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語言的再生性探究
一、聲樂語言再生性的關鍵性
音樂教學只有通過聲樂語言才能夠將其精髓表達出來。聲樂最注重的是實踐性,是從大自然中放聲歌唱所得來的。只是這種高難度的技巧是通過長期、不斷的練習才能夠得出的感悟。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不可預測的情況,與理工科的教學方式相差很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能根據課堂上發生的不同問題臨場發揮自己的教學技能,不能靠教材和指導手冊來完成。所以只有記錄教師每次隨機應變解決問題,才能夠將聲樂教學語言進行傳承、記錄,便于以后的學者進行借鑒或者進一步探究和完善,人們能做的就是將瞬間迸發出來的靈感記載下來,這樣才能夠使聲樂教學的精華被傳承下去。傳統的個人聲樂教學課程是根據每個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來進行一對一教學。教師只注重概念的傳授,每次將枯燥無味的知識點練習好幾次,學生早就覺得無聊了。一般的聲樂教學效果是通過學生課后練習而得出來的,所以在傳統的聲樂教學課程中最注重于即興創作,以及學生的主觀隨意性。教師的講課內容一般受當時課堂環境和學生的意愿,因而精華部分一般不會在別的課程里面出現。聲樂教學是門很重要的基礎課程,因此為其很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語言教學系統。古代唱論中曾經發明了這么幾個教學術語剛柔、徐疾、頓挫等。而在現代音樂系師生當中流傳比較廣泛的專業術語為:關閉、呼吸、位置等。以上專業術語的使用對于聲樂教學授予者和學習者之間更有默契,通過簡潔的語言就可以將對方想說的意思,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課堂時間更提高了聲樂語言教學效率。
二、目前教學語言的應用現狀
雖說聲樂在音樂領域應用最為普遍,最為廣泛,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音樂教學,還沒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詞語系統,但是隨著音樂領域的不斷改進,經驗型運用的術語越來越普遍,這已成為聲樂藝術傳授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也正是因為聲樂教學語言再生性的發展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以至于目前國內的高校聲樂教學的效率一直處于比較低下的狀態。一般學校的聲樂教學只有兩種形式,首先是教師招收徒弟,來進行一對一、針對性的培訓和輔導;下來就是學生自學,通過自己摸索、搜資料,老師只對其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和指導。我國聲樂教學效率低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師資力量的短缺。聲樂教師在很多高校里都屬于稀缺資源,因此在高校里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不乏出現小提琴、鋼琴專業的背景。而目前看來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對聲樂畢業的學生的需求量是只增不減,由此看來提高聲樂教學語言的再生性、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完善聲樂教學的方法已經成為教育界最為重要的事情。
三、提高聲樂語言再生性的途徑
怎樣才能讓聲樂語言能夠具有再生型呢?可以合理利用現代科技,將聲樂語言保存并且不斷地傳承下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界也開始實施課程的改革,教師漸漸將電視、錄音等畫面帶入了課堂,帶入了教學活動。在學生看到電視或者錄像的時候,瞬間大腦里就有了畫面感,加上學生對聲音質量的追求,聲樂教學不再是虛無縹緲的語言描述了。一種可見、可聽的形態的出現,不但給學生一種新鮮感而且可以給學生一個更大的想象空間,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勤于思考、勇于探究。這種方法也可以讓某一個歌唱家的形體動作永久地保存起來,以便后人的借鑒,同時這種強大的情境記憶功效能夠替代所有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學好聲樂的方法有好多,其中比較有效的辦法有:1、多借鑒其他優秀歌唱家的作品,多模仿。在借鑒和模仿的同時加入自己的風格,發揮自己的技能。2、將自己唱的歌曲錄下來,反復回放、反復斟酌,可以通過自己反思改進方法和技巧,也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來進行改善。這種使聲樂教學語言能夠不斷重現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聲樂教學的課堂上購買投影儀等相關影像設備,對學生進行聲樂教學的培訓。上課前幾分鐘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著名歌唱家的唱片,或國內著名聲樂教學家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在學習聲樂之前先對大師們的演唱方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加深對已經學過的知識的理解和對新知識的預習,同時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和學生的演唱技巧。
四、結語
聲樂教學是音樂課程進行的基礎,因此,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詞語教學方法是目前音樂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所以只有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入新方法、新科技才能有效提高聲樂教學語言的再生性。這對于今后音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值得每一位聲樂教師進行探索和研究。
作者:易伶 單位:陜西商洛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cssfps.cn/qkh/58432.html