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管理協調發展探討
1民辦高校三支隊伍的重要性
民辦高校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三支隊伍:一是管理隊伍。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學校直線組織的負責人,如校長、二級院院長、教研室主任等,通常由學術專家兼任,依靠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共同發揮管理作用;二是各行政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包括多方面的業務管理人員,其應當是懂專業、懂管理的專業人員;三是黨群工作人員,主要包括黨委、工會、團委等群眾團體系統的工作人員。二是教師隊伍。他們具有高學歷、高素養,有專業技術職稱,并且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一定特長,站在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三是后勤隊伍。包括為教學、管理、學生工作等提供輔助支持和保障服務的各類人員,其工作面牽涉到宿舍管理、飲食服務、水電供暖、醫療衛生、綠化美化等方面。
1.1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管理作支撐
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得以正常運轉、教育工作目標得以實現的保證,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管理人員掌握、決定并支配著學校各類資源,在學校發展中發揮著協調、參謀、激勵等重要作用,其能力和素質對學校管理目標的制定、教育教學方案的實施及最終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學校內部結構日趨復雜,管理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對管理人員規范化、專業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管理隊伍對民辦高校來說勢在必行。
1.2一流的教師培養一流的學生
教師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直接承擔者,沒有一流的教師,就不會有一流的學生。民辦高校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直接影響了教學改革,教學改革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尤為重要,無論是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整合,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關鍵都要由教師真正去執行。學校內涵發展需要集高尚人格、高尚道德、高深文化素質于一身的教師,培養學生不僅成才,而且成人。民辦高校要真正實現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重要任務。
1.3任何一所高校的良性發展都離不開后勤工作的強
大支撐與保障后勤保障與服務既是民辦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客觀物質基礎,又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辦學職能的必要條件,關系著學校是否能實現學風一流、辦學效益一流、環境一流。后勤工作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甚至制約學校的發展建設。后勤隊伍的服務對象是每位師生員工,擔負著為管理、教學和師生生活提供服務保障的職責。隨著民辦高校事業的發展,對后勤服務保障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建設一支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后勤隊伍也成為擺在民辦高校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2三支隊伍的協調發展問題
管理隊伍、教師隊伍、后勤隊伍在學校發展中各自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三支隊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互相補充,缺一不可。這三支隊伍是學校人力資源大系統中的三個子系統,共同組成一個有機整體,都是圍繞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這個中心來開展工作的。三者能否協調發展、均衡發展、同步發展,直接決定著民辦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和可持續發展的品位。任何一方出現短板,都會對學校的建設、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三支隊伍的人員因為職能定位各不相同,在行為特點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性,但目標是同一的,共同擔負著學校培育高質量專業技術人才的歷史重任。管理隊伍擔負著管理育人的職能,教師隊伍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能,后勤隊伍擔負著服務育人的職能,形成三腳鼎立之勢,齊心協力推動學校的發展。必須看到三支隊伍的工作性質有所不同、人員層次和待遇不同,形成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會有差異。要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必須建立激勵和牽引機制。如何有效激勵和牽引,需要視其行為特點不同,密切結合校內外的環境、組織文化、制度改革等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控,方能使三支隊伍建設得更好,效能發揮更佳。
3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的措施
3.1管理隊伍:多途徑提高專業化水平
民辦高校也是人才薈萃的地方,無論是學生還是教職工都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要求管理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管理水平和道德素養。學校要切實認識到管理隊伍建設的意義,有效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打造一支穩定的、專業的管理隊伍。構建良好的激勵環境,促進管理隊伍的專業化發展,不僅要有穩定合理的薪酬制度,還要與之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績效考核,考核內容與管理者的崗位職責和專業素質密切相關,可涉及決策水平、工作技能、溝通協調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等多個方面。將管理人員的系統化培訓列入學校計劃,管理隊伍專業化的培訓與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教育,而應看作是其專業發展的一部分。可嘗試建立管理人員“導師制”,充分發揮校內優秀管理人員的言傳身教作用。設計培訓內容時要有針對性地考慮不同類型和層次管理人員的專業需要,促進管理者的全面發展。
3.2教師隊伍:全面提升學術水平
教師隊伍建設,首先要構建科學的教師隊伍建設規劃。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和素質為中心,以高層次人才建設和教師分類定位發展為著力點,探索有效促進教師發展的機制。優化教師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做好高層次拔尖人才隊伍、學科梯隊和創新團隊的建設工作,幫助中青年骨干教師不斷成長;運用制度創新穩定教師隊伍,建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其次要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根據教師層次、專業結構的不同,制定培養方案,讓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依托學術專業組織,不斷豐富和更新教育觀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進行持續性、多樣化、多途徑的學習,不斷提升其專業化水平。再次要正確處理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的關系。堅持“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兩條腿走路,在給予引進人才優惠待遇的同時,對本校培養的人才也給予相應待遇,防止出現招來了人才卻使自己培養的人才流失的尷尬局面,處理好吸引人、留住人、使用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外才”與“內才”的優化整合。
3.3后勤隊伍:提高整體素質和服務意識
后勤隊伍建設必須重視后勤人才隊伍建設,樹立“人人都是人才”的觀念,做好后勤發展的頂層設計,將后勤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提到應有的戰略性高度,為后勤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規劃好發展藍圖,為高校后勤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同時要完善后勤人才的選聘機制,從后勤管理、專業技術、工勤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人才引進標準,實現人才階梯式引進、分工種引進,不斷優化人才隊伍。還要注重培養專業人才,包括復合型管理人才、專業化技術人才和專家型監管人才,實現人才類型的和諧。四是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定期展開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后勤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促進后勤隊伍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具有前瞻性地進行人才儲備和培養。
作者:齊春娥 單位:西安培華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