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防護論文:水利施工中環境防護路徑思考
本文作者:張海俠、王春艷 單位:渭南市臨渭區箭峪水庫灌溉管理處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共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01年9月~2002年12月期間,由市渭洛河下游綜合治理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施工內容為大壩迎水坡培厚加固和右壩肩防滲灌漿處理。施工完成后,實際使用效果不很明顯。第二階段是在2008年9月至年底,施工內容包括:右壩肩防滲加固處理;溢洪洞進口山坡風化巖層處理;放水洞,豎井襯砌、啟閉機、閘門更新,起閉機房改造;2.5km上壩防汛路改造;健全大壩觀測設施,增加水庫管理站交通、通訊設施等。僅工程第二階段,總投資384.77萬元,土方開挖0.56萬m3,石方開挖3500m3,土方填筑0.21萬m3,砌石632m3,砼及鋼筋混凝土634m3,高邊坡危石處理1720m3,灌漿3600m。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完成,為箭水北調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水源。
施工過程環境防護
1工程初期
工程建設初期,項目運行管理部門(臨渭區箭峪水庫灌溉管理處)就對環境防護工作非常重視,嚴格執行“三同時”(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聘請環保體系咨詢專家,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工程施工環境保護知識培訓,提高了全員的環保意識和知識水平。
(2)依據國家和地方環保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等的要求,組織全體員工對施工過程可能造成環境惡化的重要環境因素逐一進行了辯識和評價,編制完成了《箭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重要環境因素清單》(見表1),并制定了相應的防護措施和運行控制方案,對可能造成環境影響的潛在的緊急情況和事故,制定了相應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
(3)要求項目監理部門,將施工過程現場環境保護納入到監理人員的定期檢查工作中去。
(4)要求項目施工部門,在原(輔)材料供方選取方面,必須選取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的環境保護標準的合格供方。在施工設備、設施的選取方面,優先選取低噪音、高環保的設備和設施。
(5)要求項目設計部門,優先選用環保效果優異的工藝和方法。以上措施的順利展開,使得《箭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一次性通過了國家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環境影響評價。
2工程中期
在工程施工中期,始終堅持“全員環保”的理念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嚴格按照工程初期制定的防護措施、運行方案和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執行。下面分四部分對工程中期環境防護工作進行論述。
(1)廢水、油污染防治
施工過程中的廢水、油主要來自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合系統等的生產廢水,施工機械設備運轉、維修等產生的油污水以及生活廢水。機械設備產生的油污水、沖洗用水應經沉淀濾油處理達標后排放;漏油設備底部應加防護墊層。砂石料加工系統廢水采用自然沉淀法進行處理,定期清理沉淀池。對于混凝土拌合系統廢水,就近設置沖洗廢水沉淀池;上清液循環使用,廢水進行中和處理。利用化糞池處理生活廢水,定期對化糞池污水進行清理,嚴禁生活廢水隨意排放。
(2)廢氣、塵污染防治
施工過程中廢氣、塵防治主要包括:土石方開挖、爆破、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合、物料運輸和儲存及廢渣傾倒產生的粉塵、揚塵的防治;施工燃油機械設備、車輛排放廢氣等的防治。要求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都要統一穿著工作服、勞保鞋、配戴安全帽和防塵口罩等防護用品。施工現場道路定期養護和灑水,保持濕潤;土石方開挖、爆破施工應進行噴水;砂石料加工應采用濕法破碎的低塵工藝;材料搬運時,盡可能做到輕拿輕放,降低轉運落差。水泥、石灰等細顆粒材料運輸應采用密封罐車,若采用敞篷車運輸,應用篷布遮蓋;運輸車輛盡可能安裝尾氣凈化器,使用符合標準的油料或清潔能源,減少尾氣污染物排放。
(3)固體廢物處置
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程施工垃圾和施工后廢棄原(輔)材料等。首先指派專人對工程施工產生的垃圾和廢棄物料進行分類,不能回收利用的集中至垃圾堆放點。在生活和施工區域均設置垃圾堆放點,專人負責定期清理;同時,垃圾堆放點的設置遠離箭峪河和生活用水區域。危險固體廢物依據國家相關處理規定執行。
(4)噪聲控制
施工過程中的噪聲主要來自于施工機械設備、運輸車輛以及爆破等。選用符合標準的設備和工藝;合理布置設備和設施,遠離敏感點,盡可能避免集中在同一區域運行;噪音較高的施工應盡量安排在白天進行。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減少運行時的噪聲;對于高噪音設備、設施,應盡可能設置減噪、減振措施。加強流動噪音管理,在人群聚居地設置禁止高聲鳴笛標志,減緩車速。對于從事高噪音設備、設施操作的人員,配備專用耳塞。
3工程后期
施工后期,按照工程初期制定的運行方案要求,主要完成了以下幾方面工作:由國家環保監測部門對水庫水質、周邊環境空氣質量等環保項目進行了檢測;對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督促相關施工部門進行整改。完成了所有臨時設施的拆除和施工區、生活區廢棄物清理。對土石方開挖等因工程施工產生的裸露區域進行了綠化,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
最后,回顧工程整個過程,主要做好了以下三個環節:①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和和全員的廣泛參與;②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并依據體系嚴格進行管理;③真正將“三同時”制度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理念落到了實處。以上工作的順利展開,使得該工程項目的環保工作受到了上級政府、環保部門和周邊社會群眾的一致好評!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2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