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公共管理論文
一、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現狀分析
公共管理這門學科為解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同時,由于短時間內發展過于迅猛,也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集中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師資隊伍建設不能滿足高等院校辦學規模的增長速度。有的高校發現公共管理學科火熱,便盲目地在本校設置公館管理學科,然而,這些高校的自身條件達不到公共管理學科設置的客觀需求,特別是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薄弱,這就造成隊伍建設與高等院校辦學規模的增長速度的不對等。二是公共管理學科教材建設不滿足專業建設要求。一些高校的公共管理學科未采用教育部組織編印的教材,而是自主編寫的教材,這些教材的質量不是很高,難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三是教學模式發展相對滯后,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跟不上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步伐。四是理論與實踐存在著脫節。理論比較空泛,缺乏實踐指導針對性,難以實現學用的有機結合。五是現階段我國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由于事業單位改革和事業單位人員招聘制度的改革,公共管理學科畢業生不能再向事業單位直接輸送,“逢進必考”的人才招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管理學科人才走向公共管理崗位。加之近年來畢業生人數的劇增,使得公共管理學科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承受著較大的就業壓力。
二、公共管理學科未來發展方向和學科發展任務
公共管理學科要想適應當前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客觀需要,擔負起解決公共管理領域相關問題的職責,必須準確對公共管理學科進行定位,注重對公共管理學科的分析研究,不斷增強這一學科的教學質量,注重對學科的規劃和統籌,強化學科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師德的塑樹和學風的培養才能使公共管理學科建成培養21世紀高素質公共管理人才的“加工廠”。一是對公共管理學科進行準確定位。公共管理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與其他公共組織一起,處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活動。從學術角度看,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組織的價值定位和實踐活動規律的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二是加強對公共管理科學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我國已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公共管理學科教學體系,為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了有力支撐。這就需要我們在注重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采取科學的研究方法,理順研究思路,用于指導教學實踐,從而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三是注重對學科的規劃和統籌。在現有發展規模的基礎上,不應再擴大專業規模建設,可否要根據市場需求、根據教育發展規律辦學,保持教育的協調發展,盡量不要造成專業規模的失衡,以致產生就業及社會穩定問題,給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帶來負面作用。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公共管理學科的科學規劃和統籌,確保其師資隊伍建設滿足學科增長速度,教材選用、教學模式符合我國當前公共管理發展的現實要求。四是強化學科師資隊伍建設。高校一方面要不斷引進高素質的專業教師任教,一方面要對現有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為其創造進修、學術交流研討的機會,使其增長見識、積淀更多的專業知識,增長專業水平,從而以更高的素質和水平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去,滿足目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要。五是注重師德的塑樹和學風的培養。良好的學風,濃厚的學習氛圍才能為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的外表環境。而高尚的師德是讓學生崇尚教師、尊重教師的基礎。因此,為了全面提高公共管理學科發展,高校應注重師德的塑樹和良好學風的培養,努力為公共管理學科營造積極向上、求真務實、勤勉嚴謹的學術氛圍,使這一學科的學生同時牢固樹立解決社會發展中公共領域各種問題的責任意識,潛心學習,扎實進取,成為公共管理領域專業人才。
作者:白樺 單位:河北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唐山工作站2013級公共管理專業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6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