實施。一是建立高效的協調配合機制,明確城市管理執法機構的職責權限,規范與城市規劃、園林、市政、環保、工商、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的職權關系。注重與各相關部門的協調聯系,積極爭取配合支持,提高執法管理效率。建立城管執法聯席會議制度、雙向告知制度,形成聯動執法機制,確保部門間城市管理工作銜接有序、運行順暢,以解決噪音污染、油煙污染、亂扔垃圾、亂潑污水等問題。
二是建立完備的執法管理體系,完善執法標準,建立健全裁量權基準制度,合理細化、量化行政裁量權,明確適用規則。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搭建依法行政的制度平臺。
三是建立科學的考評考核機制。圍繞各種行政執法行為的環節和流程,研究制定執法基本要求和標準,并以案例評析、以案說法等多種方式,指導行政執法工作。制定崗位責任量化考核標準、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執法案件質量監督評查制度,簽定執法崗位目標責任書。強化執法案件質量監督,開展執法檢查活動,提高執法人員辦案水平。
三、實施精細化管理,提高執法工作效能
精細化管理,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基本要求。因此,城市管理者要不斷探索管理方法,完善內部運作,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劃分管理責任區,按照“定人、定責、定崗、定時”的要求,實行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建設城市管理監控中心,對市區重點地段進行24小時監控,實現城市管理的全天候、無縫隙、全覆蓋。
二是建立快速反應工作機制。成立“城管110”等應急機構,24小時接受市民群眾的投訴、建議、舉報和求助,形成受理投訴服務、應急指揮、快速協調、及時解決的城管指揮調度機制。
三是開展綜合治理。要圍繞市民集中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實行綜合治理,開展戶外廣告、空調室外機侵占城市空間和熱污染、車輛亂停亂放、亂搭亂建、飯店油煙污染、噪聲污染等整治活動,有效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
四、強化一流意識,提升城管隊伍形象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因此,城市管理者要始終堅持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工作目標,著力打造紀律嚴明、素質優良、作風過硬、敢打硬仗的隊伍。
一是強化教育培訓。嚴把培訓上崗關,對錄用人員進行軍事化訓練,加強政治理論、法律知識、組織紀律、業務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教育,經考試合格才可上崗。建立學法用法制度,采取以會代訓、以執代訓等形式,突出對一線執法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法治意識、法律素質和執法管理水平。
二是強化隊容風紀。開展“百日文明執法競賽”、“摘星扛旗”等爭先創優活動。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人員基本行為規范,以軍事化的標準規范隊員的言行舉止,打造執法形象,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性。
三是強化執法監督。建立考核管理辦法,制定文明執法工作制度,面向社會公開聘請政風行風義務監督員。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相關部門、新聞媒體和群眾投訴熱線的監督作用,以增強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自覺性。
四、小結
人民城市人民建,管好城市為人民。只要城市管理工作者堅持走群眾路線,以群眾需要為出發點,創新工作方法,更新工作理念,認真履行職責,通過的智慧和不懈努力,通過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一定能為群眾管好城市,創建整潔、方便、舒適、和諧的人居環境。
作者:丁配全 單位:安徽省淮北市城市管理監察支隊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3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